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人才競爭的影響與因應之道◆文/李允傑(國立空中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兼主任)《交流雜誌105年6月號第147期(歷史資料)》

早在二○一一年,中國大陸國台辦宣布中國大陸大學免試招收台灣高中畢業生的標準,由學測的頂標級擴大至前標級。根據估算,台灣約有三萬多位學生符合申請資格,可向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及復旦大學等中國大陸頂尖名校在內的二○五所大學,提出免試入學申請,經面試合格者,就可錄取就讀。

無可諱言,中國大陸擴大對台招收大學生,勢必對台灣的大學教育造成某種程度的衝擊。中國大陸經濟正在崛起,全世界知名大學都將《認識中國》列為學習地圖。其幅員廣闊,盡管大學良莠不齊,但仍有不少知名且歷史悠久的大學在世界排名中,遑論在文化語言上沒有溝通的障礙,就學相對容易,留學中國大陸,對台灣學子而言,確實有一定的吸引力。

這不只是兩岸人才競爭,更是全球人才競爭,時間不等人,中國大陸積極磁吸全球人才的同時,不會停下腳步等台灣。面對競爭,台灣只能加速開放,與國際接軌。


擴大「招才引智」策略

中國大陸國務院辦公廳在今年二月公布「關於加強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管理的意見」(簡稱意見),宣布大幅放寬中國大陸綠卡的申請條件。將從「招商引資」逐步轉向「招才引智」,並放寬外國優秀留學生等境外人士在中國大陸的工作限制。日後只要取得「中國綠卡」,將可享有加入中國大陸社會保險在內各項準公民待遇。

大陸與全球化智庫諮詢委員會理事長王輝耀表示,中國大陸的新綠卡政策,是其首次針對外國人居留公布的國家級政策,反映了全球化人才流動趨勢。他指出,「過去三十年,中國專注於吸引外資;未來三十年,中國將轉向外才。」

「意見」提出,將完善永久居留服務管理體制,設定靈活務實的永久居留申請條件,為國家需要、市場認可的人才申請永久居留提供便利通道,放寬外國優秀留學生在華工作限制,並實施積極的投資移民政策。

當兩岸經濟交流效益逐漸淡化之際,如何進一步深化兩岸交流,始終是中國大陸當局念茲在茲課題。二○一二年中國大陸召開對台工作會議,確立「一二九會議」精神後,爭取台灣「三中一青」認同,便被中國大陸視為是邁入兩岸交流「深水區」重要突破點,爭取台灣青年到中國大陸創業就業,成為重點工作。

兩岸青年創業合作的全面發展是在二○一二之後。隨著中國大陸對兩岸青年交流工作的日益重視,尤其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兩岸青年創業園的合作逐步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截止二○一五年八月底,中國大陸各地區與台灣不同青年創業機構或團體所簽署的合作權益框架達到八十七個,中國大陸不同行政區辦(省、計畫單列市、地級市、縣)以各種名義命名的兩岸青年創業園、科技園、孵化器等合計二百二十多個。


中國大陸招才策略對台灣之影響

從中國大陸的角度,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青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台灣人口之中,十五至四十四歲的青年人口接近一半,而且每年幾乎都有三十萬左右的首投族成為合格選民,他們的投票傾向影響著台灣政局發展。兩岸青年是中華民族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為兩岸青年就業創業提供相應的機制和平台,一方面提升兩岸經濟競爭力,更重要的是強化台灣青年的「中國認同」。因此,對北京而言,做台灣青年的工作就與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有著巨大且直接的影響。


台灣青年對赴陸就業的看法

對於台灣青年是否願意到中國大陸工作,根據《聯合報》調查顯示,二○一四年由於受太陽花學運影響,赴陸就業雖然較受三十歲以下青年人青睞,但年輕族群有意赴陸就業的比例,從二○一三年的百分之四十八降至二○一四年百分之四十,回復到二○一二年的水平。而在不願意到中國大陸工作的原因當中,薪資變少和工作壓力大是兩大主要原因。

不過,隨著太陽花學運影響的減弱,台灣青年赴陸工作的意願有所增加。至二○一四年底,有百分之六十的十八至三十五歲的台灣青年非常願意或願意到中國大陸工作;有近百分之四十的人表示不太願意或非常不願意。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這一結果在不同地域間和不同年齡層間的差異並不明顯。

對於到中國大陸工作,台灣青年最在意的是工資收入和福利保障;其次是兩岸文化差異,擔心難以適應當地生活。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台灣TVBS電視台,二○一五年三月《中國進行式》節目所公布的「台灣青年西進赴中國大陸就業民調」結果顯示,台灣二十至四十九歲的青壯年超過半數認為在中國大陸就業的薪水與發展比台灣好。

對於台灣青年赴陸創業就業面臨的問題以及真實意願,上海社科院台研中心曾針對台灣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得出以下結論:

一、九○後的台灣大學生追求小確幸,力求維持有質量、有品味、有尊嚴生活。

二、經濟壓力是受調查大學生不願意去中國大陸嘗試創業的主因。一旦前往中國大陸實習與發展,就失去在台灣工作收入及社會網絡,如何彌補兩者間的落差是促進兩岸青年創新創業的重要前提之一。

三、調查顯示,中國大陸對環境生疏與基礎設施改善的宣導,能夠提升吸引台生前往就業意願。

四、除兩岸的意識形態差異外,一直被台灣媒體廣為流傳的「行業規則」是造成台灣大學生赴陸感覺不適應的最大因素,而人身及財產的安全更是台生赴陸創業、就業過程中最關切的議題。

