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近年來台灣社會企業之發展◆文/馮燕(台灣大學社工系教授)《交流雜誌105年10月號第149期(歷史資料)》

環顧全球發展趨勢,在綠色消費、公平貿易、人道援助等新的公民社會及全球化思維下,以社會價值和營利價值並重的新型態公司就是「社會企業」。社會企業的本質即為運用創新的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及環境問題,其組織特色提供非營利組織研究自給自足並永續發展的可行方向,亦促使企業實踐其社會責任時,調整過去捐助社會公益的傳統作法,同時讓創業者審視事業經營初衷,及其所能帶來的社會影響力。對政府而言,社會企業多半能夠直接面對且改善各類社會問題,使政府資源得以更有效地投入國家發展等相關重大措施。


台灣社會企業發展情形

台灣的社會企業在全球風潮影響下逐漸萌芽,到二○一四年底,公司名稱中包含社會企業者共有七十三家;輔仁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統計,至二○一三年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公司主要目的者約有二百家,若涵括非營利組織則約八百家,仍快速成長。台灣的社會企業發展多元,關注議題也相當多樣,可綜整為六個類別:弱勢扶貧,食農創新,文化保存,公平貿易,科技創新,以及生態系統中的中介型組織。


一、弱勢扶貧(案例:新生命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來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的機會增加,使許多重度、極重度的脊髓損傷患者受惠,但實際在外就業的人仍不多,主要原因是一般企業礙於無障礙空間的不足,或因脊傷者坐在輪椅上的狀態,造成「失能」的刻板印象,使聘任意願普遍不高。故新生命資訊服務建立一套開發機制,協助有就業意願的脊傷者參與生產工作,並結合雲端科技與友善企業的力量,建置數位科技資訊化的工作環境,開創脊髓損傷者的生命活力,促使脊髓損傷者自立自強,提升生活品質,促進尊嚴就業。


二、食農創新(案例:光原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為提升部落經濟收益及維護原鄉傳統文化而成立的光原社會企業,協助原住民改善生活並培養環境永續之概念。光原對擁有土地者以合理價格收購農產,對無土地者則以基本薪資雇用耕作。同時,協助原住民進行農產有機加工處理,通過有機驗證推出品質保證之農產品,包括阿里山有機烏龍茶、金萱、咖啡、及時令季節蔬菜等,並且將農產集中與通路洽談,將產品打進市場銷售。此外,設置低利微型貸款基金,除分攤種植風險,也鼓勵原住民靈活運用資金及創業。在光原社會企業積極投入的努力下,不僅讓原住民找到自立與自信,也為地方社會問題注入正向影響力。


三、文化保存(案例:小鎮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懷抱著復育百年文化的理想,南投縣何培鈞先生與表哥共同進行一年的古蹟修繕工作,賦予藏於山中的傳統建築新生命—天空的院子民宿。為了讓民宿不只是一間民宿,凡客人使用體驗的產品,如家具、日用品以及食用蔬果等,皆產自於當地的竹山鎮,不僅用環保素材打造在地關懷,同時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進一步以振興竹山文化與經濟為目標,創辦小鎮文創股份有限公司,透過產業合作、觀光導覽、專長換宿、實務講座等運作模式,不僅成功吸引青年回鄉創業,其推展理念亦不斷向外界傳播,於各地種下發展契機,讓隨著產業沒落及人口外移的小鎮,再現經濟榮景與文化風情。


四、公平貿易(案例: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

為解決傳統貿易不公平的對待弱勢小農,生態綠創辦人徐文彥、余宛如導入公平貿易的運作模式,經由透明公開的採購機制與銷售管道,減少中間盤商的層層剝削,讓所得利潤直接回饋生產者,幫助拉丁美洲、亞洲與非洲等貧窮小農創造友善的銷售通路,支持小農穩建營運的同時也讓消費者與環境生態受益。生態綠並於二○○七年成功申請國際公平貿易認證,共同為勞工權益、兒童福利、兩性平權與環境保育等議題努力。


五、科技創新(案例:众社企股份有限公司)

有感於國內缺乏無障礙空間及其相關資訊,創辦人林崇偉教授與其學生成立「众社會企業」,帶領團隊研擬友善環境調查工具,同時與社福團體合作,招募身障人士擔任「愛的特派員」,於各式餐廳親身體驗用餐環境,除對店內設施進行評估外,亦給予業者相關建議,鼓勵業者提升行動不便者的服務及環境品質,並將各家餐廳的評鑑報告進一步整合雲端資料建置,開發「台北友善好餐廳APP」智慧行動平台,整合餐廳介紹、現場照片以及評價,並留有特派員報告,提供行動不便的客人店內資訊。其GPS定位功能,可自動搜尋並依目前所在位置由近而遠列出附近所有友善餐廳,連結休閒及大眾運輸等資源,不但「食」得安心,亦可享受「行」與「育樂」的便利。


