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青銀共居+老少共托+跨代訪視 三招打造世代共融社會◆文/章凱閎《交流雜誌108年4月號第164期(歷史資料)》

「這個世界從沒有像此時此刻,有如此多世代共存。高齡化帶來挑戰,也給我們絕佳機會,和不同世代一起建構我們心中的理想社會。」史丹福大學長壽中心創辦人羅拉.卡爾斯坦生說。

台灣愈來愈老,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說,10年之內,每5人裡就有一人是65歲以上長者。而在少子化同時夾擊之下,政府再也不能指望家家戶戶都有小孩能照顧高齡者,「台灣的家庭結構正在改變。」台大社會系教授陳東升說。

也因此,陌生人組成家庭,或是沒有血緣,也能三代同堂的「跨代共居」,逐漸在台萌芽,翻轉傳統對於「家」的定義。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王兆慶也說,「世代共融」對未來的台灣,恐怕已非「看起來很好」或「可以試試」的選項,而是不得不然的社會型態。

第一招:跨代共居 老房東配小租客

王兆慶觀察,台灣以空間設計促進跨世代互動,至少有三種模式:一是「青銀共居」;二是「雙托共屋」;三為「老少互訪、共學」。

陳東升說,跨代共居「是很合理的配對」。由於都市蛋黃區房價高,多數青年無處落腳;高齡、少子化衝擊下也形成「無緣社會」,日本還出現「遺品整理暨特殊清掃業」,專門處理孤獨死案件。跨代共居是世代互補、互助的契機。

現在,日本東京擁有私宅的獨居長者已開始騰出家中閒置空間,供鄰近學生族群同住;在美國,有麻省理工畢業生開發手機APP「Nesterly」,線上媒合銀髮房東、青年租客,猶如青銀版的Airbnb,開發跨世代的共享經濟。

不僅是傳統家戶有了改變。美國有建築師以「共宅(co-housing)」理念,設計社區型的共生公寓,住戶們各自擁有私人房舍,但同時與他人共享餐廳、工作室、遊憩區等空間。德國政府更傾國家之力,與民間合作興建、改建老公寓,推動「跨世代共居宅(cohouse)」,強調不同世代在同一屋簷下守望相助。

全台各地響應大學生用「心靈勞務」抵房租

台灣各地方政府,包括雙北、桃園、台中、台南,近期也開始運用社宅資源,推動混齡共居。新北市城鄉發展局住宅科科長鄭健志表示,國內社宅目前六成承租戶為青年,但隨著超高齡社會來臨,未來的中高齡住戶可能逐步升高,混齡、共居,將是國內趨勢。

台北市陽明老人公寓仿造荷蘭安養院換宿計畫,開放鄰近的文化大學學生入住,每個月只要陪伴老年人購物、聊天,教導使用電腦等20小時「心靈勞務」,即可以3,000元入住獨立套房。

租客之一的文化大學政治系學生王斯特,總是一身潮裝亮相,個性活潑的他被公寓主任陳文娟形容是「過動兒」。去年的世足賽,他與一位住戶爺爺熬夜看總決賽,他才發現,「原來老人家不是每個都早睡早起、生活單調。」

「老實說,當初會申請是因為CP值高。」但王斯特說,共居一學期後,跟長輩們也日久生情,尤其「你對長輩好,他們會對你更好」,每個月20小時的陪伴,早已不是合約上的任務,「就是一種由心出發的交流」。對他而言,室友爺奶們不是等他照顧的老人家,而是「年紀大點的鄰居朋友」。

新北市則委託共生公寓平台「玖樓」斥資百萬,將三峽北大社宅的3間30坪大的家庭式套房,改造、整合成一間近百坪的「青銀共居示範戶」,室內加裝無障礙設備、去掉房間門檻符合銀髮族需求。

第二招:雙托共屋 混齡照顧

「雙托同屋」意即托兒與托老機構,在同一屋簷下或附近。像是小學的閒置空間作為老人的日間照顧中心,小學附設幼兒園每週開設幾堂和老人家共做美勞的老少時光。

以泰雅族人原鄉長照站「宜蘭大同鄉茂安日托中心」為例,部落耆老可在一樓空間與兒孫捏作陶偶;七旬泰雅婆婆則用母語解釋,人偶的紅白黑衣裳,是象徵族人的顏色;臉上的紋面則是部落的成年禮。

承辦此據點的伊甸基金會宜花東區專員楊淑妃說,這裡借鏡日本富山型照顧模式,是結合在地需求的「混齡式」日托中心。

位於日本北陸的富山縣,面臨的問題與台灣偏鄉類似:青壯年外流、村中只有老弱,照顧資源匱乏。曾擔任護理師的惣万佳代子與友人想出在同一屋簷下照顧村中長者、小孩、身障者的作法,即使如此不符政府「機構只能照顧同一類族群」的規定,無法申請補助;但万以行動成效促成政府修法,打破社福體系「老人歸老人、小孩歸小孩」依身分、年齡區分的照顧分工。

如今,茂安日托中心的一樓設有無障礙長者活動空間,二樓則是學齡前幼兒的早療室。此作法,對於隔代教養比率相對高的部落更能拉近代間差距,「也是給彼此刺激一下啦。」楊淑妃說。

「過去部落裡,本來也沒分誰是『亞健康老人』、誰是『失智失能者』。」行政院原民會社會福利處副處長羅文敏說,以前天冷了,「族裡老人與小孩就會聚在一起烤火聊天」,是彼此相互照應,也是文化傳承的契機。混齡照顧,與其稱作創新,不如說是返古,尋回傳統。

第三招:老少互訪、共學

「老少互訪、共學」則是即便空間不在同一處,透過定期互訪,幼兒多了許多爺奶可撒嬌。

例如每年服務長輩達2,000人次的新竹社會服務中心,去年起與新竹市幼兒園合作,推出「代間共融」方案,孩子擔任小小照服員與長輩相處,每週三與長輩一起玩遊戲、繪畫、做手工,達到老幼共托、世代共融。孩子也能培養同理心與服務精神,產生跨世代的化學效果。

此外,彭婉如基金會在各縣市設立的非營利幼兒園也有如此安排。高雄五甲幼兒園園長簡瑞連也說,除與日托爺奶互訪外,孩子的阿公阿嬤也會來園裡講古、傳承習俗與童年記憶,「每一個孩子的阿公阿嬤,也是其他孩子的阿公阿嬤」。

打破世代藩籬 關鍵在創意

不過,王兆慶也說,跨世代共融,挑戰華人社會的人我分際。對許多人而言,看到大學生到老人養護中心做義工,會拍手稱好。但說到自己去與陌生老人同居,或是偶爾撥空到幼兒園、失智老人日照中心,一起讀故事書,不見得願意起而一試。這也是為何,玖樓共同創辦人柯伯麟稱青銀共居是一場「社會實驗」。

台灣如何創造不同層次的世代共融?王兆慶說,除了翻轉家的想像,公共場域也要體驗共融精神,從公共廁所的通用設計、公園和開放設施的共融。此外,他也認為,在以照顧為初衷的托育、托老服務的跨代互動設計外,相對健康、能自理生活的兒童、青年、銀髮等世代,也要嘗試同居的共融。

王兆慶說,這個關鍵,不在於成本,而是創意,以及如何鬆綁設施設備法規、鬆綁我們對未知的恐懼,「讓世代差異轉為驚喜的火花,也為超高齡社會的到來預作準備。」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