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把城市當成教室─城市浪人的社會實踐◆文/馮靖惠《交流雜誌108年2月號第163期(歷史資料)》

「帶領年輕人翹掉不滿意的生活,把城市當成教室,找到想花一輩子學習的事情,成為讓別人快樂的存在。」在台灣社會,存在著一群城市浪人,他們的使命,就是邀請年輕人一起冒險挑戰、練習面對挫折,成為一個更勇敢的人,甚至成為自己最喜歡的大人。

創業 是因為長期背負的罪惡感

80年次、台大社會系畢業的張希慈,5年前婉拒頂尖企業的工作邀約,毅然決定創辦教育型社會創新組織「城市浪人」,更曾獲Forbes富比士雜誌評為亞洲30歲以下傑出社會企業家。

「創業,是因為長期背負的罪惡感」,沒有教育和企管背景的張希慈這樣說。

翻開張希慈的人生故事,一路從北一女中念到台灣大學,都是明星學校,她的身邊仍然有一些因性向或國族因素,不被肯定和期待的同儕,他們都是「貧窮」的。 對張希慈而言,「貧窮」包括生理的「絕對貧窮」和心理的「相對貧窮」。

「但我過去從未做出行動幫助他們」,不想再「錯過」的張希慈,大學畢業後,雖然可找到不錯的工作,但她決定創業,從體制外機構從事教育改革。

曾擔心所學冷門 無法接軌職場

高中畢業時,張希慈就因為擔心自己的興趣很冷門,未來無法順利接軌職場。經歷數年探索,張希慈在大學畢業即創業,城市浪人是她的第一份正式工作、第一次創業,堅持了5年還未曾放棄。

張希慈坦言,第一年完全沒任何收入,只能不停兼差,當家教、主持司儀,讓自己「活下來」。張希慈說,原本她都把問題一個人扛,後來她承認自己並非「全能」的領頭人,要相信夥伴,共同面對問題,才能發揮團隊力量。

不是一個人做很多 是很多人都做一點

張希慈發現,現今青年在既有教育體制中,多數人極少關心「自我探索」與「社會參與」,因此在畢業之際,多數人無法進入適合自己發展的領域,或是專注於個人發展,而忽略了社會其他群體的需求。

因此,2013年,張希慈與一群夥伴創辦城市浪人,首創全球唯一的「流浪挑戰賽」。2015年,由一批平均22歲的年輕人在台灣正式註冊登記了第一個由年輕人帶領年輕人跨出舒適圈的社團法人「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希望能透過遊戲式領導,讓青年開始試著用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創造正面能量,並從中尋找到自己的價值與方向。

「社會參與、改變世界不是一個人做了很多,而是很多人都做了一點點。」張希慈這樣說。

遊戲中學習 帶領年輕人走出舒適圈

城市浪人透過獨家的教育服務設計,提供直接與間接的教育服務給16至26歲之間的學生與社會人士,讓人們能藉由城市浪人的服務,更理解自己的使命,並開始思考人生當中重要的長遠行動。具體服務包含流浪挑戰賽、微型挑戰賽、活動專案以及蓋普日(年會)等。

過去4年多來,城市浪人服務中港台超過17座城市,陪伴近6,000多名大專校院學生探索舒適圈以外的生命可能。

城市浪人育成協會今年舉辦第五屆流浪挑戰賽,將在3週內挑戰30項任務,例如,如「打工換物」以勞力換取店內一份餐點或商品,或是「零元旅行」以free ride出遊,或是帶家中長輩搭Uber、住一晚Airbnb等,讓青年走出同溫層。

因應新課綱 走進高中校園

此外,因應108年新課綱即將上路,城市浪人育成協會前年開始更從體制外走進高中校園,免費提供教材,希望讓更多學生「把城市當成教室」,送餐給街友,或擁抱陌生人。

張希慈表示,以前念書時,大家都「把教室當城市」,把升學當唯一,認識的人就是班上同學,缺乏對其他人的想像力跟同理心。

城市浪人前年執行「教育種籽計畫」,首度走進高中校園,在樹林高中開設一堂雙師資(學校老師與城市浪人)、前所未有的多元選修課程—「一堂線下人生遊戲體驗課」,把學生關心的議題轉化成任務設計,讓高中生走出舒適圈,在現實場境學習。

她把過去體制外的教育服務經驗,轉化成體制內老師開設選修課程的教案,讓更多老師知道,原來「同理心」、「使命感」和「行動力」是可以教的。

任務包括:做一道料理,親自送給街友吃,並訪問街友;找20位陌生人給他們一個擁抱;向新住民學家鄉語言;教外國人說閩南語;挑戰失去視力與語言能力,在城市中生活5小時等。

張希慈說,希望學生參與不同族群的生命經驗,進而發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