六、社企生態系統(案例:社企流股份有限公司)

當時僅二十七歲的林以涵因為在美國的工作經驗和感動,促使她與同學創立台灣第一個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社企流股份有限公司」,希望傳遞「用商業力量改變社會問題」的知識與智慧,並連結各地社會企業。透過常態更新,讓對於社會企業有興趣的大眾更加認識此概念,在不同領域或地區努力著的社會企業家們也可透過此平台交流互動。透過各種活動,舉辦盛大的年度社企高峰會議,協助社會大眾更清楚掌握社企最新動態與趨勢。如今社企流並與英國最大社企育成組織Unltd合作成立iLab育成中心,期以匯聚各項創業資源,讓更多改變世界的好點子能在此孵化、茁壯。


政府推動社會企業生態圈

為創建有利社會企業發展的生態圈,行政院於二○一四年九月制定「社會企業行動方案」作為政策,由經濟部、勞動部、衛福部、教育部以及行政院農委會做為前導推動機關,透過「調法規」、「建平台」、「籌資金」等經營環境基礎建設,輔以「倡育成」等經營能力提升措施,以提供社會企業友善環境、建構網絡平台、以及強化經營體質。

鑑於國內社會企業剛萌芽,整體社企發展態樣多元且未臻成熟,宜先協助公私部門瞭解社會企業發展的相關議題著手,先採行行政機關內部的「法規調適機制」,檢視並調整有礙社企發展的現行法規後,再進一步研議立法規範。

其次,藉由主動檢視、社企諮詢案件、舉辦社企相關活動等方式,蒐集社企型公司之法規環境所面臨問題。針對問題分為「通案型」及「個案型」議題,並就問題內容進行現行法規之盤點與研析,與相關部會業務承辦人進行溝通。如為通案型議題,透過召開法規座談會,匯聚產官學研各方意見以凝聚共識;如為個案的議題,則透過行政諮詢或逕行調適處理。目前已顯現的成果,包括:社企公司名稱登記的障礙排除;公司設立目的之共識,明列社會關懷或解決社會問題之營業項目;財團法人運用資金投資或設立社企的准許等。

另,為鼓勵社會企業朝向資訊透明化發展,也讓民眾更清楚瞭解社會企業運作,目前已輔導民間組織(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建立社會企業登錄機制,規劃包括一般及進階資訊揭露組。進階組社企除基本資料外,尚需提供公益報告書及財務報表,且針對進階登錄之社會企業,輔以業師、育成、採購、資金媒合等支援措施,協助其穩健發展。同時串聯社企創業家、投資人、校園師生、育成中心、及有意投入社會企業經營之社群組織,二○一五年即辦理一百場社會企業小聚活動,吸引各地的有志之士共同參與,讓全台各地廣泛的討論社會企業。

對於各地資訊獲取或有落差,目前已針對中大型企業、國營事業等為主要對象辦理多場交流座談及資金媒合活動,促進投資方與能力方的互動,協助社企型公司對外曝光、銷售通路、研發等合作。

除了跨界交流媒合會議外,社會企業發展基金、社企循環基金亦為經營環境建設之重要政策,前者如國發基金管理委員會於二○一五年九月通過協助社會發展投資作業要點,預計匡列十億元,期以投資取代補助,以政府四成、民間六成的方式,結合民間資金成立社企創投,同時輔以引進企業化經營概念,協助社會企業永續發展。後者則如二○一五年十二月設立社會企業公益信託基金,初步基金規模為二千萬元,以創辦初期甚至零期的社企為投資輔導對象。

而考量社會企業和創業服務需要專屬的指標性場域,政府特將金華街前院長官邸釋出活化,成為社會企業共同聚落,打造匯聚各式社會能量、探議各式社會議題、引介各種資源,連結國際及在地民間的社會企業據點;同時設立了青年創業基地,推出一站式創業服務,提供青年創業圓夢所需資源。不僅如此,更整合跨組織之專家學者,以經營管理、財務會計、行銷服務、創業育成為核心領域,協助社企型公司排解相關疑難雜症。

有別於傳統營利事業及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結合社會正義和經濟永續自主的精神,透過創新營運模式,為國家包容性成長開啟希望之路。在民間與政府的積極倡議下,社會企業獲得愈來愈多台灣民眾的支持與認同;除了完善社會企業發展之生態環境,也致力參與相關國際事務與活動,期盼使台灣成為友善社會企業發展的好環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