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金馬獎昂然走過 53屆 傳遞多元包容力◆文/廖慧娟、洪肇君《交流雜誌106年2月號第151期(歷史資料)》

第 53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 2016年 11月 26日落幕,22個獎項中,中國大陸及香港影人抱走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影帝與影后等 17項大獎;台灣攝影師李屏賓的最佳攝影獎,得獎作品卻是陸片《長江圖》。這樣的結果,令部分台灣觀眾很不滿,質疑「這是大陸的金雞獎嗎?」


金馬獎海納百川展現多元創意


其實,海納百川正是金馬獎的特色。華人世界三大電影獎,台灣金馬獎、大陸金雞百花獎、香港金像獎。金馬獎是最早接受陸港澳新馬等國家地區電影報名的電影獎;反觀大陸金雞百花獎,直到 2005年才接受港台電影參加。


2016年第 53屆金馬獎總計有 534部影片報名角逐,劇情長片 181部、動畫長片 5部、紀錄片 92部、劇情短片 194部、動畫短片 62部,數量再創新高,比 52屆金馬獎報名片數 427部足足多了 107部,並首次有澳門作品參加,可見金馬獎在亞洲影壇的影響力。報名金馬獎的陸片及合拍片越來越多,入圍及得獎數增加也是事實。


第 53屆金馬獎主席張艾嘉、評審團主席許鞍華把最佳劇情片獎頒給陸片《八月》的導演張大磊後,不少媒體人都在臉書上寫下:「帶著眼鏡碎片回家..」, 2014年以《行動代號:孫中山》獲 2座金馬獎的導演易智言,也在臉書 PO文說:「必須承認,台灣電影輸得很慘」。


也就是說,不少台灣電影人有機會看到中國大陸得獎電影(並非每一部陸片都有在台上映),已經坦承,中國大陸電影確有過人之處,連續數年在台得獎,台灣輸得不冤。


回顧去年 11月底,網路上對金馬獎一片罵聲。許多情緒激動的「鍵盤俠」紛紛指控,中國大陸電影沒有資格得獎、台灣不該讓把獎給大陸人 ..甚至有民意代表出面表示,近幾年金馬獎老是頒給大陸人,以後不該接受中國大陸電影參賽。


致力兩岸電影交流的資深導演李行認為:「同台競技就是比好壞,拍得不如人家,當然是別人得獎。」他強調,號稱「東方奧斯卡金像獎」的金馬獎,包容性非常大,所有的華語片都能參與競爭,不能因為台灣的電影得獎少,就代表台灣片不好。


更何況,金馬獎花落誰家,是評審口味的選擇。知名製片人葉如芬不諱言,電影的優劣見仁見智,而且非常有獨特性,「每年的評審團有不同的審美觀,今年可能喜歡藝術片,《八月》、《不成問題的問題》;如果去年與今年的評審團互換,就不可能選出相同的得獎名單,像 2015年《刺客聶隱娘》得到最佳劇情片獎,難道就代表中國大陸、香港拍的 7、800部電影都不好?」


華語電影進入新競爭版圖


倒是歌手信(蘇見信)在臉書上所說:「輸就算了,連怎麼輸的都不知道。」引起許多共鳴,的確,2016年得獎電影如馮小剛執導、范冰冰主演的《我不是潘金蓮》、新影帝范偉的《不成問題的問題》、港片《一念無明》等片,都不曾在台灣戲院上映,《八月》甚至不曾在中國大陸公映,只在這屆的金馬影展中上映 2場,僅有少數觀眾、媒體及影評人看過,無法得知評審的選擇角度是什麼,為什麼台灣電影會落選。


葉如芬表示,如果觀眾可以看到入圍金馬最佳劇情片的5 部電影,就能自行做比較,心中自有定見,對評審團的選擇就能有很好的評價。但2016 年參賽的陸片《八月》、《不成問題的問題》、《樹大招風》都沒有在台灣上映,尤其前2 部片是突然在金馬獎中冒出來,大多數人聽都沒聽過,所以無法理解評審團的選擇依據,也才會質疑金馬獎得獎名單。


更有趣的是,台灣電影的起步不見得比香港早,但絕對早過中國大陸,電影製作技術的變化、戲劇張力的掌握,以前是陸方模仿的對象。《八月》的導演張大磊,就坦承受到台灣新浪潮電影侯孝賢的啟蒙。


近十餘年來,中國大陸的電影突飛猛進,在國際影展上獲獎數早已贏過台灣。就市場面來講,中國大陸每年創作的電影高達5、600 部,台灣電影只有50 多部、最多60 部,用市場經濟規模來看,兩者真的會愈差愈遠。


新浪微博娛樂部門台灣負責人、資深電影人鄭偉柏表示,中國大陸電影產量多,大多是商業片,但類型片也不少,能獲金馬獎青睞的,還是以獨立製作的類型片為主,有些電影甚至在中國大陸沒有什麼宣傳、沒有知名度,也沒有戲院業者願意放映。


在金馬獎竄出頭後,反而為電影開了一扇窗,獲得一些在中國大陸上映的機會,例如前幾年的《推拿》、《山河故人》等片。這也是中國大陸電影人「愛騎金馬」的原因。


從更現實的角度來看,台灣幾乎沒有金主會投資拍攝《八月》這種電影,即使拍了,票房也不會太好。一旦賠錢,導演可能就沒有拍下一部片的機會。中國大陸不一樣,市場大,可發揮的角度很多,一個導演成名,就不怕缺少拍攝資金。


另外,台灣全面開放外片,以致國片受到極大競爭壓力;反觀陸方,對各國電影片輸入都有限制,是對其國片的變相保護。甚至還用排片、檔期等各種手段,保護自家電影可以在旺季上映,這是台灣無法企及的。


葉如芬另觀察到,「大陸影人入了電影這行,沒了就沒了,所以必須咬死在這行工作,與他人競爭,要存活,做事就要強悍。」因為大陸影人沒有輔導金或補助,拍電影只能自立自強,一開始要向電影公司投案,例如畢贛就是用極少的資金,自己騎摩托車、扛攝影機,找表哥當男主角,完成以家鄉貴州為背景的《路邊的野餐》,在第52 屆金馬獎大出風頭。


以包容和豐富支持金馬的視野與實力


總之,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成其大。金馬獎有幸被華人電影圈看重,是過去幾代電影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如今陸片來勢洶洶,只是一時的現象,獎項的結果至少能服眾,台灣並沒有「主場優勢」,更顯其公平性。


中國大陸電影願意跨海來台報名,其實還要先獲中國大陸當局同意。但這樣的交流對雙方都有極大好處,彼此可以瞭解對方的市場需求,有助於電影投資者的交誼,更有機會共同打開國際市場。以此觀之,如果閉關自守或者不讓境外影片報名,那才是金馬獎的悲哀,也愧對過去努力幾十年的電影人。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