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什麼是COVID-19?台灣公衛防疫體系如何應對◆文/林先和教授 劉澄杰研究助理 楊芷其研究助理 ( 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交流雜誌109年4月號第170期(歷史資料)》

2019年12月,中國大陸湖北省武漢市出現了一系列原因不明的肺炎病例,患者許多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經營及採購人員。科學家透過採集下呼吸道檢體並利用定序拼接得出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結果顯示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後續被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世界衛生組織) 正式命名為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基本病毒特性、臨床表現、疾病嚴重度
SARS-CoV-2與造成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病毒同屬於β-Lineage B冠狀病毒科,透過全基因定序和親緣演化樹分析,研究發現與其基因組成最相近的為雲南蝙蝠冠狀病毒 (Bat-CoV RaTG13 相似度:96.2%)。在患者的臨床表現上,肺炎是最常見的嚴重感染現象,初期主要表現以呼吸道症狀為主,包含發燒、咳嗽、呼吸困難。在疾病嚴重度方面,根據WHO的估計和美國醫學會雜誌的研究,大約有80%是輕症,15%發展成嚴重個案,約5%需要在加護病房接受照護。與SARS相比,COVID-19的症狀表現較偏輕症。在致死率的部分,截至3月17日為止,全球目前觀察到的致死率約在3.9%,但是這個粗估數字有很多潛在問題。根據英國帝國大學最新的推估,在所有被感染的人(包括輕症與無症狀感染患者)當中的死亡率大約為0.66% (95%信賴區間 0.39-1.33%)。目前發現疾病嚴重度與致死率受到年齡很大的影響,年齡愈大的群眾,疾病嚴重度與致死率愈高。

超強傳播力與其特徵
在COVID-19防疫的探討上,除了疫情的即時監測外,幾個在流行病學上重要的資訊是我們需要了解的:首先是基礎再生數,也就是一個指標個案平均可以再傳給幾個人。目前為止的研究推估,COVID-19的基礎再生數大約是2~3之間,也就是平均一個個案可以再傳給2~3個個案。另一個是世代間隔,也就是從第一波感染到第二波感染出現的時間,大約是5~6天。由基礎再生數與世代間隔的推估,我們可以知道,COVID-19的疫情會以很快的速度(小於一周)倍增,因此一旦疫情蔓延,將會很難控制。最後則是症狀潛伏期(暴露感染到出現症狀那一天的時間),大約在2~14天,平均為5~6天,所以目前的居家隔離檢疫時間,一般是設定為最後一次接觸(或是返國)之後的14天。
截至3月中旬,COVID-19疫情已迅速擴散,被WHO列為「全球大流行」,在五大洲皆出現本土病例,其中中國大陸境外確診之人數已經於3月15日超越其境內確診的8萬多例。為因應國際疫情變化,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陸續提升全球各地區之旅遊警示,同時,在台灣的確診個案中,新增病例轉為以境外移入的現象,但仍需密切注意本土感染以及醫院群聚的可能性。

SARS教訓成公衛防疫體系轉捩點
面臨COVID-19的襲擊,台灣並非毫無防備,因為10多年前的SARS,就已給防疫單位以及人民深深地上了一課。2003年的SARS是台灣防疫史上重要的一次戰役,當時疫情來勢洶洶,相關政府單位的危機處理溝通模式尚未成熟,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在爆發院內感染後緊急封院,SARS疫情在4個月內受到控制,卻也造成醫護人員犧牲、院內民眾自殺等憾事。SARS帶給臺灣的慘痛教訓,促使台灣公衛防疫體系深刻檢討並做出重大改革,修改傳染病防治法、調整層級編制、完善應變策略,也讓2009年爆發的H1N1疫情能有效得到控制。面對這次未知的冠狀病毒,台灣疾病管制署早在2019年底,即戰戰兢兢地開始迎接不知何時才能結束的防疫戰。

