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逐夢—兩岸北漂青年和「脫北」者◆文/辛西亞《交流雜誌109年4月號第170期(歷史資料)》

脫北:本來專指離開北韓到南韓,現在泛指所有通過非正常管道離開北韓。本文用來比喻離開北京或台北的兩岸年輕人。
偌大的城市,承載著眾人所望。這一頭,「北漂」者進場逐夢,另一頭,「脫北」者,黯然離場。像是「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身在其中者,才知箇中滋味。
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所寫的「漂向北方」,成為近年在華人世界中傳唱度很高的一首歌,講訴了一個外地人在北京的北漂經歷,「漂向北方,別問我家鄉,高聳古老的城牆,擋不住憂傷,我漂向北方,家人是否無恙,肩上沉重的行囊,盛滿了惆悵」。聽完一首歌,即能初探北漂者的心境。

「北漂」指非北京地區的外地人 「漂」代表什麼?
「北漂」一詞源自中國大陸,大陸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上是這麼解釋的,「北漂」最先特指來自非北京地區、非北京戶口的,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外地人。
現實層面來看,這類人在北京初期很少有固定住所,給人飄忽不定的感覺,即便生活安定後,擁有一份穩定的職業和租屋處,但他們仍然對這個城市沒有歸屬感,心理層面上,仍然還是一種「漂」的、不踏實的狀態。
最初所稱「北漂」的所在地為北京,北京是中國大陸的首都,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擁有各種發展機遇,北京代表前途與希望,青年知識分子都希望在北京闖出一番名號。
而後,「北漂」的意涵又再延伸到其他大城市,出現了「滬漂」、「廣漂」等「漂客」們。道理都是一樣的,年輕人告別家鄉,一個人孤零零的,盼在高大上的城市中求得安身立命的一席之地。
人群是流動的,在北京的北漂者並無確切的統計資料,不過陸媒曾報導,2019年農曆新年前夕,大約有1000多萬北漂族離京回鄉過年。

「北漂」的白天光鮮亮麗 夜晚窩居陋室
這麼多人在北京奮鬥,但城市居大不易。近年物價上漲速度遠超過薪水,特別是房租,沒有家裡的奧援下,許多初來乍到的北漂青年白天過的是西裝革履出入高端辦公室的「精緻人生」,夜晚,卻可能是窩在四環、五環外的分租房、大樓潮濕的地下室。而這樣困窘的空間,代價甚至超過月薪的一半。
北漂白領,光鮮亮麗的外表,背後則是在殘酷的生活中折騰著,高昂的房租、汙濁的空氣、堵塞的交通。大陸互聯網上「北漂」話題歷久不衰,總能引發熱議。眾多北漂網友發文分享自身背景與經歷,紓壓的同時,也向同為北漂的同溫層們「討拍」。

北京深似海 「漂們」同溫層彼此打氣
一名在北京打拚的程式設計師表示,「年薪30多萬(人民幣,下同),卻活得像乞丐一樣,省吃儉用,鞋子不敢買150以上的」,引來另一同業回覆「我北京年薪比你多一倍,租個房子,在3000和5000間比較了又比較,心疼了又心疼,為了可以每天洗澡的一個獨立衛生間,猶豫了又猶豫,也是活得像乞丐啊。」
有網友說的直白,在河北老家的親戚朋友眼裡,在一線城市北京工作生活,也就相當於走出了省城、走向了世界,「可是她們卻萬萬沒想到,在北京待了將近4年的我,現在甚至都不能算是一個『城裡人兒』。」因為,她為了較為低廉的房租選擇住在「城中村」裡,一入北京深似海,反倒成了「村裡人」。
房租都已是個沈重的負擔,買房更是連想都不敢想的奢望。「回老家吧」這樣的念頭不時浮現,「脫北者」與日漸增。
回到家鄉,生活相對輕鬆不少,不必憂愁「房事」外,還有家人、朋友的陪伴,許多人逃離一線城市,回到二線城市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不過,有些人帶著遺憾而回,偶爾也是會想起那個曾經在大城市中奮鬥的自己。

