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從生活做起 一起為地球降溫◆文/劉雨菡《交流雜誌108年12月號第168期(歷史資料)》

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正式啟動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程序後,今(2019)年11月6日,全球153國、超過1萬1千名科學家聯名發表氣候緊急狀態宣言,呼籲各國政府要採取行動,減少石油和燃煤使用,控制人口成長。各主要國家和國際組織對於川普的行動,也紛紛表達遺憾。

時間再往前一點,一位來自瑞典的16歲少女桑伯格(Greta Thunberg)在今年9月23日聯合國氣候高峰會上怒斥各國領袖,指控他們「竟敢」(How dare you)偷走下一代的童年與夢想,而且還以金剛怒目之姿,瞪著美國總統川普從其身旁走過。這一幕幕影像不僅在全球廣為傳播,也再度深刻刺激著身為地球村一份子的我們,必須嚴肅反思下一代的未來、人類的未來,乃至地球的未來。

下一代的覺醒須嚴肅面對

桑伯格從2018年8月開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街頭,宣傳對抗氣候變遷的理念,更直言「為什麼我要為一個可能很快就不存在的未來學習呢?」為了響應她推動的青年氣候運動,至今已有全球逾90國、1,200城市的莘莘學子參加罷課遊行活動,台灣也有多所學校響應。相較於中國大陸4校,日本及南韓各2校,台灣是東亞地區最多學校參與的國家。

儘管各地學生訴求略有不同,但唯一共同點是要求政府做出實質舉動對抗全球暖化。例如美國發起活動的「青年氣候行動」(Youth Climate Strike)明列7項訴求,包含全面接受民主黨提出的「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終止化石燃料工程、宣布關於氣候變遷的國家緊急狀態,將氣候變遷及其影響列入義務教育等。年輕世代願意投身全球性的公共議題,代表他們並不迷茫,反而清楚他們所處的世界,願意挺身捍衛人類的未來,減緩乃至終結氣候暖化帶來的威脅,值得各國政府嚴肅看待。的確,全世界青年普遍面臨的問題,除了就業環境惡化、房價無法負擔等切身相關的挑戰之外,就是氣候暖化帶來的生存危機,桑伯格提出的警語或許用詞過激,卻切中年輕世代的潛在焦慮。

高溫不斷破紀錄 近5年史上最熱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指出,倘若人類不設法降低全球的碳排放量,最快在2030年,地球平均氣溫將比工業化前高出1.5度,這也意味著各國只剩下不到12年時間,設法解決全球暖化帶來的巨大威脅。某些個案也紛紛打破歷史紀錄,例如法國南部的加爾省在2019年6月29日的最高溫就達到攝氏45.9度,比2003年的最高溫度還高出1.8度,令人咋舌;科學家宣稱,2019年7月是人類開始記錄溫度100多年來最熱的一個月,且歷史上最熱的5個年份全部出現在最近的5年,全球暖化趨勢至為明顯,無可否認。

至於像美國總統川普及某些研究機構一樣,認為全球暖化是一場騙局甚至是一場陰謀的論述雖然不絕於耳,英國導演馬丁.德肯(Martin Durkin)甚至執導過紀錄片《全球暖化大騙局》。但極端氣候日益頻繁、冰山加速消融卻是不爭的事實,讓這種從權力鬥爭角度出發的論證顯得蒼白無力。

氣候變遷是全球性的人權威脅

儘管在研究地球暖化的科學領域中,有人提出太陽活動的變化或其他林林總總的現象都是因素,但是目前學界的共識是,人類活動才是導致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過去20年中,大約3/4人為的二氧化碳排放都是燃燒化石燃料,其他的人為排放則是土地使用方面,特別是砍伐森林。

另一方面,根據國際能源署2018年發布的報告,隨著全球暖化和世界上較熱的國家地區的人們收入增加,到21世紀中期,全球的空調數量將從16億台擴增至56億台,溫室氣體排放也將翻倍,從2016年的12.5億噸增加至22.8億噸,進一步加劇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成為全球性的人權威脅。

當然,10幾年來已有不少企業和團體組織設法減緩全球暖化的速度,包含倡導使用生物柴油、風能、太陽能、核融合、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輛、碳稅、人口管控策略、少吃牛肉等戰術及策略。

