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抱團養老」新趨勢◆文/賴廷恆《交流雜誌109年2月號第169期(歷史資料)》

歐美國家行之有年,已趨於成熟的「抱團養老」,引進兩岸後頗受關注,也令兩岸銀髮族憧憬嚮往。不過近兩年在中國大陸陸續傳出「抱團養老」的失敗案例,「相聚易, 相處難」,如何與傳統養老模式適度交融,也是一大課題。

李偉文揪團12人台南蝸居

1985至1992年熱播的美國影集《黃金女郎》,劇中4位年齡超過50歲的女性銀髮族,共同居住於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一棟大房子,其實就是電視版「抱團養老」的經典模式。「抱團養老」概念起源於1970年代的丹麥,爾後推廣至瑞士、荷蘭,在歐美各地廣為流行。

在台灣,「抱團養老」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例子,莫過於紀錄片《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2014年8月,遠見出版集團推出年度特刊主題「養得起的未來」,搭配拍攝的這部微電影,內容描繪荒野保護協會的創辦人、牙醫師李偉文偕同12位朋友,相約在台南找一塊地「蝸居」,準備合蓋一棟小坪數的「老人公寓」;影片po上網後不到3年,點閱率已逾150萬人次。

50歲時李偉文與年齡相近的朋友共組一個「夏瓣生俱樂部」,諧音為「下半生」。目前成員已有6、70人,共同期望為中年以後的生活,能夠像夏天的花朵一樣燦爛。李偉文憶起,2012年底與友人至台南旅行時,首度萌生「我們退休後一起搬到這裡來住吧!」的念頭;隔沒幾天、機緣隨即到來。

2013年初10來位朋友群起響應,共同買下台南巷弄裡的一塊地,開始構築「蝸居」夢。「當地的朋友就幫我們物色到一塊地。價格很合適,只考慮了一兩個星期,我們十來個家庭,每戶人大概各投了一百多不到兩百萬新台幣,買了地, 做好了房子的設計。」李偉文表示,一些因素雖讓「蝸居」計畫暫緩至今,但「我們12個人計畫住一起,死了也要葬在一起」。

「因為有大家,我不害怕年紀變老,甚至很期待老年的到來……」,引用「蝸居」計畫老友之一、曾是資深媒體記者的林國香所言,李偉文強調, 若能與許多有共同生命經歷或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居住在左鄰右舍,應是最幸福之事。這也是「千金買房,萬金買鄰」、「遠親不如近鄰」的真諦所在。

「共生互助住宅」可抱團養老

針對「抱團養老」,李偉文認為,一群朋友退休後共同居住,類似「蝸居」計畫、自行購地建屋並非唯一的選項,「其實現在也有很多建商甚至政府單位積極營建各種適合年長者居住的公寓,只要大家能一起去訂購預約,也不見得要耗費心力自己找地蓋房子。」

此外,1970年代北歐國家發展出的「共生互助住宅」(Collective House), 各住戶擁有獨立的衛浴設備,並可共用生活起居室、廚房等空間, 也成為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教授曾思瑜心中,幾個家庭「抱團養老」,相互扶持的理想退休住宅,既能分擔家務、共進餐飲,又能保有隱私、彼此尊重。

「台灣在傳統上都是有血緣關係的人互相支持,但未來在都市地區有可能會發展成接受非血緣關係的模式。」長年研究高齡者住宅的曾思瑜指出,她心目中理想的退休宅概念,較類似國外的協力共同居住,由一群10至20人、志同道合的夥伴,找一塊地進行規劃,攜手參與造屋計劃;包括客廳、餐廳、廚房等公共空間均可共用,各住戶的房間內僅設置簡易的客廳、廚房等設備。

中國大陸7對夫妻北京郊區合租別墅

中國人「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讓「老齡化」的中國大陸社會,逐漸面臨「中國式養老」的困局。根據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數據,去年底中國大陸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2.5億,占總人口比重11.9%;預計至2050年將達4.87億人,超過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9成以上的養老方式仍然為「家庭養老」。

「『抱團養老』這個詞,就是為我們發明的!」包括今年退休剛好滿20年,72歲的耿婉在內,自今年3月起,7對夫妻在北京郊區合租兩棟別墅共同生活。這群多年好友相識超過半世紀、互稱「荒友」──一起去過北大荒的戰友,對於養老的想法也很相近:「找個地,蓋個房,幾家湊在一塊,互助生活。」

耿婉笑稱,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就是「抱團養老」。7對夫妻住進別墅後,相當自覺地各自簽下一份免責書;考慮到老年人難免有諸如心血管之類的疾病,「抱團養老」的過程萬一發生任何狀況,一概自行負責。「這是讓家屬放心,也別給同住的人帶來負擔。」

抱團養老緩解養老院難題

現年51歲的王衛東,本身為大學教師、經濟學博士,2017年在北京郊區平谷覓得一處別墅社區,租下20餘棟別墅,在微信朋友圈發起一個「抱團養老」的試驗邀請,租期訂為10年。「我其實一直很嚮往抱團養老。長者共居的概念在國外一直都有,我就在想,中國老人能不能也來享受這種模式的生活。」

兩年下來,王衛東發現,「抱團養老」成員的職業、社會地位並不重要,性格很重要;只要性格開朗,樂於交流,願意「抱團」、與其他成員打成一片,彼此相處起來「就會舒服很多」。為此王衛東訂下規則,第一個月為磨合期,不適者可退出;「抱團養老,對老人自己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大家互相關心、和諧相處。

「抱團養老可以緩解老年人入住養老院難的問題」,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張盈華指出,中國大陸的養老模式向來有「973格局」的說法:家庭養老占90%,社區居家養老、機構養老分占7%與3%。實際調查結果可發現,家庭養老比例甚至高達98%,社區與機構養老比例其實偏低。

抱團成員經濟差異大易散夥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學者殷駿認為,「未來一段時期內, 家庭、社區、機構三種模式仍然才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主流養老模式。」在他眼中,「抱團養老」的理念看似美好,但無法掩蓋眾多客觀現實的問題, 「比如生活費用如何平攤?」

事實上,近兩年中國大陸傳出「抱團養老」的失敗案例, 除「水土不服」因素外,關鍵多半出在「錢」的問題,「抱團」成員彼此間經濟能力、價值觀的差異,經常釀成「散夥」的結局。「抱團養老」並非短期旅遊、聯誼活動,光靠往昔朋友、同學、袍澤之情,恐難長久支撐;唯有簽署公約、釐清責任義務,才可能和諧、有序地共同生活。

不容諱言,兩岸社會、家庭乃自個人,共同面臨著日益嚴重的養老壓力,無論中國大陸或台灣,養老資源均屬供不應求,也讓兩岸銀髮族對「抱團養老」躍躍欲試。「抱團養老」模式對於「地利」、「人和」等方面的門檻,以及生活、醫療、交通等相關配套,實有值得家庭、社區或機構養老引為參考,取長補短之處。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