「雙城模式」造就回流青年
據《正在消失的壁壘——騰訊2019小鎮新青年研究報告》指出,源於就讀大學和找工作等原因,高達63%的小鎮新青年曾經在一二線城市長期生活過。但隨著政策持續向好、宜居性穩步提升,家鄉吸引著他們回歸。
拜科技和交通所賜,近期大陸出現一種新群體「小鎮新青年」,他們過著「工作在家鄉,生活在別處」的「雙城模式」。
中青網報導,距離北京120公里的河北省文安縣回來了許多「迴流青年」。看準政策利好、發展環境改善等機遇,這些人回到家鄉創業,開設英語教育機構及健身房等。
但無論是創業還是生活,過往在大城市的學習、工作已經在他們身上留下鮮明的烙印。一名青年用「第二故鄉」形容工作過十多年的北京。
部分迴流青年依舊保持著過去在一、二線城市的工作作息,有人說「在北京,人人是能量充沛的小馬達」,渴求更多資源,這種相互影響的作用,也跟著回到了家鄉。
他們透過各種途徑提升自我,或者前往生活過的一二線城市進行休閒娛樂,「工作日在家鄉、周末在北京」的雙城模式或許是當前最適宜的狀態。
當然,以上過著「雙城模式」的案例只適用於臨近北京的省城縣市,實際上的「脫北者」要面對的是全然不同的生活環境,雖然逃離了北京,卻也是未知的新一輪挑戰。

歌手林強「向前走」 道出灣北漂心情
透過社群媒體傳播,如今「北漂」一詞也已被台灣社會廣泛使用。台灣的「北漂」現象,約莫自1970年代開始,台北市是政經、文化、教育、醫療、學術研究的領導中心,各地年輕人多對繁華的首善之都有憧憬,希望到台北闖蕩,尋求發展機會。
歌手林強在1991年推出「向前走」一曲,歌詞道盡中南部青年北上興奮期待心情,首段便是這麼唱道「阮欲來去台北打拼,聽人講啥物好空的攏在那,朋友笑我是愛作暝夢的憨子,不管如何路是自己走」,訴說年離鄉背井北上打拚的心境,也反映出當時的社會氛圍。

選舉操作「北漂」引發熱議
「北漂」現象,近年再度引發台灣社會廣泛討論。高雄市長韓國瑜在2018年選舉時打出「北漂青年返鄉」牌,指出高雄工作機會及薪資少,使得不少高雄年輕人為了生活離家上台北打拼。
究竟高雄北漂人數有多少?當時韓陣營聲聲稱,有41萬高雄人戶籍遷到外縣市, 20年來北漂數字估計在30萬到50萬間,不過高雄市府則反駁,若按照同樣邏輯計算,新北移出51萬人,台北移出133萬人,桃園移出31萬人,這樣計算方式並沒有意義。
網路上對「北漂」議題有不同看法。一派人認為從「北漂」的由來而論,之所以稱作「漂」是因為大陸制度下,即使搬家到外縣市工作定居,戶籍還是在原出生地,難以在北上廣等大城市落生根,反觀台灣可以遷移戶籍,可以在自己喜歡的任何地方長居久安。另一方面,台灣國土小,台北到高雄,高鐵也只要坐上一兩個小時,距離上並沒有「漂」的感覺。
另一派網友認為,雖然距離和交通不是問題,但台北工作機會和薪資水平高於其他縣市是不爭的事實,想離開台北,但似乎又無處可去。

從「北漂」到「脫北」心情矛盾
如同為數不少中南部的青年,今年28歲的Tei大學畢業後,選擇留在台北找工作,她說,學的是廣電,只有台北才有工作機會,來自風城新竹的她,工作了幾年,受不了台北經常下雨的氣候,還是決定搬離。
Tei坦言,習慣城市的便利以及建立台北的生活圈後「很難出來」,「脫北」後,回到家鄉又或是再到其他城市找工作也面臨諸多困難。她說,身邊的北漂朋友時不時問她「要不要回去(台北)?」「不要撐了,趕快回來」 ,也只能向自己喊話不要受到影響,但同時心裡也很矛盾,會有這種想法,是否也是代表著她還是想回台北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