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TPP瀕臨廢除區域貿易版圖重組-台灣的因應策略◆文/李沃牆(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交流雜誌106年2月號第151期(歷史資料)》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是 WTO杜哈回合談判失敗後,美國另起的一個高標準貿易協定,也被揶揄為 WTO升級版。詳言之,TPP於 2002年由紐西蘭、新加坡、智利三國所發起,成員國彼此承諾了高度自由化的互惠待遇,2008年美國加入後成為主導者。目前成員國包括了美國、新加坡、韓國、日本、越南、馬來西亞、汶萊、紐西蘭、澳洲、加拿大、墨西哥、秘魯等 12個國家。 TPP的成員國涵蓋 8億人口、28兆美元的 GDP、經濟規模比歐盟大。歷經長達 5年半的談判,TPP的 12個會員國終於在 2015年 10月 5日部長級會談後,宣佈達成基本協議,完成第一輪談判,意謂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圈誕生;未來將在知識產權、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國有企業監管、環境保護等廣泛領域構建區域內的統一規則,促進區域內經貿發展。就經貿上而言,TPP希望能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促進貿易國間的利益與價值。就政治上而言,TPP同時也是歐巴馬任內重返亞太經濟再平衡重要戰略;也是美國孤立中國大陸、經濟上圍堵中方的策略。但川普上任後,這一切可能要改觀了。


TPP三種可能及影響


綜合目前局勢,推判 TPP可能的三種變化,茲分析如下。


1.川普堅持政見,TPP胎死腹中


川普在選前表示,將以「美國優先」的原則,讓生產與創新發生在美國,為勞工與中產階級創造就業與財富;上任後將廢除 TPP及終止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以及重談雙邊 FTA。果然,川普於去(2016)年 11月 22日在 YouTube網站發表談話,宣告施政將依循「美國優先」原則,並指出,「 TPP對我們國家可能是一場災難,決定在就任首日發布撤出 TPP的意向通知書;將協商更公平、能把就業與產業帶回美國境內的雙邊貿易協定」。川普這項決定,幾乎已斷絕 TPP生效的希望,批評者則表示,美國撤出 TPP將為中國大陸開啟接任亞太地區貿易領導者的道路。而美國退出 TPP,是否由日本來主導? TPP對日本影響甚大,因為由經濟上看,美國是日本最大出口國,推行 TPP對日本對外貿易非常有利,日本將因開放服務業市場,從物流、旅遊、飲食等產業,

可能獲得更多來自國外的投資。所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TPP 少了美國就沒有意義,重啟談判同樣不可行,根本的利益平衡恐將崩壞」。他也說,希望包含美國在內的TPP 各會員國都能早日完成國內法律程序,讓TPP 早日生效。安倍也於選後急與川普會面,但對TPP 依然無解。


2.川普會將 TPP重新修改後繼續生效

美國真的會放棄亞太再平衡戰略,拱手將主導權交給中國大陸?除非美國打算完全撤出亞洲,否則 TPP會名亡實存,被川普重新包裝後再與其他國家簽約,其實也不無可能。但也有論者認為,在川普宣告退出意向與正式退出間,或許僅在營造一個重啟談判的態勢。因為 TPP在 2015年 2月由 12國簽署完畢後,尚待兩年內各國完成各自國內的條約通過,方能正式生效。然而,川普卻在競選時,聲稱 TPP會「帶來災難」,其實是別有用心,或想以退為進。


3.美國退出,11個會員國繼續生效

就 TPP目前加入的 12個國家來說,若沒有美國,它還是原本那個 TPP嗎?涵蓋全球 GDP逾 38%的 TPP旨在清除成員國間的貿易壁壘,但須在 GDP總額占所有成員國 85%的至少 6個成員國批准後才能生效。美國 GDP就占了 60%,一旦退出,TPP將無法過關。如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所言:「若沒有美國,TPP將毫無意義」;但另一種可能是美國退出後,傾向由其他 11國繼續推動,或由日本主導。早在 APEC峰會上,安倍晉三表示,「 APEC應靜下心來力爭建立全面高質量的協定,藉此建立實現包容性成長的基礎」。

但目前 11國意見紛歧,沒有共識,能否順利推動,頗有諸多疑慮。如今年 APEC會議結束後,日本甚至分別與多國召開閉門會議,但似乎大勢已去。如越南表示,現有條件不足以繼續推動 TPP。秘魯則擬與北京討論如何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紐西蘭國會已於去年(2016) 11月中通過 TPP法案三讀。墨西哥則表示同意修改 TPP有關未達 85% GDP不得生效之條款,期待 TPP順利生效。澳洲政府表示美國現在通過 TPP的前景不明,國會對 TPP案也可考慮暫緩。


