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面對中國大陸對台青創政策之思考◆文/徐幸瑜(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一所助理研究員)《交流雜誌106年10月號第155期(歷史資料)》

自2014年3月台灣發生「太陽花學運」後,中國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於博鰲論壇上表示,「三中政策」並未對台灣中小企業和基層民眾有明顯受惠,促使陸方對台工作重點鎖定台灣青年,從「三中一青」到「一代一線」,重新定位與評價台灣青年在兩岸關係的政策影響力,因而採取許多政策措施,爭取台灣青年到中國大陸創業就業,並逐漸減少過去針對台商的惠台政策。

2015年中國大陸將對台青年工作結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總體政策,運用原有產業孵化體系基礎,密集地宣布設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及示範點,迄今已設立41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12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及各地方政府或企業設立之青創基地或孵化器。地點遍布投資人聚集的北京及上海、台商群聚的福建、廣東、浙江、江蘇等省市(圖1),而各青創基地的優惠政策及重點發展產業領域別,則依照各地而有不同。

面對中國大陸來勢洶洶的對台青創政策,台灣各界不免對此感到憂心。的確,面對兩岸的人才爭奪戰,我們該感到可喜的是台灣教育體系下培養出具有學習力、創意與高創業意圖的優勢青年人才,為對岸所積極爭取;但可憂的卻是台灣的就業或創業環境,缺乏留下優秀人才之具體誘因條件。可從以下二個面向來思考中國大陸對台青創政策所衍伸問題,作為我政府研擬因應對策之參考。

政府在創新創業議題上之角色定位與應有作為

中國大陸不僅具市場優勢,且在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及專業化管理原則下,加快設立中國大陸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和中國大陸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有效引導社會資金和金融資本支援創業活動,壯大創業投資規模,為具有優勢技術能力及策劃能力之創業者帶來「第一桶金」,其所營造出的創業生態體系,更使北京及上海於《2017年全球創業生態體系報告》中分別獲得第4名及第8名。

「市場」及「募資管道」往往是創業者選擇創業地點之重要考量,台灣青年前往大市場尋求實踐夢想的機會合乎常理,兩岸人才的自由流動亦屬正常。儘管中國大陸政府近年透過各式管道(圖2)祭出政策紅利,爭取台灣年輕人前往中國大陸創業,卻也不見得會成為台青前往創業的主要考量。因此,面對兩岸政策競爭之態勢,我們必須回過頭來思考,如何構建一個符合青年需求的創業環境與政策措施。

在創新創業議題上,政府的角色定位應是「服務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而非領航者(steering)或操槳者(Rowing)。誠如美國考夫曼基金會(Kauffman Foundation)2015年發表的報告中指出,由於政府通常缺乏專業評估及支持優質創業者,在操作創投基金(venture fund)的經驗上容易失敗;再者,政府所成立的創新創業育成中心(incubation center),任務重心多著墨在提供辦公空間及節省開支,然而,此種支援卻不必然能成功誘發創業企業。因此,更務實的做法為構建一個能讓青年的創新創意及創業理念落實的環境,推動包括法規體系與基礎設施的完善、文化及教育體系的建立、跨部會或公私部門資源的整合、促成以創業者為中心(融合政府、創投、育成中心及創業者)的生態體系等措施。

檢視當前我國政府所投入的鼓勵創新創業資源,已涵蓋「創夢啟發」、「創業資金」、「青創基地」、「創業生態」及「法規調適」等廣泛層面,除應重新思考界定政府定位,將資源聚焦投入於政府外,更重要的細緻化精進作為還包括「提升政策的穩定性」及「減輕企業家的監管負擔(免除行政性繁瑣作業)」等。特別是目前中國大陸各省市及青創基地所推出的各項創業優惠政策,最受人擔憂的即是政策的落實與穩定性,創業投入成本甚大,穩定的政策環境將是對於創業者實現夢想最有效協助。此外,參考中國大陸近來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及青創基地的經驗,可知「政策法規鬆綁及提升行政效率」為制度核心,如何簡化政府審核及補助程序,減輕創業者配合行政監管法規之負擔,為我政府現階段應積極精進作為。

再者,根據聯合國《2017年世界投資報告》,中國大陸對外投資已位居全球第二,且外人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也位居全球第三;反觀台灣近年外人直接投資卻仍無太大進展,凸顯台灣囿於內需市場規模有限,欲創造吸引青年留下來就業或創業之實質有效條件,唯有採取「開放市場與連結國際」的思維與態度來打造整體經營環境,方能有效吸引各國投資與專業人才,進而創造更多的就業與創業圓夢機會。務實作法包括調整鼓勵外人投資法規、放寬投資限制、為外商提供量身訂做的客製化服務、協助企業形成跨國聯盟布局國際市場、鬆綁對人流、物流、金流及資訊流等限制。

政府應加強提升青年就業能力及信心

2016年中國大陸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率為6.7%,台灣則僅有1.5%,且台灣青年(15-24歲)失業率達12.12%,實質薪資水準更低於17年前。基於這樣的數據事實,台灣年輕人對於經濟現狀、薪資停滯可能不滿、對就業及政府失去信心,陸方也趁勢抓緊機會提供台灣青年更多就學、實習與就業機會,提供台灣學生至大陸企業實習補貼、就學的台生可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範圍、申請獎學金、在居住地或工作地享受與當地居民同等待遇等措施,積極創造台灣青年在中國大陸就學與就業之誘因。

儘管台灣青年可能明白中國大陸釋出就業利多背後的政治意圖,但台灣本身不良的經濟及就業環境所形成的推力,遠不敵中國大陸市場與祭高薪所形成的拉力。事實上,就業環境與教育制度是一體的。過去,陸生來台就讀的人數呈現穩定成長趨勢,是台灣高等教育努力多年累積的成果。但近來教育制度失衡、產學落差越來越嚴重,台灣大學的世界排名也被香港大學、北京大學超越,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不被產業界所接受,或學生不願意進入傳統產業工作,台灣高等教育的競爭力正逐漸弱化。

面對中國大陸強勢的高額獎學金、人才補助、實習機會、高薪工作職缺與居民待遇等誘因下,建議我政府除應確實掌握台灣青年世代的需求與想法,瞭解青年赴陸就學或創業態度、特質與影響因素,並密切關注已在中國大陸就學或創業青年的後續發展狀況外,更重要的是提出「長遠且明確」的高教政策與產業發展方針,不會因選舉政黨輪替而中斷或大幅變動,讓青年與企業能共同充實社會資本,提升對政府的信任度,凝聚社會互惠網絡,共同為台灣而奮鬥,這是一項艱困且重要的任務,也是一項不得不應對的緊迫挑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