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交流半甲子.兩岸創雙贏─「兩岸交流30週年展覽」側記◆文/海基會《交流雜誌106年12月號第156期(歷史資料)》

1987年11月2日,政府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至今年剛好屆滿30年。海基會自1991年成立以來,一直是唯一受政府授權處理兩岸事務的民間機構,長年站在兩岸協商、交流的最前線。為紀念兩岸交流30週年,海基會接受陸委會委託,自10月26日起至11月9日止,在國家圖書館1樓展覽廳舉辦「交流半甲子.兩岸創雙贏」-兩岸交流30週年展覽,透過歷史照片、影片、文物及相關公文檔案,展現兩岸交流30年歷程的重要時刻。

序幕

人道。呼聲

想家與回家,是人生最單純而原始的想望,一群在台灣的老兵卻等了近40年。為了一圓回家之夢,1987年4月15日,由老兵與各界人士共同發起成立的「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開始積極推動開放老兵返鄉探親;半年後,也就是1987年10月15日,政府宣布開放國人赴大陸探親,這是前總統蔣經國最重大的政策之一。老兵們可說是從想望到渴望,從渴望到失望,再從失望燃起希望,最終一償宿願。兩岸交流就在一幕幕親人重逢的感人畫面中,正式揭開序幕。

這次展覽分為「序幕」、「成果」、「展望」等三個主題,以時間序列的方式,呈現兩岸交流30年來的歷史過程。第一區的主題是「序幕」,描述的內容是1987年初,一群老兵們發起成立「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透過在街頭舉牌、發送傳單、舉辦演講會等方式,以「想家」做為最主要的訴求,積極向社會大眾宣傳開放老兵返鄉探親的必要性。

老兵行動者經常身穿寫有「想家」二字的白上衣,穿梭於街頭、眷村、榮民之家以及政府單位,如退輔會、立法院、調查局等,不停地散發傳單。即便是遭到有關單位或警察攔阻,或是面臨社會上各種不同的輿論壓力,更甚者還有暴力毆打攻擊,也無法影響這群力圖尋求回家之路的老兵朋友。

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同年10月15日,政府宣布開放國人赴中國大陸探親。自1949年以來,經過長達38年的歲月,這些外省老兵們終於得以合法返鄉。然而時光不會僅停留在40年前離家的那一刻,許多老兵當年離家時只有十幾二十歲,再次返家時卻多已雙鬢花白。而在家鄉等待兒孫歸來的長輩,更是年逾花甲,亦或不在人世,這也成為眾多「台灣外省人」心中難以癒合的痛。在這區展覽中,也展出了許多返鄉外省人再次見到親人那一刻,內心激動不已的畫面。

成果

交流。成果

兩岸開放交流之初,交流秩序還無法立即步上正軌,過程中衍生的問題更亟需兩岸協商處理。於是,處理兩岸事務的專責機關(構)陸委會、海基會應運而生,經貿、旅行、教育、文化及社會等多層面的民間交流也漸次展開。1990年的「金門協議」,確立兩岸遣返原則;1993年的「辜汪會談」,建立兩岸制度化協商;兩岸直航,也在2001年金馬「小三通」及2003年啟動的多次「包機直航」所奠定的基礎上,於2008年實現。經由多次不斷的協商,交流秩序得以建立,除了讓兩岸互動更有自信,更有利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

在本區的展覽中,時間序從1987年開始,到2015年兩岸領導人會見為止,雙方從最早期的陌生、隔閡、互不理解,到透過各方面的交流活動,逐漸認識彼此,進而透過官方授權的民間組織-海基會與海協會,進行對話、協商、交流。在這20幾年的時間裡,兩岸關係經歷了跌宕起伏,從冰封到融解,緊張,和解,到持續的和平穩定。這20幾年累積下來的各項成果,都是兩岸關係維持和平穩定與發展的重要基石。

除了照片之外,在這區還展出了「金門協議」、「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海峽兩岸海運協議」、「海峽兩岸空運協議」的協議文本複製本。在「金門協議」上可以看到,兩岸代表簽名寫下的年份,一個是「七九」、一個是「九○」,雖然各自使用不同的紀年,但雙方可以互相接受,這種「求同存異」的概念,一直是二十幾年來兩岸交流的重要價值。

展望

珍惜。鞏固

交流成果得來不易,兩岸和平是雙方共同的責任。直至今日,交流的舞台持續上演不同的故事,各類交流拼湊出的多元圖像,勾勒出兩岸新世代互動的願景。新的時代應有新的思路,兩岸交流的故事未完待續,期盼在雙方的新思維與互動新模式下,為兩岸關係寫下更多動人的篇章。

本區的展覽,呈現2016年以後的兩岸間更多元的交流活動,介紹蔡英文總統就任以後,台生、陸生、台商、大陸配偶等各領域民間交流盛況,突顯當前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善意與務實。

除了以上三區的展品之外,本次展覽還利用了三間放映室,播放一部有關老兵返鄉運動的口述史紀錄片,與兩部陸委會今年製作,有關兩岸青年學生交流,與大陸配偶在台生活的微電影。

策展後記

這次的展覽,在策劃之初就決定以照片做為展覽重點,再搭配具有展覽價值的文物、公文檔案,勾勒出兩岸交流30年來的重要歷程。由於時間的跨度長達30年,展場的空間有限,因此在照片的挑選上,花費了我們非常多的時間。

第一輪的海選,我們從各大媒體圖庫、海基會的圖片資料庫與中研院社會所的數位典藏資料庫中,挑出了近500張的照片。挑選的標準,除了事件要有代表性外,畫面的組成也要具有可看性,讓觀賞者在看到照片時能有所同感。海基會同仁經過了兩輪的熱烈討論、仔細篩選後,才將照片張數減少到100張左右。

在決定完照片的組成順序後,再來就是要挑選合適的展覽品。許多兩岸交流的大事,都是經由正式的公文書發布命令才決定。特別感謝陸委會的協助,提供2001年兩岸開放「小三通」時的相關公文檔案正本,在公文上還可以看到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總統,親筆批示的歷史紀錄。

除了公文以外,兩岸歷年來簽署了二十幾項協議,我們也挑選了幾項重點協議,展出複製文本,讓民眾看到所謂的「兩岸協議」實際上長什麼樣子。在兩岸開放交流之初,雙方還沒有成立陸委會、國台辦,更別說是海基會、海協會,因此在最早期是透過紅十字會做為兩岸聯繫的窗口,並簽署了「金門協議」。這次也要感謝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提供「金門協議」的複製文本,與開放大陸探親初期的許多珍貴公文檔案。

有些民眾特地遠道而來參觀,11月7日下午,來了一位特別的客人-來自台南的杜榮昌先生。杜先生是鐵道文化研究聯誼會長,也是一位資深集郵家,他專程搭乘高鐵北上看展,還認真地先做了功課,研究相關背景歷史,令工作人員印象相當深刻。杜先生一路與我們分享他的見解,特別是回顧起那段兩岸通郵的歷史,杜先生如數家珍地說:「那時候,漢賊不兩立,寄信都要由紅十字會經香港中轉,外層信封的封面也不寫地址,然後我們寄去的信封上,中華民國郵票會被中共當局蓋水波紋章遮蔽;大陸寄過來的郵件,中共的國號、國旗、國徽或不當標語,也會被我們塗銷或蓋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自由民主安和樂利』字樣的章戳。30年真是一眨眼就過了,兩岸情勢也變化的好快」。他強調,不管政治立場是什麼,兩岸應該要和平共處,多多交流,了解彼此人民的想法,才能互惠共榮,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