美國著名的環保主義者及企業家保羅.霍肯(Paul Gerard Hawken)在其所著《Drawdown》一書中,更列出100種解決全球暖化的方法。按照其模型計算,從2020年到2050年,如果實施前80種方法,累計可減少相當於10,509.9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平均每年350億噸,大致相當於2016年的世界排放總量。而在這些解決方法裡面,排名第一的是製冷劑管理,前10名中則3種方法和食物相關。

溫室效應的嚴重後果

隨著地球暖化與溫室效應擴散,我們正在面臨各種現象的劇變,值得我們密切關注,舉例來說:

■南極和格陵蘭的大陸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海拔地區。全世界有3/4的人口居住在離海岸線不足500公里的地區,陸地面積縮小,影響人類居住環境,提高戰爭風險。

■海洋升溫,海水蒸發加快,大量水氣被輸送進入大氣,以致局部地區短時間內降雨量突然升高,導致水災、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更加頻繁的發生。

■溫度升高,導致熱帶傳染病向高緯擴散,目前已有熱帶傳染病擴散的跡象。全球暖化使得多種流行病的流行模式發生改變,增加爆發機會。

■乾旱少雨地區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內陸地區沙漠化加速。同時,農作物欠收,減少糧食供應,造成某些地區嚴重的經濟損失,引致饑荒。

■海面上升造成淡水污染的威脅,影響海岸地區的飲用和灌溉用水。蒸發作用的增加使得水庫的作用減少。

減碳、減塑生活動起來

為了對抗氣候變遷,世界各國在2015年達成《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致力控制全球均溫增幅維持在攝氏2度以下,但現今政策執行上高達攝氏3.3度,距離《巴黎協定》目標仍有一段距離。歐盟制定「2030年氣候與能源框架」,希望在2030年以前,歐盟整體的碳排量能減少40%,其中43%的碳排量透過碳排放交易制度(Emissions Trading System,ETS)減少。

我國環保署自2000年5月起開放申請使用「產品碳足跡標籤」,成為第11個推動產品碳足跡標示制度的國家。所謂「產品碳足跡標籤」,就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種產品,都可以從原料取得、生產製造、配送銷售、使用、廢棄處理回收等過程,評估從搖籃到墳墓整個產品生命週期產生溫室氣體的總排放量,也就是所謂的「碳足跡」。藉由產品碳足跡的盤查,由產品本身、製程及供應鏈中找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機會,甚至檢討產品綠色設計,進一步降低消費者在使用及廢棄回收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實質減量,20年來的推動,成效可觀。

在減塑方面,台灣在2002年第一波限制塑膠袋後,2018年禁用塑膠微粒產品,擴大限制塑膠袋,並在同年2月發佈「海廢治理行動方案」,今年7月1日起,政府部門、學校、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 4 類對象,內用餐飲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預估每年可減少約一億支塑膠吸管使用量,如此循序漸進,將在2030年達到完全禁用的目標。

今年3月舉行的第四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中,更有 170 個與會國誓言在 2030 年前減少塑膠製品的用量,減塑已成勢不可擋的國際趨勢。其中以非洲國家減塑最為積極,已有 6 成的國家完全禁用塑膠袋。歐盟則宣布,預計自 2021 年開始將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製品。亞洲國家除台灣積極訂定減塑時程表,孟加拉已全面禁塑,印度也計劃於 2022 年跟進,南韓則於 2018 年 8 月開始推行禁用手搖杯。大洋洲也相當積極,紐西蘭、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地都率先禁用塑膠袋。中南美洲的智利已禁用塑膠袋、哥斯大黎加則計畫於 2021 年領先全球成為第一個大規模禁用所有一次性塑膠產品的國家。反觀美國目前遇到的阻力仍大,只有加州推動減塑政策較為順利。

此外,跨國企業也群起響應減塑,例如麥當勞自今年起已不再提供塑膠吸管,目前已淘汰塑膠吸管的企業還有星巴克、君悅飯店、美國航空、阿拉斯加航空、四季飯店集團、希爾頓飯店等都已加入減塑行列。

然而,回歸問題的本質,個人與家庭才是減碳與減塑的根本,與其要求政府或國際組織做點什麼,不如從落實簡樸生活做起。綠色生活的方式無所不在,只要堅持不用塑膠製品,掌握減碳知識,從小處做起,仍可積沙成塔,為抗暖化盡一己之力。

「地球只有一個」,如今,地球發燒了,做為地球村的一份子,豈能袖手旁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