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讓世界看見台灣價值輕鬆呼吸民主自由的空氣◆文/何言銳《交流雜誌108年6月號第165期(歷史資料)》

從政治體制與公民社會發展來看,台灣走向民主化並已進行多次和平「政黨輪替」,放眼華人世界,堪稱最重要的「台灣價值」,也就是蔡英文總統多次公開強調的,必須堅持民主自由及人權法治。

台灣的民主發展歷程

談到台灣的民主化歷程,必須從黨外運動說起。一般指1986年民進黨成立前,由非國民黨人士以類似政黨形式進行的民主運動。當時一黨執政的國民黨政府,實施戒嚴和威權統治,剝奪及打壓人民集會與結社自由,禁止組織政黨。反對派及獨立人士在尚未成立政黨前,以黨外為名推動台灣民主。

1969年11月,台北市舉行改制直轄市後的第一屆議員選舉,工人出身的康寧祥以無黨籍身分參選並高票當選。同年12月,政府遷台後首屆增選立法委員選舉,曾任兩屆北市議員的黃信介當選立委。此次選舉被視為黨外當選者的還有曾任省議員的郭國基,1972年,康寧祥在北市高票當選立委。黃信介之弟黃天福也當選國大代表。

在黨外運動時期,黨外雜誌扮演重要角色。1973年,《大學》雜誌的張俊宏,參加台北市「黨外四人聯合陣線」角逐市議員,但4人皆高票落選。1975年8月,張俊宏、康寧祥、黃信介創辦《台灣政論》月刊,由康寧祥出任社長、張俊宏任總編輯、黃明宗(黃華)任副總編輯、黃信介任發行人,法律顧問由姚嘉文擔任。

由於《台灣政論》言論造成國民黨政府不滿,1975年底即遭停刊。但康寧祥再度蟬聯立委,當時以黨外名義當選者有彰化縣的黃順興及嘉義市的許世賢。1977年11月,舉辦五項地方選舉,黨外人士大串聯,國民黨受到空前挑戰。其中,桃園縣出現脫黨參選的許信良最受矚目。11月19日發生「中壢事件」,許信良高票當選桃園縣長。當年黨外人士在縣市長當選4人、省議員當選21人、台北市議員當選6人,得到重大勝利。

1978年9月,立委黃信介成立「台灣黨外人士助選團」,由施明德擔任總幹事。10月25日,「黨外人士國是會議」召開,發表聲明書,重申「堅決擁護民主憲政,反對暴力,熱愛和平」的立場。11月,「全國黨外助選團」總部成立。

1979年初,警備總部以「涉嫌參加匪諜吳泰安叛亂」為由逮捕余登發、余瑞言父子。黨外人士發表〈為余氏父子被捕告全國同胞書〉,並上街遊行,此為橋頭事件。

1979年8月,黨外人士創辦《美麗島雜誌》,由黃信介任發行人、施明德任總經理、社長許信良、副社長呂秀蓮及黃天福、總編輯張俊宏。當年底,發生台灣民主化歷程中著名的美麗島事件。

1980年3月18日起,展開為期9天的美麗島大審。4月18日,警備總部軍事法庭判決如下:施明德判無期徒刑,姚嘉文、張俊宏、林弘宣、呂秀蓮、陳菊等各判12年有期徒刑,造成黨外運動一度停頓。

不過,受難者家屬紛紛打出如「為夫出征」等口號參加選舉,如姚嘉文之妻周清玉、張俊宏之妻許榮淑、黃信介之弟黃天福,高票當選立委或國代。而為美麗島大審奔走或辯護律師也紛紛參與政治及選舉,如張德銘當選立委,尤清當選監察委員,以及蘇貞昌當選省議員、謝長廷及陳水扁當選台北市議員等。

1983年,在謝長廷等人推動下正式成立「黨外中央後援會」。1984年9月5日,「黨外公職人員公共政策研究會」(黨外公政會)成立。黨外公政會還曾一度被執政當局視為非法組織。1986年5月10日「黨外公政會台北分會」成立。一周後,康寧祥成立「黨外公政會首都分會」,全台各地紛紛成立分會。

