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知青返鄉 現代版的上山下鄉◆文/陳君碩《交流雜誌107年10月號第161期(歷史資料)》

「回家種田」,這句過去帶有些許貶抑的話,在這個科技爆炸、節奏過快的時代,成了新時尚,既帶著對故鄉的情懷,也展現遠離塵囂的瀟灑,且無分兩岸,拋開政治的紛擾,用實際行動,將心力回饋給最摯愛的鄉土。

代課老師 人生轉折

黃雅聖大學畢業後在一家通訊用品行工作,過著平穩的日子,卻因偶然機會到國小代課,被眼前孤苦的孩子所觸動,成了人生的轉捩點。現在則是台南後壁區仕安社區的靈魂人物,探索出一個屬於農村的、共好的經濟模式,讓鄉村的孩子長大後,也有意願留在家鄉工作與生活,但其實這一路走來,充滿各種因緣際會和熱血故事。

「沒有,我從小沒有下過田、討厭農事,和我的家鄉沒什麼連結。」黃雅聖說,自己是「被設計的」,2013年大學畢業後,回家接了爸爸開的無線通訊零組件店,日子過得悠閒安穩,可謂胸無大志。

隔壁的新東國小,是黃雅聖的母校,也是典型的偏鄉學校,全校只有50 個學生,老師必須兼任很多行政工作,也因為常被叫去開會,臨時找不到老師上課。有一次,該校主任拜託黃聖到學校幫忙代課,他接下這份兼職,不到半年,全校每個班都代過課,也幾乎認識了所有學生。

因為代課老師的身分,讓他發現很多偏鄉孩童生活的孤苦,「我過去一直在追求『更好的』生活,但是遇見他們我才知道,我現在過的已經是他們的『更好的』生活了。」他告訴孩子,若課業有問題都可以來問,想看什麼書,他也會去買,他還在家裡開設了「小小課輔班」。

那一年,一位台南藝術大學的學生周軒睿來到社區做老屋修繕,看到黃雅聖的小小課輔班已經容不下爆滿的學生,提議去社區活動中心借場地開辦晚上的課輔班,黃雅聖原先拒絕,但擋不住周軒睿的盛情,最終答應,只是運作了半年,發現物資不足,缺乏系統性的課程,無法給孩子足夠教育內容,於是他決定走出社區尋找其他資源,努力爭取政府和企業的支持。

周軒睿早已畢業,一肩扛下這項任務的黃雅聖則越做越多,他常對周軒睿開玩笑說,「我是被你設計的!」本來不想管那麼多事,現在周走了,他卻涉入得更深。

2016 年的某一天,在社區就讀國三的小搏來找黃雅聖,原本數學只考6 分的小搏,在黃雅聖的循循善誘下,成績漸漸進步,3 個月後考了進入國中後的第一張60 分考卷,還立刻打給他「報喜」,最終小搏也如願考上理想的高職科系。

成立協會品牌 自產自銷

後來小搏的家人生重病,經濟陷入困難,黃雅聖和幾個夥伴籌出5 萬元借給小搏,但也向他強調這是借的,日後必須想辦法還。小搏一開始靠打工,但微薄的收入根本緩不濟急,黃雅聖詢問小搏有無一技之長,小搏說,他會務農,從小曾跟奶奶一起下田。

就這樣,黃雅聖開始思考耕種的可能性,和朋友租了地,並找社區的農民和學校老師討論,有沒有不需噴農藥,成本也不會提高的栽種方式,最終成功種出一批批稻子;但是收成之後,下一步就是如何銷售的問題,黃雅聖又投入學習米的行銷與包裝,更在2017年成立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自產自銷稻米的生意,逐漸步入正軌。

這五年,宛如「少年雅聖的奇幻漂流」,從一名通訊行的安逸員工,到代課老師,再華麗轉身成為農業產銷達人、社區營造模範,在黃雅聖的故事廣為人知後,有越來越多年輕人,也選擇踏上返鄉這條路。對黃雅聖而言,額頭的汗水,點滴在農田,但帶給鄉親及學童的甘露,點滴在心田。

鍥而不捨 果醬男孩

無獨有偶,最近在網上小有知名度的「果醬男孩」林韡勳,也是靠著執著與鑽研,返鄉後在「果醬界」闖出一片天。

出生在台南市柳營區的林韡勳,今年27 歲,從東海大學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畢業後,利用等當兵的空檔,到有機農場打工換宿,發現有機及無毒水果種植成本高,農產品不能久放,加上賣相不好容易被市場淘汰,使得種植有機作物的農民,想堅持理念卻很難經營。5 年來,黃雅聖在台南後壁做社區兒少的課後輔導與才藝,從一開始單純的陪伴,逐漸延伸出許多「業務」。(圖/擷取自 黃雅聖臉書)

他想起小時候奶奶曾把家裡盛產的桑椹做成果醬,退伍後,他決定回柳營,用在地有機水果製成果醬,無奈最初半年因為沒有經驗,每鍋果醬不是氧化就是燒焦,只能倒掉,損失近二百斤水果,且當時不懂行銷、不知怎麼賣,整個月連1 罐都賣不出去。他母親覺得浪費,還勸他轉行。

