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台灣青年就業問題分析與思考方向◆文/馬財專(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教授)《交流雜誌106年10月號第155期(歷史資料)》

全球化發展過程一個普世的問題,便是各國漸趨嚴重的青年失業高漲,以及就業參與的遲緩。在歐盟統計局2014年度統計資料指出,歐盟失業情況最嚴重的族群是25歲以下年輕人,整體失業率高達22.2%;其中較為嚴重的國家如希臘的青年失業率高達57.7%,西班牙也不惶多讓高達54%,顯示歐盟區域青年就業在各國的情況未見改善。目前全球青年高失業率各國皆然,甚至有許多國家已超過成年人失業的3倍。基本上,青年高度失業之現象已成為各個國家必須積極面對的嚴肅議題。

青年身處高危險就業結構

在「青年失業危機」方面,國際勞工組織ILO在「2015年全球就業與社會趨勢」報告中強調,2014年的全球青年失業率高達13%,青年失業危機與長期失業危機,是歐盟在2015年必須面對的重大挑戰,李健鴻(2015)指出,根據歐盟執委會從2000年至2012年的分析,在歐盟國家的全體長期失業者中,長期失業青年所占的平均比率始終維持在30%以上,顯示持續有著高比率的失業青年正面臨長期失業困境,形成歐洲社會嚴重的社會問題(EU, 2012:8)。 「經濟學人」在2013年的分析及國際勞工組織ILO在《2013年世界青年就業趨勢:風險的世代》的調查報告均指出,全球化青年勞動失業情況日益嚴重,整體青年失業人數之鉅,逐漸衍生出「失業世代」(generation jobless)。報告中指出,全球青年失業情況嚴重的主要肇因,為未能積極創造勞動職場中的工作機會與中高齡者延後退休效應共構,促使青年就業參與空間產生緊縮現象。近年,世界各國在處理該國勞動失業問題時,都將青年就業問題列為重要優先議題,並試圖制訂相關因應政策。現今的青年仍然容易失業,但未必容易重新就業,比過去更有機會淪為失業超過一年的長期失業者(李健鴻,2011)。整體而言,青年明顯身處在比成年人更高風險的就業結構中。

除就業參與困境外,結構化的低薪現象將促使青年在職場中的就業穩定性面臨更為嚴格的挑戰。Tannock(2003)指出,過去青年雖然都會在服務業工讀或打工,但現今的就業環境已與過去不同。企業為節省成本和彈性運用人力,釋出許多臨時性、非典型工作等就業型態,對於剛畢業、初入職場的青年而言,由於缺乏足夠的專業技能和工作經驗,不得不從事這些臨時性的工作以維持生計。根據勞動部(2015)「15-29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資料指出,15-29歲的青年平均薪資28,925元,較9年前首次調查的29,356元還少431元,近五成八受訪者薪資不到3萬元,推估約有121.7萬年輕人薪資不到3萬元;25-29歲年輕人有四成四薪資不到3萬元,等於約53萬人進入職場四、五年以上,還陷於薪資不到3萬元的狀況,使得「青貧族」比率劇增。

從勞動力發展署(2015)的調查指出,青年失業的原因以非初次尋職者較多,平均週期為19.17週,其實是遠低於總體勞動失業的25.89週。台灣青年世代缺乏就業穩定性,源自於青年需面臨非典化導引、高失業及重複失業風險之威脅;上述原因更促使青年失業者淪為長期失業者之比率逐年攀升。若此現象持續延展且忽略其嚴重性,將促使政府部門之政策方案與導入之資源產生嚴重錯置與流失。國內在近幾年來面對如何協助青年穩健的步入職場,以及輔助青年初次尋職如何與勞動市場產生無縫接軌,導入諸多積極性勞動政策的促進就業方案。因此,不管是從僱主之「僱用獎助」亦或從青年的「薪資補貼」政策方案,都直接或間接對於青年與職場接軌有相當重要影響。

