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剖析網路假新聞製造工廠◆文/四維木格《交流雜誌106年8月號第154期(歷史資料)》

2015年12月23日,一名網友在PTT八卦版發表了一篇文章,內容稱他朋友到台中搭高鐵,目睹兩名男性乘客向服務員表示他們坐在六車,因行李很重,所以放在九車沒人坐的空位,遭到服務員提醒這是佔位,必須移走行李,其中一名男子竟抬出另一名同行是立委的名號,要求服務人員幫忙把行李搬過來。爆料者同時也偷拍這名乘車者的照片放到網路上,要網友查查到底是哪位立委?

在網友「鍵盤辦案」下,文章底下留言馬上就有網友稱這是當時的國民黨廖姓立委,接著就有一堆網友幫忙「高調」,協助爆料到媒體,要記者來抄爆料文章,轉發到其他社群網站與平台,甚至開始對這位立委人身攻擊,「是他不意外啊!」沒多久,各大媒體即時新聞與電視台都跟風報導,廖的手機也被媒體打爆要求回應,廖當時第一時間否認是他。沒想到,最後查出來竟然是另一位前立委。

假新聞傳遞速度驚人

在網路發達的現今,每一個人走到路上,不管看到什麼、聽到什麼,人人都可以透過手機,把所見所聞透過臉書、推特、IG、BBS等社群網站或APP,輕易的傳送出去。這些訊息不再是一傳十、十傳百,而是以一傳千、千傳萬的驚人速度,傳遞到每一個人的手機或電腦裝置上,接著如果再透過媒體報導,可能全台灣超過一半以上人會看到,先不論資訊真假,那些可能看過、聽過的人,甚至是經由他人轉述,閱聽大眾就會先入為主的認為「這件事情的確存在」。

當然,假新聞不只有台灣,全世界只要有媒體的國家都可能發生,就算有聲望、得過獎的記者,也發生過報導假新聞情況。日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名記者在一篇有關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助手遭國會調查的新聞下架後辭職,其中一位還曾獲得「普立茲獎」。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該篇文章來源是基於一個匿名帳號所發布的內容進行編輯,但多數新聞媒體在撰寫報導時至少需要兩個新聞來源來做為依據。CNN也回應,做出下架決定是由於報導不符合CNN的編輯水準,CNN也接受了3名參與出版工作的員工遞出的辭呈。

這些假消息被媒體報導後成為假新聞,背後可能有很多種情況,第一種是真的不知情,被片段的訊息所誤導;第二種是為了搶快、點閱率,來不及查證,或存著當事人反正會澄清的心態來處理成新聞;第三種則是為了某些政治或市場目的,希望透過假新聞,企圖影響某些決策與結果。

假新聞產生原因一:被誤導

第一種情況很常發生在消費或行車糾紛上,當事人透過呈現對自己有利的部分事實或訊息,在第一時間放上網路,先獲取大多數網友聲援,如果再透過媒體報導,就可能產生先入為主的錯誤事實。

我們經常可以在電視新聞上看到,兩台車發生糾紛,起初透過行車記錄器流出來的畫面可能直指某一方失誤,但最後調查卻發現其實兩造都有疏失。

假新聞產生原因二:未查證

第二種情況體現目前媒體強調即時新聞的作業模式,24小時要有新聞產出,填滿每一個小時、甚至每一刻的時段,但在素材有限的情況下,社群網站的任何訊息就成為媒體重要的新聞消息來源之一,很多不完整甚至可能是錯誤的資訊,媒體為搶快、增加點閱率,經常在不加以查證的情況下報導,甚至有些媒體明知道這可能是不正確的訊息,為了刺激點閱率,還是先報導後再說,反正之後再等對方澄清。但並不是每一名閱聽大眾都會去追蹤每一則新聞的後續報導,所以一開始的報導錯誤,卻可能造成不正確的事實成為事實的結果。

