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分享冰箱 食物共享◆文/莊舒仲《交流雜誌106年2月號第151期(歷史資料)》

「糧食浪費」已成為全球關注話題,帶動共享食物觀念升溫,兩岸也在2016 年相繼掀起設置「共享冰箱」風潮,藉著「分享多餘食物減少浪費」做法,增加剩餘食材或餐點有再被食用的機會,這股從民間點燃的惜食之火,短短一年多時間,已逐漸在各地形成燎原之勢。


共享冰箱是個帶著「溫度」的冰箱,扮演著施與受的窗口,讓有能力者藉捐出剩餘或多出的食物,提供給有需要的弱勢群體,更有尊嚴分享食物,任何人可依需求,在開放時間不花一毛錢,取用放在冰箱裡頭的食物或食材。


共享冰箱概念,有一說來自2013 年成立於德國的foodsharing 網站,創站者瓦倫丁.特恩(Valentin Thurn)因拍攝食物浪費紀錄片,興起鼓吹食物共享念頭,之後世界各地紛紛有人效仿並推動,全球已有逾30 多個國家可見到共享冰箱蹤影,數以百萬計弱勢家庭更有尊嚴受到幫助。


近來上海普陀、福建泉州和江蘇揚州等街頭,或台灣北中南東各地,都有民眾或社區團體,擺出了「共享冰箱」,在摸索中發展出不同經營方式和管理特色,更善用網路應用和行動技術,衍生出惜食飲食、活動和文化,無形中也傳遞了環保理念。


糧食浪費和分配不均日趨嚴重


談「共享冰箱」前,先來了解糧食浪費和分配不均有多嚴重?據早先資料統計,全球 1年三分之一食物生產量是被浪費掉,被丟棄食物高達 13億噸,卻有 3,600萬人死於飢餓。浪費原因很多,有些在生產、運輸耗損,或消費過程吃不完淪為廚餘,有的則是放在冰箱、冷凍庫,過期未吃而遭丟棄。


用具體一點的比喻形容,台灣每個家庭平均一年丟掉 100公斤的食物,浪費掉的食物堆起足有 1,017座聖母峰;而中國大陸的統計數字也很恐怖,每年在儲糧、儲藏、運輸、加工損失浪費逾 350億公斤,相當於 2億人 1年的糧食。

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調查也發現,超商、量販店、超市、餐飲等剩食數量驚人,總計 1年有 3萬 6,880公噸食品放到過期被當垃圾處理掉;主婦聯盟粗估被丟棄剩食價值,光量販和超商每年就達 38.1億元台幣。


從浪費或被丟棄的食物類型來看,多數是保存期較短的生鮮蔬果、肉類或海鮮,相較以乾貨為主的食物銀行,「共享冰箱」更能發揮「即時分享」功用。


天下有白吃的午餐甚至晚餐


「共享冰箱」的出現,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俗諺面臨挑戰。上海普陀「共享冰箱」發起人是家餐館的老闆,把過去多做的員工餐和賣相不佳的菜打包,放入共享冰箱供人取用;泉州和揚州發起人也是餐館老闆,同樣留意到消費者點菜過多不吃浪費,而萌生設置「共享冰箱」念頭。

此外,上海也有食物銀行,推出「食物包」概念,針對弱勢家庭每月定期捐助食物包,屬於精準援助型態,而共享冰箱則有點像是打散彈,只要有需求,不分身分皆可取用。


設置「共享冰箱」台灣也看得到,各地都有店家、協會或教會發起與「共享冰箱」概念相同的「社區冰箱」、「溫暖冰箱」、「食享冰箱」等,藉冰箱保存鮮食,解決過去捐助弱勢僅能給予泡麵或罐頭等,目的也是以共享食物觀念取代廚餘,減少浪費。


有趣的是,或許民眾太有愛心,有些「共享冰箱」出現捐食物的人比拿的人還多,有些置放點捐來的東西多到成了「柑仔店」,甚至有人掏錢購買食物來捐。有發起人認為,這樣的行為雖有愛心,但也背離了「共享冰箱」設立的初始理念。


除了民間,地方政府也看好「剩食共享」的理念,台中市在 2014年推動「愛心食材交流平台」,目前有六個公有市場加入,讓攤商把剩下蔬果、肉類提供給社區關懷據點,烹煮後再分享給有需要的民眾,而苗栗也緊追在後,選定三個市場試辦,將剩食供社區關懷據點及社福機構取用。


