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一枚郵票一鄉愁─兩岸交流30週年郵票特展◆文/劉菡《交流雜誌106年12月號第156期(歷史資料)》

兩岸相隔平均約200公里,金門與對岸的廈門更可肉眼相望,地理上的距離雖不遠,卻曾在一段特殊的時空背景下被歷史無情的嘲弄,不僅親人隔海難見,音訊渺茫,就連家書都投寄無門,比杜甫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景況更為淒涼,連期待家書撫慰思鄉之苦,也不可得,當中的悲喜苦樂唯有當事人飲水自知。

現年93歲的老兵陳遇春回憶,1942年他隨遠征軍在緬甸抗日收到第一封家書;1947年隨國民黨部隊滯留上海收到第二封家書;1984年,他老家忽然透過美國親友轉寄來信,這是他這一生收到的第三封信,強忍內心激動拆開一看,才知道兩個兒子早已成家,且有孫子了,一瞬間,他由隻身在台的光棍變成有老伴、兒子、孫子的人,真是喜從天降。另一位93歲的老兵林秋生感慨,28年前曾寫信回老家,未獲回音,後來返鄉,離家時的3棟大宅院已成馬路,不知親人下落,隔年再度返鄉尋親,獲知父母早已過世。這種悲欣交集的案例可說是不勝枚舉,有人由悲轉喜,也有人由盼轉空,思親夢碎。鄉愁也成了「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這種煎熬與痛楚直到1987年11月2日開放赴陸探親,才慢慢畫下句點。

今年正好是兩岸開放交流30週年,為紀念這個在兩岸關係史上極具意義的年份,中華郵政公司配合陸委會辦理系列活動,除發行兩岸交流30週年郵票,並與中華集郵團體聯合會於今年10月11日至20日在位於台北市的郵政博物館舉辦「兩岸交流30週年郵票特展」,展品來自兩岸三地,包括近30年來兩岸往來郵件、中華郵政發行的小三通首航紀念郵票、鴻雁傳書等具歷史意義的郵票,以及清治時期到1950年代初期的兩岸通郵信件。展品中每封郵件的寄送方式、郵票及郵戳,都印刻著時代轉折的點點滴滴,今天看來,或讓人追憶緬懷,或讓人悵然神傷,或讓人啼笑皆非,精彩可觀。

返鄉探親之路雖近卻遠

1945年至1949年間,由於國共戰爭,上百萬軍隊、官員與平民百姓跟隨國民黨政府遷台。隨之而來的是,兩岸開始軍事對峙、台灣實施戒嚴、外省族群與家鄉中斷書信往來,尤其軍職在身的老兵,思想行為受到嚴格管控,鄉愁只能壓抑心中,無由訴說。若有幸輾轉接到來自大陸的家書,稍有不慎也可能被冠上「通匪」的罪名。例如現年已94歲的老兵陳漢強就回憶說,民國50年代,有位香港親戚轉來梅州老家的家書,只知他隨軍隊落戶雲林,直接就寄到雲林縣警局招領,在兩岸對峙的年代,可說是「通匪」事證明確。幸好有人跟他通風報信,要他早謀對策,他只好找任職國防部反情報總隊的同鄉幫忙,打電話到雲林縣警局,說這封信涉及國防軍機,不得對任何人透露,立刻被列為機密歸檔,才化險為夷,至於這封家書內容究竟寫什麼,至今仍不得而知。

1979 年1月1日,中共發表「告台灣同胞書」,開放台灣人民返鄉探親,但隨後不久,蔣經國總統以「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回應,藩籬仍在、通信猶艱。儘管中國大陸自同年5月開始,單方面開放寄往台灣普通信件,6月開辦掛號信件,但台灣均相應不理,來信一律退回,只有少數以英文書寫的印刷品郵件得以漏網投遞。

