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青春正好胡不歸 新一波返鄉潮正夯 ◆文/劉 菡《交流雜誌107年10月號第161期(歷史資料)》

「返鄉」對現代青年而言,到底代表著什麼意義?是經歷了卡謬「異鄉人」中對都會喧鬧的虛無感,返鄉尋求慰藉?還是陶淵明式的厭倦俗世,唱著「田園將蕪胡不歸」,以返鄉耕種自家的幾畝薄田為樂?還是想把握青春正好、勇氣無限的年華,返鄉實現自我和創造在地奇蹟?

台灣青年返鄉的三波浪潮

近幾年興起一股青年返鄉投入在地產業復興與再造的浪潮,廣受社會關注與討論。若從1990 年代算起,最新一波青年投入在地的浪潮可被視為第三波運動,而且他們的特徵、模式與前兩波返鄉潮有明顯的不同。

第一波青年返鄉潮主要是在1990 年代。在解嚴不久的時代背景下,他們返鄉的目的,主要是希望透過重新認識及參與在地事務的過程,重新建立自我身份和價值的認同。因此關懷及參與的重心,聚焦於非營利性的事務,對於如何將地方文化轉化為經濟產值並不熟悉,也並非關心的重點。

第二波青年返鄉潮則在2000 年之後。921 地震對許多在地產業造成巨大衝擊,地方產業又因外移加速而面臨轉型困難及凋敝危機。在此背景下,政府啟動多項社區再造及產業重建工作,包括農村再生計畫,提供返鄉青年最低收入保障,召募青年回鄉;勞動部方面則有多元就業方案及培力就業計畫,協助青年投入地方。各縣市政府亦推出多項針對青年回鄉的經濟支持,政策誘因促成第二波的青年返鄉熱潮。

第三波青年投入在地運動,則大概是自2010 年之後興起。造成此一趨勢的可能因素相當多元,例如參與學運或社會運動的青年轉入地方紮根經營、地方政府積極推動青年創業、都市高房價迫使青年返鄉或移居非都會地區、個人追求新的生活價值及風格、照顧長輩的家庭因素等。這一波新興起的青年投入在地運動,不論是經營特徵或模式,都與前兩波有明顯差異。

此外,政府自2010 年起積極推動農村再生,運用政策觸動及鼓勵青年返鄉,也在全台蔚為風潮,其中青年回鄉築夢計畫、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跨域合作計畫、農村社區企業經營輔導計畫、青年回留農村創新研究計畫等,都提供了青年從農的實質協助,讓年輕世代各自在農業產業發展、農村生活環境改善、文化保留、技藝傳承、生態保育、農村小旅行等方面,以不同的嘗試與實踐,迸發無限可能與樂趣!

第三波青年返鄉潮視野更寬廣

第三波返鄉潮的青年多數在想法和策略作法上,與既有的社群不完全相同。他們更注重營利與非營利目標的平衡,並為既有文化發展出新價值或新特色,也具備較強的創意及行銷能力,如社群媒體行銷,甚至與國際交流等。

他們充分展現跨界的特徵與更寬廣的視野,包括新舊在地文化的結合、地域別的社群關係營造、產業的經營活動、跨領域的創意行銷能力及實踐等。跨地域別的社群營造,有助於他們連結各種可能合作的資源與人脈,同時也有助於開發具相同價值認同的消費客群。其次,跨新舊在地文化的結合、跨產業的經營活動與跨領域的創意行銷,有助於創造出與既有產業活動的差異化經營,進而降低與在地社群的利益衝突,也讓在地社群看見既有產業的新出路和發展可能。

例如,許多青年將老屋或舊建築改造成為複合式經營空間,並扮演串接在地產業社群與外部消費社群的連結平台,同時搭配在地小旅行、在地資訊中心、出版地方誌等體驗方式,協助外部消費社群認識及接觸當地,爭取價值共鳴及忠誠度。

返鄉築夢 做自己的頭家

過去農民習慣把產品收成後的命運交給「老天爺」決定,無從掌握價格。但新一代的青年務農,首先就是希望打破看天吃飯和產銷資訊不對稱的現況。他們懂得利用網路、大數據,並應用在生產規劃、管理及產品上市,並將產品行銷從傳統批發零售市場延伸到網路交易,打破時間、空間限制,以及透過文創包裝、建立品牌,翻轉傳統農產品產銷模式,增加農民穩定的收益。

以曾經拿下第三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冠軍的李誌倫為例,他是打造南投大坪頂百香果產品品牌的重要推手之一,他說:「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如果進到大都會的設計公司,不太可能有那麼大的空間可以發揮,還能接觸那麼多不同領域的人。農村給了我一個舞台,讓我能做喜歡的事,與一群人一塊期待未來會更好。」不只李誌倫,包括許多畢業自電影系、工業設計、資訊工程系的青年,本來該在都會中,往媒體業、設計業、科技業發展,卻越來越多現身於農村。有的是為了改變農業現況而返家協助的農二代、農三代;有的是接觸到農村後就決定投入農業、行銷農產品。他們懷抱著熱情與創新力,讓台灣的農村有了截然不同的新風貌。