政府因應之勞動政策

青年失業率高漲的年代,李易駿、古允文(2007)的研究指出,西方先進國家自1980 年初開始出現青年失業議題,到了1990 年代,隨著勞動去管制化及非典型化發展,就業與失業間的界線日益模糊,青年就業型式也趨多樣化;又因就業與就學間的界線亦同時變為模糊,在二者共同作用下,青年轉銜(youth transition)歷程乃因具有可回復性,而變為更多樣性與複雜化,上述現象促使青年延遲就業及找到穩定工作之比例逐年下降。為避免現在青年成為尼特族、飛特族與「失落的世代」。

各國伴隨著失業保險給付支出的增加與過度福利依賴現象,早期以「所得維持」為中心的消極性勞動市場政策,逐漸轉化為以「促進就業」為中心的積極性勞動市場政策(active labor market policies),並積極與經濟及福利政策進行整合。積極性勞動政策在各國被認為是解決弱勢勞動族群就業的良方,近年在青年就業政策的推展上,除就業安全體系運作外,亦積極強化就業促進方案之推展。如透過永續就業工程、擴大公共就業服務計畫及持續推動中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雙軌旗艦計畫與產學合作及產學攜手等就業促進方案;並持續透過增加公共職業訓練的導入提升青年的人力資本。上述公共計畫促進就業促進方案,凸顯建構青年工作機會及改善薪資低落化的重要性;此外,職場中部分事業單位缺乏社會責任(CSR),不願意提供畢業新鮮人工作及訓練機會,更凸顯強化青年工作技能與核心職能的重要性,並藉以彌補學用落差間距問題。針對上述的青年就業,不管是從個人、學校及事業單位之要求上,皆有賴政府部門搭建更為穩健的就業橋梁。

青年就業問題分析與方向

台灣面對青年勞動參與過程中,經常面臨與職場接軌之困境,從上述強化訓練以促進就業與預防失業,及獲取實務職場經驗為主,皆期待透過政策方案之推動,藉以持續協助青年與職場產生媒合。針對青年就業之建議,進一步提出下列幾點思考方向:

(1)儘速彌補青年學用落差的現象:顯示青少年求職者擁有之技能與就業市場需求面之期待有所落差。(2)強化與職場的橋接:政府應提升職業與技術教育,並加強學校與企業間的關係。如師法德國推動技職/ 學徒制之雙軌,強化雙軌旗艦計畫之執行與制度連結機制,提升青年與職場間的橋接成效。(3)強化青年對職場的就業資訊之瞭解:避免因誤解工作內容造成問題,得以透過青年的職場體驗經驗,瞭解自我興趣及工作內容。(4)減緩青年易落入非典型勞動參與:避免青年落入薪資低落化,進而產生工作貧窮的現象;政府應從宏觀視野逐步引導產業轉型,改變低薪化的結構困境。(5)減少青年就業穩定性低及高度流動現象:以減少青年族群成為怯志勞動者及長期失業困境。協助青年擺脫「22K」的流沙效應,在競爭職場中展現個人勞動價值。(6)重新調整國內高教政策,避免高學歷低就現象:激增的高教畢業生在初次尋職過程倍受磨難,更有投遞履歷百封,卻未受任何青睞的案例。(7)建構青年返鄉就業:透過仿造德國針對青年的飄鳥運動,期待未來的年輕世代可以返鄉在自己生長的地方,透過協助達成穩定就業發展。(8)勞工權益教育之紮根:勞動市場中的勞動權益不會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是透過積極努力爭取而來。因此,有關勞工教育的部分應往下紮根,高中職便應有既定勞工教育課程之建制。藉以深化青年朋友在勞動權益之維護,以及勞工意識之養成。 Kluve(2015)歸納各國青年相關就業政策的檢討經驗,對應我國過去青年促進就業方案,可發現特別是蔡總統勞動政策政見中,關於未來青年就業方向朝整合「職涯輔導體系」、「就業媒合」及「職業訓練體系」,提供一案到底式的積極性就業服務,同時仿效日本「工作卡」制度,進行制度規劃上的重新盤整,作為穩定青年就業動向思考與出路。期待友善勞動職場的建構,能使青年朋友在職場參與之路,不僅存在著小確幸,更有著大幸福。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