沒有「共享冰箱」也能共享食物


除設置冰箱做法外,為了讓更多人參與發起,台東當地有年輕人和學生,各自發起不靠冰箱靠網路,或網路結合室內冰箱方式的「食物共享」,解決沒有地點擺放或缺乏購置冰箱經費,又想推動「共享」理念的難題。


發起「好食光光」臉書社群推動「剩食共享」理念的上班族黃淳浩說,一年半前因為工作關係,常會舉辦活動,常會留下食材或餐點,於是建起社群,透過訊息分享,即時在當天提供其他人食用,目前平台以媒合為主,給供需雙方取得資訊。


黃淳浩表示,因為沒有設備和場地擺放冰箱,他想出這樣的分享模式,採「網路預約」管理大剩食,相約提供者所在鄰近地點領取,屬於互助型的剩食社團。他認為,比較麻煩的是,通常食物必須當天食用,最晚也是隔天中午前,時效較短。


另一模式則是台東大學大二生邱賢慈和民宿業者蔡惟婷兩位年輕女生所推動的「共饗剩宴」臉書平台加上「共享冰箱」的雙組合。「共饗剩宴」初期由校園活動,逐步深入社區,而「共享冰箱」則因人力和地點問題,僅設在室內,必須透過網路宣傳,讓鄰近民眾知道有此剩食資源。


邱賢慈說,「共饗剩宴」是鼓勵大家以聚餐方式,用光剩餘食材,每月會舉辦一次,參與者除自帶一道菜或食材外,也可投錢贊助、當志工、飯後收拾或表演才藝等型態來加入,目的是要大家清掉冰箱庫存,還有享受動手做食物的樂趣,不僅只在「食物共享」上打轉。


蔡惟婷則是在「共饗剩宴」之後與邱賢慈合作,增加「共享冰箱」。她說,自己的妹妹是廚師,常會多買食材,覺得可惜,一次遇到邱賢慈,兩人理念契合,決定攜手合作,以雙軌方式共推剩食共享概念。


「除了教育珍惜食物,也希望帶動食安、健康飲食理念」,蔡惟婷說。下一步,她還打算在台東推特色慢食一日遊,將在地、有機和環保的飲食文化,融入剩食共享活動中。


「共享冰箱」資源分配、食物安全考驗人心


除了要有愛心,設備和擺放地點,以及食材安全管理、資源分配都是落實和普及「共享冰箱」的一道道門檻。上海剛推動「共享冰箱」時,初試水溫就遇上一人多拿,全家一起拿的現象,將食物分享當成占便宜,東西剛放進就被一掃而空。


為了解決一人多拿問題,2017年起,上海設置「共享冰箱」的社會服務機構「綠洲公益」祭出了行動科技,打算把「共享冰箱」變成了「共享販賣機」型態,日後改為領取食物者以「掃碼(QR code)」等方式管制食物領取,每人每次只能領一份。


台灣各地「共享冰箱」的取食管理也不同。台中霧峰當地教會的共享冰箱,沒有取用限制,雖有人會多拿,甚至為了節省煮食耗能,一天來 3趟,但發起的牧師何志文堅信,「真正需要的人不會貪心」。


台北市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設立的「食享冰箱」,則沿用社區食物銀行「點數存摺」控管,民眾透過掃碼扣點取得生鮮食物。但在台東「共饗剩宴」的「共享冰箱」發起人則說不怕人多拿,一般人有良心,會多拿的不多,而且「最好趕快拿光,全部吃光光,不要浪費食材就行」。


食物安全問題,也是「共享冰箱」避不開的話題,即便免費,食材若為即期品或狀況不佳,一旦吃出問題,責任歸屬恐怕不易釐清。一般多半由志工篩選食材並註明日期標示,加強冰箱清理,避免食物變質過期。


在上海,「共享冰箱」公益團體已經發展出專業模式,採取建立捐贈方篩選制度,控管食物來源,食物回收、分發都有相關流程手冊可參考執行,並實施登記制度,有問題可追究責任,同時還設有線上食物安全顧問團和志工培訓。

台灣多由民間各自把關,相形之下更需要政府或專責單位介入協助食安控管事宜。以南機場「食享冰箱」來說,食安品質把關是由廚房廚工來篩選;霧峰當地教會冰箱則要求捐贈者留下姓名、電話,藉此降低食安風險。黃淳浩也說,供食有時間差,影響食物保存,應是目前無冰箱共享剩食推動的主要困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