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從個人築夢到帶村脫貧 兩岸青農返鄉創佳績◆文/潘維庭《交流雜誌107年10月號第161期(歷史資料)》

盧廣仲的《魚仔》這麼唱:「這幾年我的打拚跟認真,攏是因為你」,不管在中國大陸或台灣,當年離家的年輕人求的是更寬闊的舞台,盼試身手也汲取新知,過了多年,他們受到故鄉召喚,有人選擇返鄉務農,但不同於「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父祖輩農人,新一代青農帶著新觀念、新技術,結合農技、文創、行銷,一樣辛勤,但也讓故鄉揚名,不但實踐了自我,也為傳統農業開創一片天,開花結果的案例,兩岸比比皆是。

熱血兄弟 復興台灣小麥

在台中,創立「十八麥」品牌的馬聿平、馬聿安兄弟,哥哥為了學習農場經營,曾到澳洲農場打工一年,弟弟大三起立志務農,一路唸到農業相關領域博士。2013 年起為了推廣台灣小麥,把原本曾在台灣輝煌又沒落的作物「種回來」。不只種小麥,他們還磨麵粉、發麥芽、釀啤酒,這背後除了看準精緻農產消費趨勢,還有豐厚的專業知識當後盾,對自家農物有極大的信心。 

從小麥收成到麵包上桌的路程漫長,難點與「眉角」自然不少:栽種時要克服鳥害,想組建耕作系統,連磨麥機都是跑遍全台、遍尋不著的情況下,只好土法煉鋼買機器改造研製。「十八麥」在磨麥時,以刻意保留營養灰分值(礦物質)為特點,利用這樣磨出來帶有些許麩皮跟胚芽的高含量麵粉,再向外國媽媽取經學做歐式麵包,以發掘與展現台灣在地小麥的獨特性格、風味。

無毒香蕉QR Code 履歷溯源

除了「復興」台灣小麥,台灣這個「香蕉王國」之島,也在栽種工法推陳出新,力求綠色、無毒、有機。在屏縣佳冬鄉,青農周春典二年前辭去飯店主管職位、返鄉務農,家中原無種植背景,就靠著上課、上網、查書,最後成功種出農委會認證的「無毒香蕉」;他為農產品申請QR Code 產銷履歷,為消費者提供食安保障。不過,周春典也對媒體坦言,即便花費九牛二虎之力取得認證,賣價也很難因此提高,只有創造品牌與自我行銷,才能試圖「安身立命」。

至於栽種無毒香蕉的動機,則是跟早年工作經驗有關。周春典說,原本自己是為了照顧家庭返鄉,踏入香蕉產業時,因為他之前在飯店工作,擔任過餐飲部主管,對食安及養生特別敏感,所以選擇以草生栽培(不使用化學除草劑,讓草生長)種植無毒香蕉,即便成本較高,一切都得從頭學也不以為苦。

想要種出來的香蕉「無毒」,還有什麼秘訣可以利用?有媒體曾探訪青農王繼雄,發現想要不使用農藥、除草劑、化肥,噴劑改選擇天然食材調配,裡頭用上蒜泥、辣椒和米醋,噴在香蕉葉與枝幹上,不傷果實又能驅蟲,至於肥料則是調製豆渣、 米糠等內容,除了希望果實能吃得健康,也是對耕種的大地農園的虔敬之心。

如果說在台灣,許多返鄉青農追求的是一種個人實踐,追求圓夢,在幅員更為廣大的中國大陸,則更帶有著產業轉型的急迫感與策略性,攸關的是整村鄉親的「脫貧」大事。

例如,「新農人」風潮,正是讓以農立國的中國大陸,能更有效率、大規模地將傳統農業轉型為現代農業,期盼青年返鄉「救」起傳統產業的頹勢,並且利用網路這項利器,參與農業生產、流動與服務等環節。

