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台師談大陸求學與就業:意志與能力永遠是第一要件◆文/黎容《交流雜誌106年8月號第154期(歷史資料)》

黎容(化名),曾於15年前赴北京大學攻讀研究生學位,主修中國歷史。博士畢業後留居北京,現為北京高校教師。從作為一名在台下聽講的研究生,到站在台上作育英才的高校教師,黎容相對於一般台生而言,對中國大陸的高教現狀有更深刻的體會。在兩岸青年跨境流動已非新鮮事的今日,有著特殊背景的黎容所分享的經歷,值得有意前往中國大陸求學及就業的台灣年輕人參考。以下為黎容的分享:

問:聽說您是15年前赴中國大陸求學的,當時政府尚未承認大陸學歷,是什麼樣的機緣和動機,讓您願意踏上中國大陸這塊陌生的土地攻讀學位?

我是純本省家庭出身,沒有任何親近血緣的親戚住在中國大陸,更不可能有著名作家龍應台《大江大海》與齊邦媛《巨流河》等此類追懷先世的背景與情懷。只是人生有些緣份,難以道理言述。我從小就喜歡北京,沒有長輩的牽引。幼時我母親購買了一套印製大陸山河風景的「江山萬里」系列精裝書,她也無意買給我看,我卻挑走了攝有北京風景的第二本放在床頭看。幼時我也喜歡看些雜書,剛上小學時,有次無意間瞄到巷口鄰居老爺爺,坐在門口的藤椅上看書,書名是《清宮十三朝演義》。我從未與這個鄰居攀談過,可那天心念一動,突然開口要求老爺爺將此書借我閱讀。我還記得他驚奇的神氣,但他居然馬上闔上書,將此書借我。此後我開始學習著去各種圖書室借書,當時最喜歡翻看張振玉翻譯林語堂的《京華煙雲》。事後想來,可能就是與北京有緣。

當時大家高中畢業熱衷出國旅行,我自己就選了北京。在去北京讀書之前,我已經去過北京旅遊三次,其中一次還是假開會之名義。所以我到北京大學去讀研究生,並非慕名學校,純粹是想找理由在北京城裡好好待幾年。當然,北大非常好,我很感激學校給我了良好的照顧,但當初選校的事實確是如此。我當時又年輕,大學畢業,沒有甚麼深刻職業規劃。台灣承不承認學歷,當時是沒有太放在心上;再說,北大學歷,世界是承認的。

問:在您大陸求學經驗中,影響甚至扭轉您思維最大的事情是什麼?

我對北京雖然很有情感,但因為自己所學的專業與訓練,我還是比較喜歡客觀地去思考事情。北京藏有我在研究問題時最需要的檔案,這比什麼都吸引人。最初我沒有考慮過要留下來工作,而且我不管去哪,都能繼續求學。影響我最深的,也許就是留下來讀博士的決定。這個決定比較複雜,最客觀的原因,也許是認識了優秀的學者們,也許是因為看到中國大陸是用國力在支持教育與研究,研究者最欣喜的就是能有一個高品質的共鳴圈。我記得大三時去台大旁聽幾年前已逝的知名國際元史學者蕭啟慶先生開的課,蕭先生感嘆當年在新加坡從事元史研究,非常寂寞。老先生的表情,迄今記憶猶新。遇到許多優秀的師長與同伴,才是真正影響我一生的事。

問:您現在既然在大陸高校內工作,您認為大陸高校學生有什麼樣的特質?對於兩岸年輕人未來的競爭,有什麼看法?

這幾年,大陸高校的硬體與軟體都進步很多,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大城市的學校,以及江蘇、浙江這兩個文風與經濟有千年歷史的省分。因為人口多,競爭激烈,好的學校名額有限,我每次上課時,有時想這些年輕的孩子都是從小不斷競爭,才能坐在教室裡面。幾年前影星趙薇當導演,拍攝了一部大陸校園青春片「致青春」。我去影院看了,出來時很有感觸。除了對單純校園愛情與友情的憑弔之外,劇中人物的校園生活,就是70年代出生學生生活之一角:辛苦的高考,簡陋的宿舍條件,優秀者每天想著出國,務實者在畢業前認真競聘工作崗位。總之,如果沒能力「拚爹」,一切都需要靠實力競爭。

