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 跨出扭轉青年生涯發展的第一步◆文/邱俊榮(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交流雜誌106年10月號第155期(歷史資料)》

根據教育部統計,從1994到2014年,高職畢業生的升學比率從26%提高到81%,高中生則從57% 提高至96%。此外,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或畢業後,覺得所學與興趣不符或與實際就業有落差。

這個現象呈現兩件事實。一是台灣學歷至上的觀念仍極為強韌,即使是高職生,升學還是最主要的選擇;二是在此背景下,多數高中職學校的生涯教育或職涯輔導多是著重提供升學協助,少提供學生足夠機會認識職場或瞭解就業資源以利就業準備。即使積極輔導學生報考各種證照,也多是為了藉此獲取更好升學條件,很難顧及職場真正需求及學生的能力或興趣。

幫助學生瞭解志趣

由於普遍缺乏對職場的瞭解及志趣的探索,學生即使順利升學,後來發現興趣不合或學用落差的情形極為普遍。就國家整體而言,造成人力資源無法有效地應用,對整體經濟與青年生涯發展造成傷害。

為此,教育部在今年根據蔡總統的政見,提出鼓勵高中職應屆畢業生先透過職場體驗來探索生涯方向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試圖扭轉高中職畢業生過於隨波逐流、一味重視升學而輕忽探索職場與自身志趣的現象。

此一方案在今年規劃了5千個名額來實施青年儲蓄帳戶,鼓勵高中職學生畢業後選擇先工作來體驗職場及探索志趣。青年工作除企業給付的薪資外,政府每個月還會補助1萬元存入其儲蓄帳戶,工作3年期滿,補助金額最高可以累積至36萬元,可以靈活運用於以下三方面 — 用來償還助學貸款、做為重返學校進修的學費,或是作為創業基金。此外,為保證就業品質及提升企業提供良好職缺的誘因,政府也對企業端補助最多兩年的每月5千元(至多12萬)作為訓練指導費。

這樣的設計提供了對於未來發展方向仍懵懂不定的高中職畢業生除升學外的另一選擇,可先進入社會體驗人生,一來可認識真正的職場環境,二來可探索並確認自己的興趣與能力。在此之後,如果確認有升學深造的必要,再回到學校進修。在更瞭解職場需求與自身興趣能力的情形下,此時大學的學習當有更佳效果,不至於平白浪費寶貴的大學就讀時間卻換來無效的學習。

此外,有鑑於過去高中職學校所謂的「生涯輔導」多因升學趨勢而淪為「升學輔導」,因此教育部這次也推出「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生涯輔導計畫」,希望強化生涯探索、多元科系與職業的認識,藉此強化生涯輔導機制。在規劃中,每一學校都會有負責推動「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的種子老師負責政策推動。在生涯輔導計畫中,有意願申請的學生會與導師深度晤談,並由輔導室或生涯規劃課程教師輔導綜合考評。若評估適合,將會協助學生撰寫申請計畫以申請職場體驗或國內外志工體驗。

此一方案推出時,曾一度反應不錯,有7,653人繳交意願書,符合資格的學生也有6,262名。但經過初、複審後,最終能夠參加的學生僅2,376人,甚至未達預定目標的一半。然而,正如教育部潘文忠部長指出的,「數字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能夠讓更多『徘徊』的孩子有更多機會」,因為「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為何要讀大學,三成學生在十字路上徘徊下走了四年」。參加這項計畫的學生雖然可能包含那些原本就打算直接就業的學生,但這項讓青年不急著升學的新政策在甫上路的第一年,即能吸引七千多人表達意願、兩千多人參與,多少也顯示傳統的「唯升學觀」有逐漸改變的趨勢。 三種回流教育管道

對於參與學生人數不如預期,教育部也進一步釋出三項有助於參與學生未來升學的誘因。一、參與的學生工作兩年後,可透過特殊選才的聯合招生管道,免採計統測或學測成績;二、參加申請入學時,職場經驗列第二階段加分條件;三、如果已經錄取大學,則可保留學籍,工作兩年後若發現志趣不合,可申請同校改分發其他系。