中國大陸崛起 區域經濟貿易版圖重組


2016年在秘魯首都利馬召開 APEC會議後,引人關注的是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利馬宣言已成為領袖宣言附件,成員國冀望於 2020年實現,做為促進區域經濟整合的新動力。習近平在領導人峰會的演說亦強調:「將深入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儘早結束談判」;由此可見其雄心壯志。但川普上任後,TPP可能面臨胎死腹中,全球貿易勢力丕變;新舊區域經濟合作正進行重組與解構,而處於亞太平洋區域經濟重組下的台灣應有新思維才是。如前所述,川普反對自由貿易及全球化,主張退出 TPP及重談 NAFTA;顯示一向由美國主導的全球貿易規則及秩序的影響力正逐漸式微;而新的貿易版圖刻正重組,因為由中國大陸在 APEC所倡議的 FTAAP及 RCEP可能取代 TPP,而成為全球區域經濟合作的新亮點。由於 TPP前途渺茫,RCEP重要性也浮上檯面,如 RCEP談判參加國希望在東盟成立 50週年的 2017年達成大致協定。英國脫歐及川普的當選無疑透露出,區域經濟合作已西風東漸,亞洲在全球經濟地位益趨重要,中國大陸領頭羊的角色更為突顯。


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 台灣的因應策略


持平而論,受川普貿易保護衝擊的影響評估,應取決於各國出口至美國的規模,以及相對各國 GDP的比重。據央行的報告指出,2015年台灣出口地集中係數為 43.3,出口高度集中於中國大陸(含香港)市場;而且出口商品集中係數為 44.94,高度集中於電子資通訊產品,且以中間財為主;台灣在 2015年對美貿易順差約 53.5億美元,相對台灣 GDP比重達 7.8%;值得留意的是,川普可能基於縮減貿易逆差對中國大陸課 45%的進口品關稅、迫使美國企業離中返美、阻止陸方在美國境內投資、將其拒於多邊貿易協議門外,以及對人民幣升值施壓。川普才剛任命《致命中國》作者之一的納瓦羅(Peter Navarro)擔任美國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隨即又提名卡爾 ·伊坎(Carl Celian Icahn)為特別顧問,二人都是鷹派代表人物,可見一斑。不可諱言,貿易保護將為中國大陸經濟帶來嚴峻挑戰;誠然,中國大陸身為全球第一貿易大國,展開貿易報復在所難免,屆時,台灣難免遭受池魚之殃。也有專家指出,若貿易對手國對美貿易順差過大,或對智財權之保護與執行不力、或有非關稅之進口限制等,則川普可能會加強對其操縱貨幣匯率之指控、發動其貿易法第 301、超級 301及 337條等手段要求貿易諮商或制裁等,台灣的出口廠商與主管機關宜預先防範。


據央行推算,以美國對中國大陸商品課徵15%關稅,陸方經濟成長率將下降1%,連帶造成台灣經濟成長率最多下修0.7%。對中國大陸而言,其電腦與電子、汽車、拖車和零件、成衣、皮革和相關產品、電子設備與零件等產業,以及傢俱將首當其衝;但美國也占不到多大便宜。因為,有一大批波音的訂單可能會被取代、美國的汽車、iPhone 在中國大陸的銷量會出現明顯下滑、甚至連大豆、玉米的進口也可能暫停;在此情況下,美國就業人口要大量回升著實不易。此外,貿易大戰會促使美國通膨上升,消費者日子也不好過。若防止中方在美國境內投資,則不少美國的州政府,恐因缺乏中方資金挹注而失去投資動能;美國的跨國公司將會遭殃,同時全球製造業的供應鏈亦會受衝擊,恐會拖累全球經濟。


筆者以為,台灣的經貿政策應與時俱變,才能於瞬息萬變的世局謀一條生路。對內,政府應改變過去由資源及投資趨動的思維,改以創新趨動的新經濟時代;降低成本創造價值,結合服務整合輸出,則產業創新轉型成長可期,競爭力亦可大幅提升。政府正在推動的「5 + 2 創新產業」,包括亞洲矽谷、生技醫療、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及國防航太,再加上新農業、循環經濟今年即將啟動,若能逐漸落實數位經濟、共享經濟、電子商務及金融科技等,對整體經濟發展將有實質助益。同時也要檢視我國目前法令、市場開放程度是否符合國際標準,為未來加入國際區域經濟合作預做準備。


對外,台灣應加強與APEC 成員國簽署雙邊經貿合作協定(ECA),以因應未來FTAAP 的整合趨勢;重啟兩岸協商大門及加強彼此互信,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持續推動ECFA 後續的貨貿談判,做為未來加入RCEP 的談判籌碼。另外,為避開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貿易制裁所受波及,政府除鼓勵廠商前往美國投資設廠外,兩岸可進一步合作,共同建構東亞供應鏈,結合跨境電商,配合新南向政策的推動,強化台灣的角色與能量。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