傳統教育基本上就是政府與社會共同辦學,因為文化與社會的差異,兩岸高校教育不同點還是存在的。以設立學校而言,公立與私立高校的角色,兩岸就不太一樣。中國大陸的優秀高校基本上都是中央與地方的公立學校,其私立高校的地位無法與台灣老牌私立高校比肩。以教育發展而言,大陸各級政府對高校教育經費的補助,囿於行政體制不同,絕大多數台灣高校很難想像這些高額教育補助。不過以教育理念而言,還是台灣相對比較自由,非常值得珍惜。

前幾年不少報導都提到過兩岸高等教育的差異,大體不外乎大陸學生很上進,樂於出國,求學積極,目的性強,人生藍圖規劃比台灣學子深遠之類。但這是「學生的表現」,不是兩岸高等教育整體建設的比較。再說,求學進取的學生或是願意站在象牙塔頂端的人,放在哪個國家的表現都是一樣的,以此區別陸生台生,對台灣學生未免有些不公平。兩岸的高等教育自然各有優缺點,這幾年有些差異也在縮小。相同點也在增加,比如兩岸高校其實都是非常重視排名與生源的;學歷至上,崇尚名校,一直都是華人社會最明顯的特質。

在大陸人口眾多、地域廣大,在發展不均的社會前提下,優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對有些地方來說,甚至是稀缺的。大陸的優質高等教育機會,對一個出身中下家庭的學生而言,只有經歷從小到大的無數競爭,才有可能拿到。就算是中上家庭出身的學生,也需要家長費心的培養。因此多數的學生,只要有教育資源可以運用,會比較願意珍惜學習的機會。比起來,台灣的自由與多元,可以給學子們更多調節學習與日常生活的機會。一個好的高校,應該是允許務實與夢想並存;可以給予學生公平競爭的空間,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也同時允許風花雪月的存在。所以我認為大陸學生的特質,不能完全反映大陸高校的普遍特質,因為每個學校的教育理念、師資陣容雖然會幫助或影響學生的成長,但學生是從每個家庭與基礎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家庭背景與入高校之前的求學背景,才是關鍵。

儘管如此,兩岸年輕人未來競爭最大的差異,便是展現社會與職業的舞台規模完全不同。這可能也是台灣這20年內,越來越熱衷於理解日本社會的因素之一,兩者發展的區域同樣都受到限制。不過日本有獨特的民族文化,與台灣的情形完全不同。若是一直去研究日本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反而會陷入困境。台灣年輕人比較喜愛學日文,近幾年也開始流行學韓文,但這兩個國家實際上內部民族主義很強,自有排他性,而且語言不夠精煉也是無用。年輕人最好還是眼光多放在世界其他的地方,不要懼怕能力的競爭,尤其是語言。

問:您對有意到大陸求學或工作的台灣年輕人有何建議?

台灣的老歌裡,有不少是在吟詠離鄉背井到外地打拼者的心情,曲調通常也很悲傷,正所謂「悲歌可以當泣」。但是這些歌曲裡的主角當初為什麼要離開家鄉與家人,肯定是因為外地有更吸引人的條件誘使他離去。台灣的一些老歌是仿照日本的歌曲寫成,日本人很喜歡將年輕人離家的故事作為電影題材。沒有變,就沒有故事,甚麼都是穩定均質的,也許不是那麼有趣。因此如果想去大陸求學,首先就是要把自己人生未來5年內的規劃先想好,再去行動,不要輕易空轉。如果是去工作的,不管在陸資或外資,自己能力的訓練與維持永遠是第一要件。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資方有軟弱之處,千萬不要竊喜,若不是如此,此刻不會需要你,沒有什麼是不能被取代的。

再者,去之前必須親自對想去的地方做好調查,能夠自己去做最好。不要輕信網上沒有內涵與深度探討的文字,也不要輕易把廣土眾民的國家單一均質化來討論。台灣雖小,內部也並非均質。大陸社會自己本身就有許多生活與文化的差異,若按自然與人文地理來區別人群的特性,通常語言水土風俗相近者,其生活共性越多,思維也比較容易找到共同點。人只要離家難免都會遇到生活與文化的差異,很正常,最重要的是自己不要一下子就保護起自己固有的背景文化。不能將自己倒空,是很難真正感悟與改變的。我相信一般情況下,人有堅強的意志、專業的能力,並且懂得真正去理解與尊重不同的文化與民族,在哪裡都能生活得好。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