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編輯手記》真假難辨的網路新世界《交流雜誌106年8月號第154期(歷史資料)》

想像一下,今日的世界如果沒有網路,生活將會是何種景象?

第一個最大的不便,是資訊無法anytime、anywhere的取得;第二個不便,是無法享受online及跨境交易的好處;第三個不便,則是人際聯繫與溝通會變得無效率:跨國公司的營運指揮將不再零距離與零時差,遠洋的朋友們也得不到我們即時且溫暖的問候。當網路已成現代人生活的日常,沒有網路的生活似乎是「回不去了」。

兩岸人民,尤其是年輕人之間的交流,這幾年透過網路的推波助瀾,一樣也是「回不去了」。網路有如橋接兩岸的平台,台灣海峽的天然屏障阻隔不了兩岸人民在網路上的交流與交鋒,而網路快速傳播的特性,也讓兩岸人民零時差地分享影視、時事、心得與評論,無形中塑造許多共同的生活經驗,兩岸用語也因此相互影響、彼此融合。

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網路的快速與即時,猶如一把雙面刃,一方面資訊的傳播與擴散速度驚人,但另一方面,也成了造謠者的溫床、操弄者的天堂。

為求即時,訊息變得片段淺薄,不利於議題的深度探討;為求快速,訊息的求證往往被忽略甚或被犧牲。錯誤或偽造的訊息,一旦在網路上流傳,即便其後出現澄清或更正,仍無力可回天。已被錯假訊息誤導、先入為主的民眾,要導正何其困難。

網路的人為操作空間易被有心人士利用,藉由網路蒐集個人資訊與行為紀錄,亦成為專制政府進行社會控制的有效利器。隱身在電腦螢幕後的個人,在網路世界裡的一舉一動,卻是赤裸裸的呈現在雲端大數據資料庫中,供專制政府監控,並成為評價個人信用的依據。

然而,政府有權力決定人民的信用評等嗎?一個人的信用可以透過數據的蒐集而被客觀評價嗎?歷經言論與意識形態的緊縮與控制,走過38年戒嚴歲月的台灣,在解嚴30週年的今天,仍在民主與自由的道路上持續奮鬥。實踐證明,專制的牢籠無法禁錮人與生俱來對自由的渴求,人權鬥士劉曉波的逝去,亦無法停止後人對天賦人權的追求。

對於人權,不同世代面對著不同的課題。太陽花世代所面對的,是一種基於世代之間機會與分配的不正義;而銀髮族群,面對的則是老年照護及安養的問題。世代衝突並非難解,透過代間學習,促進對話與相互理解,青銀共融之路指日可待。

世代衝突因為年輕人的走上街頭而獲得社會極大的關注,但無從為自身爭取權益的弱勢兒童,卻始終是默默需要被關懷的一群。在中國大陸,有「感動中國」的台灣人張平宜女士在四川麻風村的辦學;在台灣,則有「當代莫那魯道」林慶台牧師在福山部落的教育與關懷工作。處境弱勢的兒童也並非心智弱勢,本期2篇交流副刊中,不論是宜蘭南澳的泰雅少年還是北京的農民工子女,均展現出弱勢兒童勇敢堅韌的一面。

網路世界真假難辨,實體世界卻貨真價實。台灣的人文風景與自然風光,雖可透過手機APP的網路電台或短片傳送與傳播,卻遠不如嫁到台灣的大陸姑娘體會來得深刻。作為台灣最美的風景,陸配朋友對台灣的投入與付出,早已形成一股正向力量,默默在台灣社會發芽、發酵。

在真實面前,所有的「聽說」都顯得蒼白。來一趟台灣,最讚嘆的美景、最溫暖的人情,以及最自由民主的社會,都能讓你不虛此行。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