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雙創政策下的「銅牌紅利」?—登陸創業之前,你該知道的事◆文/陳虹瑾(端傳媒記者)《交流雜誌106年4月號第152期(歷史資料)》

中國大陸「兩會」(全國政協會議、全國人大會議)於今(2017)年3月3日登場,其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全國政協工作報告上表示,「加強與台灣基層一線和青年一代交往交流,厚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民意基礎。」

同時,俞正聲稱,將「深化中國全國政協委員與台灣民意代表機制化交流,舉辦第十四屆河洛文化研討會,邀請台灣中華產經文教科技交流協會、百名台灣青年等來大陸體驗式學習考察,開展在大陸就讀台灣學生就業情況調研。」

中國大陸近年傾全力推動雙創(創新、創業)政策與相關的行動計畫,對全球人才招手。在這樣的施政框架下,對台政策鎖定台灣「青年一代」進行交往、交流,逐漸成了中共「惠台」的施政顯學。

支持創新創業 發展新經濟成長點

時間回到2014年9月,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首度提出「大眾創業」、「草根創業」、「萬眾創新」口號。2015年3月,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8字訣;5月,他前往中關村創業大街,與創業者喝咖啡。至此,「雙創」儼然成為全民經濟轉型的新動能。

據不完全統計顯示,兩年內,中國大陸各級政府共祭出二千份以上雙創政策推出的政策文件。就連藍領群體想當老闆,都有中央頒布的政策支持,中共中央發布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倡導「返鄉創業的幸福」,提供創業培訓等服務和優惠。

即使2015年下半年起,新創圈籠罩在資本寒冬下,中共中央仍不遺餘力深化雙創政策。由中國大陸第三方研究機構「標準排名研究院」、知名創業加速器「優客工場」共同發布的《2016中國創新創業報告》即指出,中國大陸面臨經濟增速下行,原因之一在於傳統經濟發展放緩。若要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就要創造新的經濟成長點;而支持創新創業,即是很好的「方法學」。

這份研究指出,對於中國大陸的青年創業者來說,創業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雙創政策不僅造成經濟現象,更是一種「思想解放」和「價值取向的改變」。報告並稱:「創新創業某種程度上與大力反腐的政策相輔相成。反腐是對環境的肅清,雙創是對夢想的釋放,二者結合在一起可能會產生更大的效益」。

人才戰略事關發展全局。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明確指示要「改進人才培養支持機制」,具體做法包括「統籌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開發規劃,加強產業人才需求預測,加快培育重點行業、重要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

一向被中國大陸視為「三中一青(中小企業、中低收入戶、中南部民眾、青年)」重點統戰對象的台灣青年,自然被納入中國大陸發展「人才工程」的布局之中。

搶政策紅利 顯現創客眾生相

2015年,被陸方媒體稱為「載入史冊的兩岸青年創業元年」。國台辦為鼓勵兩岸青年在中國大陸創業就業,分三批成立了22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與示範點。

2016年,國台辦「加碼」掛牌兩岸青創基地,一年之間,這塊雋刻著斗大「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字樣的銅牌,多了31面。截至2017年初,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共授牌設立41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12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

2015年起,市場上開始流傳著台灣青年赴陸創業即將迎來「政策紅利期」的說法。為了吸引台灣創業者,各省市紛紛釋放優惠政策,最常見的利多,便是由孵化器提供創業者免費的住房、辦公空間,或直接發放補貼。

從更功利的角度來看,這波基地的誕生,更一度被視為創業者領取創業補貼的「暴利期」。不時有自稱創業者的人,拿著雜誌,詢問創業基地:「簽個名,真能領幾百萬台幣嗎?」

雙創「東風」曾一度將中國大陸市場吹得暈陶陶,不時傳出「坐在中關村,就有人會捧著錢說要投資創業項目」的傳聞。只是,中國大陸創業者多、市場水深,若不清楚自身產品特性,甚至「為創業而創業」,補助也許還沒領到,團隊就面臨解散命運。

由於前期部分孵化器砸錢吸引台灣創客,卻繳不出扶植創業者市場化的成績單,甚至傳出某些青年「領了補助就離開」,各地方政府逐漸收緊發放補貼的力度。去年起,每逢請領津貼的時刻,創客與基地之間,開始傳出認知落差;不是補貼推遲發放,就是審核標準逐漸嚴格。