前面提到的前立委搭高鐵的假訊息,一開始就是有民眾在網路發文,並指證歷歷強調是現任立委,在高鐵耍特權,當時有平面媒體看到後,立即就把這篇文章原封不動的寫成即時新聞,接著被電視台看到後,立即跟風跟進,最後搞到這位被指涉的立委接到媒體查證時一頭霧水,直到看到新聞報導才知道自己成了假新聞的主角。但傷害已經造成,原本轉載的文章內容就一直留存在網路上,任何人只要搜尋關鍵字,還是有可能找到原本的錯誤訊息與報導。

假新聞產生原因三:政治或經濟目的

第三種情況則是為了某些政治或經濟上的目的,當事人故意放出錯誤消息,經由媒體報導後,進而影響某些正在進行或已經定案的決定、政策等。

我們常看到很多政治新聞報導誰要接什麼位置,但詢問當事人卻發現根本沒有這回事。這種情況一來是可能有一些陣營不希望這個人真的接這個位置,透過媒體報導「見光死」方式,扼殺這個可能性;另一種情況是,這個人或許真的很想要這個位置,透過把消息洩露給媒體,以試探的方式,新聞報導「報派」先「試水溫」,再察看後續效應與機會為何。

打擊假新聞行動

臉書(Facebook)前幾個月宣布要擴大打擊假新聞,將在台灣等全球14國推出打擊「假新聞」新行動,在臉書動態新聞上方選項增添新功能,用戶會在動態新聞上方看到提醒的連結,點進去即可看到分辨假新聞的建議,並檢舉不實資訊。

台灣媒體教育觀察基金會日前也表示,經由新聞媒體報導的訊息若缺乏查證或不真實,即為假新聞。專業的新聞媒體不但不應該出現假新聞,更要能幫助民眾辨別消息真假,可惜的是現在新聞不但無法做到後者,連前者都淪陷。

日前連行政院都跳出來要管理假新聞,行政院稱政府不會侵犯人權,會在維護網路自由開放的前提,用網路治理概念,由業者及第三方團體建立「真實查核機制」,但不會以立法或修法方式管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也將找臉書、LINE等業者討論如何防堵假新聞。

防堵假新聞 人人有責

網路上已有許多教導閱聽大眾如何辨別假新聞的方式,花一些時間辨別,就可以免於受騙。通常假新聞都會有一個非常誇張的標題,帶有強烈的價值判斷語氣,因此如果標題出現讓人無法置信的數字與資訊,可能就是假新聞。閱聽大眾也可以多做點功課,在閱讀新聞前,先確認這篇新聞作者的相關資訊,比如過去報導的議題、內容,如此就可以有更多資訊可以判斷文章的真實性與可靠度。

再者,閱聽大眾在看新聞報導時,如果發現內容有些不合理資訊,或者太多不具名的消息來源,讀者就要保持懷疑,不要全部盡信文章內容所寫的一切。一個新聞事件會有許多不同的媒體與記者報導,閱聽大眾可以透過觀看不同媒體寫的報導,絕對不要只仰賴單一的新聞媒體與來源。

此外,最重要的是,在分享所有新聞之前,得先確定新聞內容是正確的,畢竟網路的「分享鍵」一按下去,傳播的速度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快非常多,當你發現自己分享的是假新聞,並刪除文章後,也無法追回那些已經被分享出去的內容。

會有假新聞的出現,當然是因為先有假消息的散布,這不僅是閱聽大眾,甚至是媒體都要負起的把關責任。閱聽大眾在網路社群分享任何訊息前,應該思考這些訊息是否完整,而非片段或偏頗,多花一點時間查證與確認,並慎選分享訊息,以免成為假消息、假新聞的共犯。

媒體在報導任何訊息之前之前,一定要做好確實查證的動作,寧可為了正確的消息而比其他媒體還要晚報導,也不要為了收視率與網路點閱率,而搶先報導錯誤訊息,此舉不但傷害媒體聲譽,甚至會對新聞當事人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身在新聞現場的第一線新聞工作者,在報導新聞前,除完整的資料蒐集,對於任何消息來源都必須要多方查證,千萬不要把三成的可能性,寫成十足把握;而身為媒體編輯、主管與公司老闆,在收到記者的報導後,也要再三的確認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切記不能刊登三成可能性寫成的報導。唯有透過多重的把關程序,才能避免讓假消息透過媒體報導後成為假新聞。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