五、台灣大學生很少主動瞭解中國大陸的惠台政策(在台灣傳媒和官方解讀中,相關政策往往被歸類於統戰),這也可解釋陸方感覺做的很多,讓利與實惠不少,卻得不到台灣青年更多認同的主要原因。

六、中國大陸提供創業貸款的政策優惠並非台生最關注的議題,台灣青年最需要的是「赴陸就業與創業的意願」。調查顯示,透過台生較為熟悉的台資企業與台生形成對接,是最能給台生提供創業動力的對接載體。

七、創業區域基本集中在沿海,尤其是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對中西部地區的關注度則比較低。


經濟吸力與政治排斥的交互作用

有學者稱台灣一九七○年後出生的年輕人是「網路原住民」,從小就習慣生活在網路世界,網路就是他們的陽光與空氣。台灣青年對於網路管制的中國大陸,在先天上難以有好感。

太陽花學運的青年,部份是反對服貿黑箱程序;有部份是反對兩岸經濟一體化。反對經濟一體化的原因,不是經濟層面,而是政治社會因素。一方面,服貿協議會帶來兩岸的人員流動,令台灣年輕人擔心未來生活週遭充滿陸幹、陸勞;另一方面,則害怕台灣經濟過於依賴中國大陸,導致在政治上逐漸受其控制。

太陽花學運反服貿,除了經濟因素,更重要的是政治疑慮:他們擔心兩岸經濟一體化後,台灣會成為下一個香港。香港佔中事件更加深台灣青年的疑慮與排斥。享有言論自由的台灣青年擔心經濟依賴將構成網路與思想言論的控制。生活習慣與政治社會體制的差異,是許多台灣青年不願持「中國綠卡」(或赴陸創業)的重要原因。

越來越多青年透過網路關心公共事務,青年族群恐「中」拒統的政治態度,以及反對兩岸經濟一體化的傾向,短期內難以改變。但另一方面,「中國綠卡」與創業園區增加中國大陸市場的吸引力,對部分政治意識不明顯的台灣青年,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

根據Oxford Economics 二○一二年初版的《全球人才二○二一》報告,台灣在二○二一年將面臨嚴峻的人才缺口。波蘭、日本、台灣列為人才短缺最嚴重的三個國家。台灣不少產業面臨高階人才外流,基層人才不足的窘境。當中國大陸以高薪或優惠條件向台灣青年招手,長期以來,無異是對我國人才短缺的危機雪上加霜。


爭取國際人才、避免單向流動

中國大陸青年與台灣青年創業有所不同,中國大陸青年創業大多選擇在陸創業為主,很少人去海外,畢竟中國大陸市場比較龐大資源多,而不少台灣青年會到中國大陸或海外創業,考量台灣內部市場小,資源比較缺乏,除非是小本經營,整體來說機會有限,競爭激烈。台灣創業青年在這種大環境下想要成功,就必須走出去開拓市場,這可能是兩岸創業者不同的地方。

現階段台灣青年赴陸就業創業的意願不高,主要還是對於中國大陸的生活環境不適應(如行業規則),排斥其政治社會體制。因此短期來看,台灣的青年人才不致於大量出走中國大陸;但長期而言,由於中國大陸的市場大、資源多,優秀人才的創意與技術最終難免受其所吸納。當然,對台灣的衝擊因行業不同而利弊互見(例如大學教師VS高科技人才)。

未來,台灣青年創業就業不論是在中國大陸或台灣,服務業的比重將會超過製造業,台灣應從三方面著手,積極發展「創新型服務業」,抓住兩岸服務業的市場機遇,進而兼顧根留台灣。

第一,以創新思維引導兩岸產業發展。關鍵在於將台灣和中國大陸產能視為整體一併考量,結合各自利基,如資金、技術創新、品牌建立、人才培育與通路經驗等,共同拓展服務業的全球市場。尤其不少新興服務業如醫療、教育、文創等,在兩岸都有相當大發展空間,未來將逐漸取代製造業,成為兩岸產業合作的新焦點。

第二,台灣應積極爭取國際優秀人才來台,填補人才外流的缺口。政府應從防弊轉為興利的思維,配合法規鬆綁、人才移動的鬆綁、國際市場資訊的透明化、補助與租稅優惠、人才的培育、品牌通路布建的協助、上市/櫃的協助與輔導等措施,爭取國際人才。

第三,提高研發資源及租稅優惠,吸引根留台灣。長期以來,台灣重製造輕服務,絕大多數產業預算仍落在基礎研究、電子資訊業及代工研發之上,對服務業投入的資源及租稅優惠和其占國內就業、GDP的比重顯不相當。未來應大幅增加服務業創新、研發資源,才可凸顯服務業的重要性與加快服務業升級轉型的步伐。

這是一個全球競爭的時代,國家競爭力正繫於人才競爭力。中國大陸急起直追,展現旺盛的企圖心,吸引人才措施一個接一個,連歐美國家都嚴陣以待,不敢輕忽,我們若始終自縛手腳,對國家競爭力必然有負面衝擊,對國家人才培育更為不利。台灣應該放大格局,思考自己在全球化、區域整合,乃至中國大陸與世界接軌的過程中,能扮演什麼角色。

總之,中國大陸積極向台灣青年招手、挖角,「招才引智」的策略將是長期的、持續性的政策。短期內雖然威脅並不顯著,但我政府應未雨綢繆,提出短中長期的因應策略,提高薪資水準,留才育才,同時鬆綁法規爭取國際人才、避免人才單向流動,讓創意研發的根留在台灣,以因應中國大陸的「挖角危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