數據上來看, 中國大陸「阿里研究院」2015年曾發布報告,這些新農人已突破100 萬人,可說在中國大陸遍地開花、在各鄉村推動農產「小革命」。

記者推返鄉再造「火山村荔枝」揚名在海南海口市的博學村,當地最有名的返 鄉創業青年、「火山村荔枝」創始人陳統奎,畢業於南京大學,原本擔任《南風窗》的高級記者。2009 年他返鄉創業,當地水土受火山岩覆蓋,卻也因為火山岩泥富含礦物質,生長在火山岩上的荔枝達1 萬多種,加上天然礦泉水與黑山羊排遺滋養,因有果實碩大的「荔枝王」美譽。只是,該村最早也因為缺乏灌溉設施,使得旱季難以開花,收成暴起暴跌。

陳統奎放下了記者職務,回到故鄉古村參與「再造故鄉」。為了缺水,他寫信給海口市委書記,結果批示下來,半年後村口建上了一座高高的水塔,抽出的泉水流向荔枝園,從此告別「看天吃飯」;他也協助修築村內的自行車道、文化室、運動場、蓋民宿、創「火山村荔枝」品牌,發展家鄉的「自然農法荔枝」,宅配到各城市的消費者手上。他跟當地果農採取契作模式,不斷奔走溝通,盼轉型自然農法,追求零化肥、零除草劑、零農藥殘留。

在研究台灣和日本有機農業時,陳統奎也發現,讓生產者與消費者建立情感聯繫,有了互信,正是邁向有機農業的重要動力,同時,都市的消費者因為得知這些轉 型的辛勤,也會願意多花一點錢支持「火山村荔枝王」,表示對果農的肯定,因而造就出良性循環。

大學生創合作社「土裡刨金」更扶貧在河南周口市沈丘縣的青農肖雲峰,2014 年畢業於河南理工大學後選擇回老家務農,一開始受到鄉親的質疑,認為好不容易「跳出農門」的大學生怎會如此選擇,是不是「在外頭混不下去」?但他認為,只要有市場需求,相信有望能「土裡刨金」,並有自信做一位「不一樣的農民」。

至於哪裡「不一樣」?該年,他回鄉成立了「沈丘縣田野青種植專業合作社」,先看市場需求決定栽種品項,發現小麥、玉米利潤較薄,香蕉、紅薯、水果玉米和藥材白朮則較有市場。2016 年,肖雲峰種植的70 畝水果玉米,賣到上海市場,一畝水果玉米淨賺1,500元(人民幣,單位下同),淨利是傳統玉米的三倍以上,他也注意到,蔬菜產品採取的「綠色通道」國家政策降低了運輸成本,10 噸水果玉米,省下來的運費就達到1 千元。

肖雲峰採取集約化、規模式與機械化,並發展多元種植、利用新技術,沈丘縣的農牧局長說,「歸根到底,還是大學生的視野與格局」使他獲得佳績;2016年底,肖雲峰在該縣扶貧辦、農業局、財政局等部門協助下,讓合作社的總投資擴大到80 萬元,其中還有讓貧困戶以三年分紅形式入股合作社的扶貧資金50 萬元, 帶動周邊貧困戶75 戶,達到政府、合作社、貧困戶「三贏」。

肖雲峰說,「大學生職業農民」最大的優勢,在於對國家惠農政策的理解,以及對農業技術的掌控,目前他耕作的土地廣泛使用滴灌技術,實現「水肥一體化」;原本只種小麥、玉米的土地,也開始有水果玉米、綠寶石甜瓜、櫻桃、紫薇花等作物。

新知識與新觀念是農村創新的最大利益比較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青農返鄉,可以發現,台灣的青農除了鑽研栽種技術,另外如打造品牌、包裝設計與「文青式」的小農作物行銷都是長處,「十八麥」的品牌發展就是最好的例子,關於水土、磨粉原物料,到揉製烘焙出的麵包或啤酒,除了產品本身質優,更是為城市的消費者說了迷人的築夢故事。

在中國大陸的例子裡,由於城鄉發展的步調落差更大,這些「大學生農民」帶回村裡的,則更多是給當地農民的新概念,甚至擴及規模到全村的範疇,不管是「火山村荔枝」,還是肖雲峰的合作社,不管選擇自然農法,或是利潤高的新作物,帶動的「脫貧」效應也很醒目,並容易擴散效法,但最重要的,不管在台灣或中國大陸,新知識與新觀念,永遠是帶動農村創新的最大利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