一名不願具名、曾走訪眾多沿海孵化器的台灣創業家分析,不論中國大陸地方政府或民間單位,若以兩岸為名義申請經營孵化器,就必須讓原訂的KPI達標—成功讓台灣新創團隊入駐孵化器,並且在當地註冊。為求達標,經營單位通常勤於找尋「標的物」—有潛力的新創團隊。而吸引團隊最快的方式,便是辦理招商說明會和創業大賽。

但在眾多的說明會和創業大賽中,仍存有灰色地帶;他透露,不只一名孵化器運營者私下曾對他說,舉辦創業大賽,最終基地握有決定名次的生殺大權。 兩年前,他曾在中國大陸沿海的一項知名創業大賽結束後,遇到一名台籍評審,親口對他揭露:「評審團選出來的冠軍明明是A,但主辦方卻拿出一張名單要我念,冠軍是B……。」甚至,在一次餐敘時,負責經營基地的台籍幹部酒過三巡,脫口而出:「基地裡很多團隊,我都看不上,還不是為了衝那個量!」

孵化器過剩 創客宜慎選

從宏觀經濟形勢來看,中國大陸新創界一直存在「孵化器比創業者多」、「創業導師比創業者多」的弔詭現象。中國大陸雖身為「孵化器大國」,不管孵化器是以何種商業模式在市場立足,隨著資本寒冬來襲,都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

2016年起,中國大陸各地掀起孵化器倒閉潮。在南方,先後傳出知名孵化器深圳「地庫」、「孔雀機構」接連倒閉,後者甚至遭到強拆。往北走,北京知名孵化器「綠客屋」也傳出與房東產生糾紛,因而遭人砸毀。

從中國大陸上千個孵化器,聚焦回現有的53個海峽兩岸青創基地,盤點基地背景,不乏中國大陸老舊產業園轉型、國企轉型、房地產商轉型的場舍。此外,部分青創基地落腳於台資基金或一般實業轉型升級而成的「科技房地產」之中。

以國台辦授牌的趨勢來看,也不難看出戰略思考布局。從兩岸青創基地4波授牌的選址來看,明顯是自沿海向內陸增加;除了投資人雲集的北京和上海,台商群聚的福建、廣東、浙江、江蘇等省份,都已掛上多面國台辦授予的銅牌。 此外,包含聯發科技在內的幾家台灣知名科技業,也成了這波新創基地的成員。專家分析,中共涉台單位選定的兩岸青創基地,需要與台灣有相當程度的連結,而終極目的,除吸納台灣人才,目標更放在減少台灣「天然獨」世代對中國大陸的排斥感。

市場調研 不能不做的功課

瀛睿律師事務所資深合夥人、台灣創新法律協會理事長簡榮宗分析,中國大陸孵化器素質不同,有些單位在招商時沒把發放津貼的遊戲規則說清楚,加上新創團隊個別條件的不同,往往影響津貼請領的順利程度,因此造成部分人員對外抱怨「獎金一直沒下來」、「覺得被騙了」的窘境。

常擔任大型創業比賽評審、熟悉矽谷及兩岸創投生態的比翼資本執行董事陳彥喻則認為,要進中國大陸市場,台灣團隊最大問題是對當地瞭解程度不足,「許多團隊連當地競爭者都不知道是誰,渠道要怎麼拓展也沒有經驗,雖然講中文,還是有很多障礙。」他建議,台灣團隊前往中國大陸發展前,應更主動瞭解雙方差異,以利調整產品策略和市場運營之道。

至於如何選擇區位與適合入駐的孵化器?當地產業生態系和政策發展走向,是創業者不能不做的功課。陳彥喻舉例,北京是互聯網產業龍頭;深圳適合耕耘硬體或軟硬整合;上海適宜發展文創、金融、與國際連結;廈門亦適合發展文創、善用對台區位優勢。「台灣朋友會把整個中國大陸當成調研的個體,但其實光是一個省,南邊、北邊的偏好就不同,」一名前進中國大陸6年的青年創業家提醒。

至於,創客應以何種心態,看待所謂的創業津貼?這名常接受諮詢的創業家建議,創業者還是得面向市場,「先搞清楚一件事,投資和補助都是間接幫助你成長,而非助你起死回生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