對於教育部規劃的上述三種進行回流教育管道的具體作法如下。 第一個管道是「特殊選才」,由一般大學和科技院校聯合招生、統一分發,且不計統測、學測分數,完全以職場體驗的資歷做為審查標準。參與教育儲蓄方案的學生,從就業第一天起就須定期填寫「雙周誌」,記錄工作內容、學習心得和具體表現,如果沒有完成,補助金額就不會入帳。其內容也會作為特殊選才的審查資料。特殊選才簡章預計2018年11月公布。這樣的設計也讓學生可以培養或維持文字表達的核心能力,有助於長期生涯發展。

第二項管道是個人申請和甄選入學,採計原畢業年度的學測或統測成績作為檢定依據,第二階段再以面試、筆試和兩年職場、學習及國際體驗經驗,由招生各系自訂加分項目。學生可保留原畢業年度的學測或統測成績,升學採「獨立分組」,稱為「青年儲蓄帳戶招生組」,目的在於不希望學生在工作的兩、三年中一直去考試。

第三項管道是「彈性選系」。由於今年許多參與方案的青年已獲大學錄取,因此設計可先辦保留入學資格或休學,兩年後可以回到原學校。教育部已經協調高教司、技職司,要求各校建立「同校改分發機制」。教育部會事先調查有多少學生兩年後想回來就讀大學,並據以要求學校多提供一些名額。

提供青年適才適性的發展機會

這個設計一來提供良好的誘因機制,二來也符合此一政策的精神 —「考試不是人生的全部,也不是能力的唯一證明」,教育能更彈性地提供青年適才適性的發展機會。更重要的是,此一設計可讓學生在工作時無需時時掛心考試,以便能夠專心於職場而有所獲。 輿論對此一政策或有一些批評。這些批評見仁見智,但不失為鞭策督促此一政策有更好執行成果的力量。

首先,既為鼓勵18歲青年的就業政策,何以還用升學誘因作為配套,在計畫結束後竟然能透過特殊管道直升大學,豈非違反打破學歷迷思的本意。事實上,此一政策並非是專為技職生的政策,也非鼓勵學生單純就業就好,而是為了幫助那些不知該就業還是升學的茫然高中職生找到真正志向,而非針對已有明確就業、升學志向的學生。

正如前述,目前約有四分之一的人認為所學與工作內容所需不符,代表著許多教育資源的浪費。這個計畫的實施,正是要避免這種教育資源的浪費。由於此一政策還有大學入學資格保留、職場經驗抵免學分、兵役配套、大學回流升學管道(特殊選才、甄選入學與個人申請、彈性選系)、創業補助等配套措施,更能強化人力與教育資源做正確的配置。

其次,也許是最主要的批評,是學生到職場將淪為廉價勞工,更有害於產業轉型升級。這類批評反映我國產業發展的真實病徵,實也無可厚非。根據一般經驗,台灣業界剝削勞工、外勞及實習學生的案例未曾稍歇,也難免大眾會因為高中職畢業生多尚未具備明確就業技能而擔心企業所願提供的職缺多是夜班或輪班等不具未來發展性工作。

穩定人才的養成計畫

因此,政府所欲媒合的職缺內容就甚為重要。目前政府盤點的職缺以具備發展性、技術性、安全性、優於最低工資水準、優良勞動條件為原則,且會刪除待遇不足22k、勞動條件不佳的職缺。為保護青年在職場不被剝削,教育部與勞動部將組成輔導團,透過線上聯繫、學生預約諮詢與實地訪視持續追蹤青年進入職場狀況,勞動部更會要求企業有對應的工作訓練計畫,並配置職場導師以一對一的模式來協助青年在職場的穩定。

事實上,根據過去勞動部「雙軌訓練旗艦計畫」的經驗,許多企業目前正面臨人才斷層危機,因此非常著力於長期穩定人才的養成,也因此珍視有意願、有能力的青年參與。在此背景下,政府有能力盤點整合出勞動條件佳、具未來發展性的職缺,就看如何落實執行。

這個計畫雖然疑慮難免,惟看到升學迷思已使得學用落差現象往高中職階段蔓延,造成每年約有近兩萬名的高中職中途離校學生,且離校原因約四成為「志趣不合」時,「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實已跨出扭轉青年生涯發展的第一步。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