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台灣經驗」在對岸 拉拔偏鄉貧童教育脫貧◆文/湯雅雯《交流雜誌105年8月號第148期(歷史資料)》

公益無疆界,台灣與中國大陸近年交流頻繁,不管在經濟、教育、社福及公益上,兩岸社會早已搭建橋樑,從早年的災難性援助,協助災區重建,到新興文創公益交流,在在都可看出兩岸公益社會日漸成熟,民間NGO組織、企業慈善基金會,在兩岸間不斷奔波,盼的就是打造兩岸公益平台,透過教育協助偏鄉貧童脫貧,陪伴弱勢兒童成長。

二○○八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台灣民間救難組織第一時間動起來,除了前往災區救災,更多的社福團體也發起募款,例如台灣紅十字會,在汶川地震屆滿三年後,已在四川、甘肅及陝西災區完成八十七個援建項目,除了在硬體上,協助災區重建學校,在看不見的軟體建設上,發放寒梅獎學金,資助當地清寒學生成為有用的人,「每一次災難,讓我們更能夠堅強」。

打造台灣級抗震校舍

由於中國大陸地震災區貧富差距大,台灣紅十字會更關注地處偏遠的偏鄉災區,二○一一年邀請媒體記者實地走訪,距離川震短短三年,早已看不到地震造成斷垣殘壁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新校舍的嶄新風貌;若不是一旁黃土高原仍有老舊的磚牆矮房,走進災區的重建學校,彷彿回到台灣,每一間校舍,都看到台灣學校的影子。

為什麼看得到台灣學校的影子?紅十字會表示,因為硬體援建有賴台灣營建研究院審查,讓災區每一所重建的新學校,耐震品質都達到「台灣級抗震力」,不管是四柱三跨、欄杆抗震及無障礙坡道與廁所,都達到一定的抗震水平。這些在台灣視為理所當然的抗震設計,在中國大陸偏遠鄉鎮,簡直是天方夜譚。 台灣同樣地處地震帶上,但因救災體系及社福團體健全,因此當災難發生,減災、復原的速度較快。中國大陸腹地廣,一個大地震如果沒有靠外界應援,往往難以迅速復原,所以發生災難時,台灣的社福團體協助重建、資助當地貧童以及教育交流,從來沒斷過。

震後留守兒問題惡化

除了協助災區重建校舍,讓偏鄉學童能繼續上學唸書,但更棘手的問題是,中國大陸許多偏鄉地處黃土高原,汶川大地震後,全村幾乎都是受災戶,當地居民原本靠務農維生,根本無法維持生計,青壯年須離鄉背井、遠赴市區打工,除了學生上學路途遙遠、營養不良等問題外,「隔代教養」及「留守孩童」的問題也相當嚴重。

台灣社會及偏鄉也充斥著隔代教養及托育問題,但台灣腹地小,父母為了工作把小孩托給爺奶或保母照顧,還能利用休假日陪小孩,成為「假日父母」,但在中國大陸偏鄉,許多父母遠赴他鄉,到都市去工作,中國大陸省與省之間距離遙遠,根本無法當日往返,離家工作的父母只有過年過節才能返鄉,一年三六五天,可以陪孩子的時間可能不到十天,有的甚至一走就是五年多,小孩連爸媽的模樣都不記得,幾乎不認識父母,得由爺奶介紹「這是媽媽、這是爸爸」,可見在中國大陸,「留守兒」問題比台灣更嚴重。

例如在中國大陸雲南省玉龍縣,當地人平均年收入不到八百人民幣(約四千元台幣),村落居民除了務農外,幾乎沒有其他工作機會,青壯年為了生計出走,離鄉背井到大城市打工賺錢,把年幼的孩子留給爺奶照顧。根據至善基金會統計,在雲南偏鄉,高達九成三的偏鄉兒童是留守兒,足足比台灣多出三倍。

培訓在地志工見成效

至善基金會認為,「留守兒童」是大環境造成,因此在雲南發起幼兒照顧計畫,預計募集一六○位認養人,每月捐款六百元,用於協助當地幼兒園改建硬體、培育在地師資等。台灣紅十字會也整合社福力量,在中國大陸偏鄉成立社區生活重建中心培訓社工,透過課後教育、家庭巡訪及救難金資助,複製台灣改善隔代教養及留守兒的問題到中國大陸,已略見成果。

