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地方創生 點燃台灣鄉村新能量◆文/李永展(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教授、美國密西根大學環境規劃博士)《交流雜誌108年4月號第164期(歷史資料)》

根據國發會的人口統計資料,台灣在1993年邁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7%),並於2018年成為高齡社會(超過14%),預計將於2026年成為超高齡社會(超過20%),高齡化速度遠遠超過歐美日等先進國家。而若生育率維持現況,2065年出生數將減少一半,預測2018~2029學年度,各級學校將較2006~2017學年度減少超過10%至30%的生源。這二個現象指出台灣面臨的嚴峻人口結構挑戰─高齡少子。

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高齡少子X城鄉差距

另一方面,台灣都市計畫區人口占總人口約80%,且集中在六都,而六都總人口已超過1,600萬,人口過度集中在主要都市,將對都市的住宅、交通、空氣、衛生、醫療及教育等體系造成更高的挑戰。

台灣在1970年代與全球經濟正式接軌,為了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藉由「出口導向」的工業化發展模式,包裝為有活力的亞洲經濟體中強健的新興工業化國家之一員。在台灣接合全球經濟網絡之後,區域間的差距與都市極化現象更加惡化,這種地理空間上的不均衡發展,成為台灣當前最嚴重的城鄉問題。但更令人擔心的是,台灣正如日本一樣,在人口即將邁入負成長且經濟遲滯發展下,城鄉失衡的現象將更加嚴重。

地方為什麼要創生?

為了因應城鄉失衡,台灣在1970年代大力提倡「社區發展」及「農村復興」,透過社會教育及農村振興,提供居民更多元的選擇。而1994年文建會(今文化部)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更在全台各地擾動不同社區由下而上實踐社會力,透過「人、文、地、景、產」五個面向,希望清楚勾勒、重新梳理台灣城鄉與社區之間的多重交織關係。

社區營造推動20多年來,在人文風貌及地景生態面向,全台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進展,居民也樂於透過凝聚共識,採取社會力來解決人際疏離及城鄉落差的窘困。但如何建構社區產業、如何提升鄉鎮經濟力、如何提供多元就業機會則成效有限;質言之,「人、地」逐漸攜手並進,強化了家鄉的認同及空間的改造,但「產」則仍停滯在「富都窮縣」的產業結構。有鑑於此,再加上高齡少子現象愈趨明顯,城鄉差距更加惡化,行政院特別將2019年定位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透過「人、地、產」三大要素之整合,希望能舒壓首都圈,均衡台灣城鄉發展。

地方創生推動目的,主要係依地方特色發展地方經濟,緩和人口過度集中六都之趨勢。相對於日本地方創生的「三支箭」(情報網站、人才培育、財政支援),國發會推出五支箭(企業投資故鄉、科技導入、整合部會資源、社會參與創生、品牌建立)的推動戰略,並透過相關法規調適,提供稅賦及租金優惠,鼓勵企業認養創生事業;調適土地使用及觀光法規,促進地方產業發展;活化既有土地及設施,協助展開創生事業,其目的在促進島內移民,並配合首都圈減壓,期望2022年地方移入人口等於移出人口,2030年地方人口能夠回流,達成均衡台灣的目標。

地方創生的實踐

為了實踐地方創生,國發會將全國368處鄉鎮市區中的134處列為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由中央政府協助該地區提出地方創生事業提案及推動相關事業工作。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依資源特性及發展情形,區分為三種類型:農山漁村、中介城鎮及原鄉。但除了這些優先推動地區外,其他鄉鎮市區也可比照地方創生的精神及作法,爭取不同資源來挹助發展。本文引介一個位於優先推動地區的原鄉案例─花蓮縣豐濱鄉復興部落。

豐濱鄉位於花蓮縣海岸南段,日治時期稱為「新社庄」,二戰後改為豐濱鄉。豐濱鄉為原住民鄉,共有五個村,居民以阿美族為主,分布於豐濱村(鄉公所所在地)、港口村及靜浦村,磯崎村為撒奇萊雅族部落,新社村則屬噶瑪蘭族部落。

豐濱鄉傳統上以農漁業為主要經濟活動,近年來大力發展觀光產業,例如豐濱鄉阿美族傳統文化部落,其中的貓公部落(豐濱村)及港口部落於2014年登錄為花蓮縣文化資產。此外,豐濱鄉長久以來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原則,與周遭的森林、河川、部落、海洋共生共榮,默默踐行著里山倡議的精神。