當然,在中共主動招手下,大陸方面已可收受台灣的書信,但台灣仍未開放寄信到大陸的正常管道,只有少數國民黨高層可以利用黨內所設的「唐光華信箱」與大陸家人通信;民間方面則只有經濟寬裕或有其他管道的人,才能透過海外與家人書信往來,一解鄉愁。但對身處底層的外省老兵而言,「通信」仍是奢侈的期待、遙遠的夢想,就如「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創會會長何文德回憶所說的:「我們那時候在台灣生活的外省老兵啊,比一隻狗都不如」。

1987年2月29日,曾任民進黨立法委員的許國泰等人聯名發起「自由返鄉運動」,其中擬定的推動辦法中,就包括協助大陸籍同胞寄信回家(許國泰信箱及唐光華信箱)。1987年4月,返鄉運動正式展開,以人道為訴求,以「想家」為號召,集結老兵、民進黨員、學者及各界人士,短短半年間就普獲社會的共鳴與廻響,政府也不得不加以正視,並於同年10月14日宣布開放探親,責成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自同年11月2日起開始受理登記,外省民眾如大旱之望雲霓,終於可以合法申請返鄉探親。

郵件寄送正式管道隨探親腳步而開

隨著探親腳步的邁開,郵件寄送管道也隨之建立。1988 年4月18日,受郵政總局委託,紅十字會開始受理民眾以「雙封包裝」的方式將信件寄往大陸,鴻雁傳書,終償宿願。所謂「雙封包裝」,是在外封寫有「台北郵局第五○○○○號信箱」的信封套內,裝進另外寫有「香港.內詳」的小信封,以便透過香港中轉信件。在當時「三不」政策的兩岸對峙氛圍中,這可能是不得不然的權宜作法。儘管程序繁複、寄件輾轉,但對企盼與老家鴻雁往來的民眾來說,只要能得到來自家鄉的一絲訊息,再久再煩,都已微不足道,畢竟再苦也苦不過40年的等待。這次展覽特別展出當初「雙封包裝」的信封原貌,信封上的每個地址,都代表一份濃濃的思念與期待,令人不勝唏噓!而「雙封包裝」的郵寄方式直到1989年6月10日才改為「直接通信」,也就是直接貼上郵票,由香港轉遞大陸。1993年6月1日,除平信外增加開辦掛號郵件。

兩岸通郵歷程恰是兩岸關係的縮影

有趣的是,為了避免被中共統戰,以及「漢賊不兩立」的政策思維猶在,從1988年3月到1989年10月,凡是來自中國大陸的郵件,郵局都會在大陸郵票上塗銷不當圖文,並在大陸的郵戳上銷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特戳;當然,台灣寄往大陸的郵票上的中華民國國名也一樣被陸方塗銷,形成一道兩岸國名欲蓋彌彰的郵戳風景,別具趣味。

特展中除了展出兩岸開放交流30週年的相關通郵資料,還包括清治時期到1950年代初期的兩岸通郵信件,其中有許多郵件都是現今唯一存世的信函資料。例如清法戰爭期間,法軍為扭轉在淡水受挫的軍事頹勢,從1884年10月23日起,法國軍艦沿台灣西海岸對過往船隻進行巡邏截擊,並控制南北海運及阻斷兩岸聯繫,對台灣實行海上封鎖,特展中就有一封唯一存世,蓋有清法戰爭海上封鎖期間「TAKOW」(打狗)海關日戳的紅色銷印,彌足珍貴。

兩岸郵件往返的歷程,不僅反映出台海雙邊互動的交通史,也可看作是兩岸關係發展的縮影,任何交流成果都有賴兩岸共同珍惜,讓兩岸民眾免於再現兵燹之災的恐懼。2008年11月4日,兩岸兩會簽署郵政合作協議,擴大郵政服務面向,兩岸郵件往返更為便捷,也更有保障。對兩岸民眾而言,從1988年到2008年的郵件往返變化史,顯示出雙方絕對有智慧處理複雜的歷史問題,共同維護台海的和平穩定,為更多的30年締造豐碩的交流成果。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