民主進步黨成立

1986年9月28日,黨外中央後援會在台北圓山大飯店召開年底國大代表選舉及立法委員選舉的黨外候選人推薦會,朱高正上台提案要求黨外勢力立即組黨。此話一出,獲得在場黨外人士熱烈響應,強烈要求「立即組黨」,台下的黨外人士紛紛上台討論黨名,最後決定採用謝長廷提出的黨名「民主進步黨」。

1986年11月10日,民進黨於台北市環亞大飯店文化中心召開第一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並通過黨章、黨綱及選舉幹部,江鵬堅成為首任主席。值得注意的是,當年底的國大代表和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仍處於「非法」狀態,加上戒嚴令仍然維持,當時獲提名的人士,仍須以無黨籍參選。

1987年,政府宣布解嚴、開放黨禁。1991年,國民大會全面改選。1992年,立法院全面改選。1996年,台灣在中共的文攻武嚇下,仍實現首次總統直選。

2000年,首次實現政黨輪替,結束國民黨對台灣長達55年的執政。2016年,立法院首次實現政黨輪替,民進黨首次成為占過半席位的政黨。

兩岸政治體制形成強烈對比

有別於台灣走在民主的道路,中國大陸迄今依然維持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甚至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習近平掌權後,出現越來越「左」的傾向,與民主台灣形成強烈對比,顯示兩岸政治體制和民主制度發展具有結構性的差別。例如,去年7月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許章潤發表要求「恢復國家主席任期制」以及「平反六四」文章,遭到校方撤職和停課等處分。

從海外到台灣,都有對許章潤的聲援。美國知名學者黎安友等120位國際學者,發起致北京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的連署公開信,要求恢復許章潤的正常工作;今年4月上旬,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更發表聲明,聲援許章潤,呼籲中共勇於改革。陳明通表示,自習近平修憲延任後,中國大陸內部出現諸多質疑聲音,尤其是知識界本於學術良心及道德良知,勇敢對於中共政治體制提出批判及建言。

陳明通表示,相信這些批判與建言會獲得台灣及國際社會有力聲援,中共如何回應處理更是受到舉世關注。他強調,學者基於學術專業建言是社會的良知,尊重多元意見是社會文明及自信的展現,對於社會不同意見的表達應寬容以待,動輒以整肅的手段強硬處理,無助於中國大陸內部的和諧穩定。呼籲中共當局,省思一黨專制制度的缺陷僵化,勇於改革,方能滿足中國大陸人民的期待。

國際肯定台灣民主自由

在中國大陸不斷打壓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同時,台灣在民主和公民自由度的表現上逐年進步,獲得國際多項肯定。例如,「經濟學人資訊社」(EIU)調查全球167個國家及地區民主程度,以10分為滿分,針對「選舉過程及多元化」、「政府功能」、「政治參與」、「政治文化」及「公民權利」5個範疇評分,今年1月公布2018年民主指數,台灣的排名從去年的第33名上升至第32名,在亞洲與澳大利亞地區的排名則居第5。

不僅如此,美國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也於今年2月公布世界自由度調查報告,台灣以93分並列第26,續列自由國家。台灣不但再度名列前茅,評分也持續提高,這些都是對台灣最好的肯定。

誠如蔡英文總統所言,「小型的民主國家對上最強大的非民主國家,反民主以及極端勢力在世界各國抬頭的趨勢,現在民主自由價值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而台灣就在對抗反民主勢力的前線,更需要國際所有民主國家的守望相助。唯其如此,民主世界沒有局外人。 台灣雖然在土地、人口和經濟總量上與中國大陸差之甚遠,但台灣已實現民主化,人民可以輕鬆呼吸民主自由的空氣,這就是被數以億計包括中國大陸人民在內的海外華人所高度羨慕的最高價值,也可稱之為「台灣價值」。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