除了協助中國大陸偏鄉學校改善硬體、培育師資的正面效益。至善基金會也在二○一二年展開「學校營養餐改善計畫」,在雲南得到良好成效,值得借鏡。至善表示,中國大陸有許多偏鄉,貧童家裡距離學校遙遠,往返就要走上好幾公里的路、搭五個小時以上的車,求學路途比台灣偏鄉貧童還要艱辛,但當地學生求學的意志力卻十分堅定,透過偏鄉服務計畫,讓偏鄉兒童也能好好讀書。

資助雲南偏鄉童「加菜」

舉例來說,雲南深山裡的偏鄉小學資源貧乏、山區長期乾旱,學校每日午餐只有一湯一飯,營養不均衡,台灣至善基金會想辦法為偏鄉學童「加菜」,首先和山下農戶合作,幫忙學校在山下蓋溫室、種蔬菜,讓小農與學校契作,把蔬菜轉賣給學校,不僅增加收入,學童也因此每天都吃得到青菜,營養更均衡。 至善基金會發現,偏鄉學校的營養午餐加菜後,孩童的身高、體重開始追上同齡孩子水平。當地學生也說,午餐吃得豐富,讓他們更想上學,走山路也不嫌苦,至善基金會表示,此計畫成功翻轉學童和貧農的生活,接下來會複製到其他偏鄉小學。

「拉他們一把!」在世界各地資助貧困兒童的台灣世界展望會,也將愛心觸角伸向中國大陸,早在二○一一年,在雲南省綠春縣,這個位於中國大陸邊境地區、縣境內全是山區,交通不便,經濟發展落後的貧困縣,展開「資助兒童計畫」,匯集來自台灣的愛心,逐步資助當地二千五百名貧困孩童,改善貧童所處的社區環境與家庭。

教育脫貧才有意義

由此可見,台灣社福團體愛心不落人後,早在中國大陸偏鄉深耕,透過民間社福團體搭建的公益平台,不管是大地震災難發生後的第一時間,偏鄉貧童教育資源匱乏、留守兒問題,靠著成功的「台灣經驗」,不僅複製到對岸,也替對岸偏鄉貧童量身打造、對症下藥,改善環境與教育,這是兩岸的公益社會現況之一,「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是最大交集。

「錢會有用完的一天,教育脫貧才是靈魂!」川震發生後,紅十字會表示,當年投入十六億台幣援建,剩下的二成剩餘款全數用於軟體建設,資助清寒學生成為有用的人,長大後回饋社會,才是最有意義的運用。可見台灣社福團體遠赴中國大陸偏鄉行善,重點不是只擺在看得見的硬體建設,「看不見」的教育援助,讓當地貧童可以透過教育脫貧,即使台灣社福團體結束援助專案回到台灣,當地團體也能複製台灣的社福經驗,永續傳承下去,讓公益不淪為口號。

除了建立交流平台,透過「教育脫貧」的方式外,二○一四年一月十五日,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也與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合作,透過另一種兩岸公益社會的交流模式,讓從沒離開過四川的偏鄉學童、川震災童來台初體驗。對中國大陸偏鄉學童而言,離開家鄉,首度來到台灣,第一次看海、搭電梯、搭飛機、住飯店等經驗,若非透過幫忙,也許一輩子無法經歷,除了讓偏鄉童有機會開眼界,並與台灣兒童互動,也讓此趟「台灣行」,成為他們生命中永遠的回憶。

為兩岸埋下希望種子

藉由兩岸學童交流,可以讓台灣學童借鏡,在中國大陸許多偏遠山區、地震災區,比台灣偏鄉還要落後數十倍,但艱困環境沒有打敗中國大陸學童,反而比一般孩童更貼心早熟。藉由這些案例、故事,也能讓國內學童知道世界上還有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發揮同理心、愛心,投入人群關懷實踐行動。

此外,兩岸公益交流也可以撫慰孩子的心靈,讓他們的人生旅程留下更精采的回憶。正面效益除了兩岸攜手共同關心未來主人翁,促進兩岸青年學子互動交流,也可將眼光放得更遠,協助年輕一代開拓視野,增進對兩岸各方面瞭解、埋下希望的種子,讓下一代對兩岸更熟悉、更貼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