即便已經將求學和當兵時的存款都砸在買水果,他仍然不放棄,選擇暫時到工廠當助理半年繼續存錢,在這期間,他「人在工廠心在農場」,走訪全台20 家農場,對果醬製作,有更深刻的體會。

存完錢後重出江湖,林韡勳參加了勞動力發展署三個月的網路經營課程,學習建置網站、臉書粉絲團、部落格,並撰寫品牌故事,即便當時沒有實體店鋪,仍成功透過網路行銷拓展知名度,甚至吸引大學與國中、小學爭相邀約演講 及果醬製作教學DIY。

2017 年他提出「返鄉,進行一場為期七年的甜點計畫」,希望可以用甜點記住台南31 個鄉鎮,要讓31 個鄉鎮都做出獨樹一格的甜點,以及紀錄屬於農村的美麗風景,他主張使用在地食材,縮短食物運送路程,以在地水果的不同面貌,呈現台灣多元的風土特色,這份募資計畫,成功募款到5 萬多元。不久後,挾著網路名氣,成功自創品牌「甜玉軒」,在台南開設實體店,繼續發揚他的果醬夢。

家鄉特產 發揚光大

這樣的青年返鄉故事,不只台灣,在城鄉貧富差距更大的中國大陸,也需要一群同樣抱持熱血的知識青年,尤其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曾在十九大報告明確表示,要在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當中,讓農村脫貧,就是最關鍵的任務。

來自陝西省寧陝縣的中國大陸青年文治榮,今年33 歲,他的家鄉因為交通落後,被評為貧困戶,2009 年他到廣東省的電子廠上班,一個月薪水5千元人民幣,並在廣東娶妻生子,之後也曾與太太擺地攤賣衣服,但因為家裡長輩需要照顧,讓他決定返鄉。

2016 年下半年,文治榮回到陝西,看到家鄉的土特產賣不出去,同時也想到,之前過完年後回到廣東工作,同事朋友都挺喜歡家鄉的土特產,還問在哪裡買,決定嘗試開網店,果然生意不錯,今年5 月進一步開了實體店。

開張第一年,網店銷售總額就突破10 萬元人民幣,尤其是蜂蜜和菌類賣得最好,今年上半年平均一個月銷售6、7 千元(人民幣,單位下同),銷售區域主要是浙江、廣東。為保證貨源質量,他上門收購,收回後自己包裝。在收購貧困戶土特產時,他給的價錢比當地市場高3 元。

未來,他準備投入10 萬元人民幣,建立葛根基地,並散養2 千隻土雞,考慮到在家鄉的都是留守老人,計畫透過務工等方式,帶動大家脫貧致富。

習回信 為村落加持

返鄉務農,除了個人的情懷,國家全面脫貧的政策支持,也很重要,尤其能得到領導人的鼓勵,更是大大的殊榮。

家住浙江省余姚市橫坎頭村的黃徐潔,是名九○後,他的故鄉橫坎頭村,有「浙東紅村」之稱,在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是浙東抗日根據地的中心所在地。

黃徐潔在德國獲得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後,本有機會留在德國發展,但她一心想著為家鄉發展盡一點綿薄之力,回到余姚,成功創辦了「梁弄大食堂」,投資一百三十多萬人民幣,以中國紅村為主題的鄉村風農宿,現在已經有了3 家分店。

2018 年3 月,橫坎頭村的全體黨員,收到習近平的信,信中充分肯定橫坎頭村黨組織在發展紅色旅遊、利用綠色資源、壯大特色農業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勉勵他們再接再厲、苦幹實幹,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

「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後,來梁弄鎮參觀紅村的遊客日益增多。」黃徐潔說,能在家鄉開一個土菜館,為橫坎頭村的紅色旅遊增添一個新的窗口,非常有意義。

在習近平的勉勵下,梁弄鎮出現一批類似黃徐潔這樣的返鄉創業青年,結合當地優勢,發展傳統農業與休閒旅遊業,打造農業創業項目,掀起青年創客返鄉創業熱。截至今年9 月,回到家鄉橫坎頭村的創業青年達到二十多人。

拚脫貧 現代版上山下鄉

「賺再多的錢都比不上回家後的心安」,在梁弄鎮開茶空間生活館的中國大陸青年創客徐金秋正說;從民宿客棧到農場農莊,再到鄉村全域旅遊,青年鄉村創客們的創業項目也活化了橫坎頭村的鄉村資源,讓農民的生活豐富起來。在青年創客的帶領下,今年該村青年的人均年收入有望達到九萬多人民幣。

中國大陸的知識青年返回故鄉,投入農活,將地方特產發揚光大,讓本來不富裕的鄉村,漸漸轉骨,猶如現代版的「上山下鄉運動」。中國大陸知名地產開發商碧桂園,最近更在全國各地尋找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貧困村青年致富帶頭人,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透過提高他們創富帶貧的能力,扶持貧困地區中小企業,協助更多貧困戶擺脫貧困。

兩岸還有許許多多青年返鄉打拚的故事,仍在持續上演,這些青農,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與其說是誤打誤撞,或許他們的潛意識裡,都有一份對故土的感情與使命,原來心中的詩和遠方,就在咫尺天涯的故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