其中,靜浦村的海口生態及捕撈漁業、新社村的梯田及浪花,近年來成為打卡的熱門景點,但鮮為人知的是沿著山坡、面向太平洋的復興部落是全國第一個無菸部落。有別台11線公路旁的噶瑪蘭族,復興部落是一群光復後來自台東長濱、花蓮光復、瑞穗等地的阿美族人,他們被水源充沛、資源豐富的加塱溪召喚而定居於此,當地人稱為Dipid(阿美族語),意思是笠螺,此乃因噶瑪蘭族撿拾笠螺食用,用後的螺殼堆積在此而得名。

由於信仰的關係,復興部落居民全數恪遵教會規定的無菸、無酒、無檳榔的生活公約,信步走在部落中,處處可見禁菸標語,而靠著宗教力量,再加上部落長老及花蓮縣阿美族社區發展協會的投入,繼豐濱鄉於2005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為全球第91個安全社區後,復興部落於2006年成為全台第一個無菸部落。

另一方面,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是部落媳婦,原本隨著夫家搬到花蓮市區,但因緣際會下與部落長輩建立了情誼,並透過協會申請到各級政府補助,例如水保局的農村再生補助,使復興部落在2012年完成農村再生培根計畫的四階段課程。後續再爭取到營建署城鄉風貌補助,透過社區規劃師的雇工購料,改善社區空間,營造部落新風貌,不只再現了祖先善用水資源的智慧,也利用休耕多年的山坡地,採用友善農法復耕。

其次,透過社區發展協會的協助,除了原住民傳統的搗糯米活動及小草鞋編織,復興部落積極推動社區特色產業,例如既酸又甜的洛神花蜜餞及甜美可口的洛神花布丁,或民族植物的山蘇、龍葵及山貓等野菜(熟食或生鮮包裝)。

此外,透過社區力量,將部落原有的閒置空間打造成商品展售空間,展售部落「八個傻瓜」協力復耕種出來的苦蕎、黑豆與稻米等農產品。

再者,部落推動里山倡議的經驗,吸引不少年輕人到部落見學,不只是遊子返鄉參與「復興結─父親節」活動,也擾動大專青年參與「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替部落注入了年輕伙伴的活力。也有外地的年輕人,受到協會幹部及部落長輩的感召,願意移居到部落與居民一起打拼,發揮自己專長,與部落共同打造獨一無二的社區產業及部落品牌。在部落展售空間,協助將「八個傻瓜」的農產品,透過商品設計、網路科技及品牌行銷,讓遊客可以從網路上獲得復興部落的資訊,然後規劃適當遊程,或透過網際網路,將部落產品銷售到全台。

由於實踐里山倡議的「永續性」及「獨特性」,更能落實地方創生的可能,使復興部落在「地」的「森、川、里、海」得以發揚光大。而透過「留鄉、返鄉、移鄉」的「人」的營造,讓部落人口得以穩定,確保包容性成長。更由於人與地的結合,使部落的特色產品得以走出去,而懂得品味的旅客願意走進來,建立復興部落獨特品牌的地方產業─「人、地、產」三要素的合諧共生,使復興部落提供了一個具原鄉DNA的地方創生案例。

地方創生未來圖像

台灣一直處於「缺乏合宜平價的在地資源」及「缺乏經濟規模的消費市場」兩個發展困境中,因此半世紀以來一直是「結構性」的弱者,這種情況在少子高齡及城鄉失衡的當下更顯窘困。因此,因應青壯人口外移及地方就業機會缺乏,未來國家的發展重點及資源分配,必須要能夠活化地方,使地方成為國家永續發展的基石,而地方活化必須透過創生事業推動經濟,為地方產出新的收益及外溢效果,為此必須創造出與以往不同的事業結構。

在發掘地方DNA後,地方應凝聚共識並形成願景,然後結合獨立的事業手法,共同投入地方創生,才能啟動未來應有的地方變革。具體而言,台灣迫切需要的是「政府有高度政策意識」而「民間有高度推動意識」,當全台都具備這些意識,具「創意、創新、創業」的優秀團隊勢必就能在地方著床,然後生根、深耕。

地方創生不只希望解決多年來的城鄉失衡問題,更希望能前瞻國家未來的永續發展,所以需要大家一起做對的事。對的事是「政府有宏觀目標及周全策略」,且「地方有共識願景及事業構想」,惟有如此,才能引領台灣因應少子高齡及城鄉失衡的二大挑戰,才能體現經濟成長、社會包容及環境保育的永續發展真諦,也才可能在2030年有穩定的人口規模,進而建構宜居且永續的均衡台灣。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