再以阿美族Tipus 為例,從2014 年起與張雲帆、劉立祥兩位設計師一起投入經營以阿美文化為主題的設計品牌「Kamaro'an」,利用部落傳統的編織技法設計出簡潔的燈具系列「浪草燈」,深獲各方注目。Tipus的經驗讓她清楚意識到,有許多道理「知易行難」,光是要定義可能連部落居民本身都說不清的真實需求,就得耗費許多時間探索。面對其他單位僅因看見「Kamaro'an」成功,而希望也能介紹設計師藉以仿效的請求,Tipus 只能無奈地回答:「這絕非只是將設計師帶進部落這麼簡單。」Tipus 在公部門做產業輔導的期間,也曾親眼見證,許多專案一廂情願地認為前端完成後部落就可以銜接,卻沒設想到後續維繫,還需部落民眾在日常生活中額外花時間精力才能完成。

此外,學會「共用」的智慧,也是一門大學問。「共用」可以是一種形式,也是一種合作態度,文化的果實不是一時片刻就能收成的,是世代智慧的銜接、傳 統與創新的結合。有些設計師到部落的模式是「合作的成品只能由設計師販售」,部落變得像是代工,也讓部落傳統工藝師覺得很不合理。對於一般的鄉村聚落或原住民部落,青年返鄉或許能帶來新觀念、新思維,但若沒有對傳統、對前輩基本的尊重,恐怕只能建基於浮洲之上。

台灣青年返鄉浪潮啟發對岸

近年,中國大陸一方面推動「城鎮化」,一方面也鼓勵青年及農民工返鄉創業。2015 年中國大陸國務院出台支持返鄉創業者的文件《關於支持農民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國務院相關部委也開始推出一系列措施,自上而下鼓勵和支持返鄉創業,這是中國大陸推動返鄉浪潮的一個分水嶺。對中國大陸而言,希望透過返鄉潮革新人與土地的關係,進而推動文化與社區的連結,改變城鄉關係,重建青年價值觀。

綜觀近年中國大陸興起的返鄉潮,主要因素大致可歸納以下幾點:一、近年在各種社群媒體發布的訊息顯示,鄉愁成了人們的集體心結。2015 年國務院一號文件乾脆直書「留住鄉愁」,重塑人民對故鄉與鄉村的想像;二、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房價高漲,讓農村青年望而卻步;三,再造故鄉成為新價值共識;四、返鄉人自我價值的追求。

此外,有一批人則是受到台灣青年返鄉潮的啟發,帶著夢想返鄉開創新天地。一位畢業於南京大學的青年陳統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他是海南火山村人,2005 年自南京大學畢業後到上海從事記者工作,前後在上海生活、工作十餘年,他說:「日久他鄉是故鄉,我慢慢喜歡上上海這個工商文明社會,尤其喜歡這裏的人們視野開闊,觀念領先,生活方式新潮,早些年我回到海南還吹牛皮說,上海文明至少比海南文明超前100 年,可見我是多麼狂熱地『哈上海』。」可是,他以記者身分到台灣採訪,卻深受台灣的青年返鄉潮所感動,決定辭職返鄉創業,返回火山村帶領村民們一起挖水井、蓋水塔、修山地自行車道、蓋民宿、開創「火山村荔枝」的品牌。

青年返鄉面臨的挑戰與限制

許多青年返鄉之初,因與在地產業淵源不深、對產業發展模式不熟悉,以致投入模式多半以產品設計包裝和創意服務為主,對於產品本身的研發則受限於本身能力和資本不足而較少投入。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包裝設計不同、但產品內容雷同度高的現象,不僅可能衍生同質競爭的問題,也可能壓縮其獲利空間而難以永續。

其次,目前青年投入在地多採複合經營或跨產業經營,這些業務和產業領域皆有各自所對應的既有規範,在地青年要面對的法規遵循和調適成本也因此相對較高,甚至限制了某些活動的開展。以目前常見的文創旅行、農產品加工行銷、文創餐飲及創意市集等為例,就涉及了交通、觀光、農政、衛福和地方政府都市計畫等相關法規,大大限制了在地青年的事業經營。除此之外,更有部分措施對在地青年的事業經營形成資源排擠與挑戰,例如政府也會舉辦免費的在地小旅行活動,造成非營利活動對營利事業的挑戰。

甜美的果實或許還待滋養,絢爛的花朵或許還待培育,但一波波的青年洄游,卻讓我們看到許多的感動與深刻的反省。我們相信,返鄉之路不僅不會淹沒荒廢,甚至會愈走愈寬,形成坦途大道。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