一路超前部署 台灣防疫表現發光發熱
2019年12月31日,冠狀病毒尚未在中國大陸蔓延開來時,台灣已開始對武漢入境的班機實施登機檢疫。2020年1月上旬,疾管署兩位專家前往當地查訪,希望對未知病毒有更多的了解,已研擬適當的防疫對策。不久後疫情直線攀升,確診個案從武漢市為中心開始向外擴散至其餘各省,連地廣人稀的西藏自治區也無法倖免。
在兩岸貿易旅遊頻繁往來的狀況下,台灣也在1月20日成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正式開始全面應戰,隨之而來的是第一名境外移入的確診病例。另外,因應農曆春節將至,指揮中心不斷提高對疫區的旅遊警示,並實行限制入境、入境後居家檢疫或隔離等等措施;同時,為便利醫療體系辨識具有疫區旅遊史的民眾,政府也將個人出入境資料串連至健保系統。
面對像COVID-19這樣的新興傳染病,疫情初期時所做的疫情調查是非常重要的防疫政策參考,因此疾管署對於每位確診個案的活動史以及接觸者調查都詳實記錄。為求資訊公開透明,自1月5日起每日召開記者會,向社會大眾說明疫情,並協調邀請各部會參與,共同解釋各類政策變動在公衛上的意義。

官民一體合製口罩 再造台灣奇蹟
對民眾而言,抗疫期間最有感的,就是防疫物資取得不易。疫情初期,民眾搶買口罩、酒精、乾洗手,甚至還有搶購衛生紙,大批人潮以及空無一物的貨架,成為傳播媒體的熱門題材。民眾對疫情不安,政府單位也盡力在第一時間澄清各種謠言,下令嚴懲散播不實言論者,同時開始徵收防疫物資,向外釋出庫存口罩,更在2月6日開始實施口罩實名制。為了改善口罩分布不均狀況,3月12日開始推行「口罩實名制2.0」,經由網路認證也能買到口罩。
台灣政府結合科技、公衛、以及實務各層面的知識,在有限、緊迫的時間壓力下迅速推展防疫措施,使得國內疫情尚在控制範圍內,成為其他各國爭相報導、讚許的模範。

台灣公衛專業被國際看見
3月3日,一篇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的文章報導台灣對COVID-19的因應措施,使得台灣的努力被世界看見;台大、高醫的學者受到美國哈佛大學邀請參與視訊連線會議,向哈佛師生及美國眾議員分享台灣防疫經驗,作為該校及美國防疫措施的參考。
在這次防疫戰之中,學界扮演的角色,也十分重要,不僅協助辦理社區防疫教育訓練,也為未來可能需應變大規模社區傳染而積極準備。台灣公共衛生教育一直以來致力於培養具備疫病統計分析、疾病調查與預測、防疫策略規劃、個人防護及環境衛生監測、衛生教育與風險溝通等五大領域的人才,考量在未來的疫情發展中,社區感染很可能無法完全避免,但台灣目前尚未有公共衛生專業從業人員的規範與配置,一旦疫情不受控,屆時相關政府單位的人力將會十分吃緊。因此公共衛生學會正規劃招集各大學公衛系所實地演練社區防疫計畫,期望能藉此貢獻公衛專業師生的力量,協助防疫單位作疫情調查、控制,讓各項防疫措施能更好地落實到社區之中,也期待公共衛生師的法案能夠順利上路,讓更多公衛人才在社會各處為大眾的健康效力。

防疫全球化 不分你我他
此次COVID-19防疫戰,讓國內外都見識到台灣對於疫情的應變及控制能力,也意味著20年來台灣防疫體系不斷成長、已趨成熟。現今世界處在交通便利、運輸發達的時代,傳染病跨越國界的輸入輸出更加輕而易舉,若要真正抑止傳染病在全世界大規模流行,國際間的互助合作、經驗分享,都是防疫戰中重要的一環。台灣至今尚未能夠加入WHO,從當年的SARS到這次的COVID-19,都喪失許多與各國交流、學習的機會。如今台灣的防疫作為備受世界推崇,欣慰之餘,除了更加謹慎努力,也期望未來台灣能成為國際組織中重要的防疫夥伴,一同為疫病防治盡心盡力。

結語
2019年底,一場因冠狀病毒而起的防疫戰悄然開打,在防疫單位忙得焦頭爛額的同時,病毒本身也正在變異、演化,未來疫情趨勢難以預測,社區感染是可能的潛在危機之一。為防範未然,疾病管制署以及各部會已陸續推出針對不同族群及場合所制訂的因應指引,包含社區管理、企業、公眾集會、大眾運輸工具等等,在個人防護、訊息宣導以及環境消毒的層面上提供清楚明瞭的做法,建議相關民眾可多加利用;同時,減少不必要的接觸,並時常清潔手部,避免病毒從眼、鼻、口等途徑感染人體,僅配戴口罩是不夠的。另外,應關注疫情發展,並注意防疫單位所發布的措施,不聽信流言蜚語,保持心情平穩,勿過度恐慌(疾管署防疫專線1922、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一時防疫並非一勞永逸,政府與民眾都應謹記經驗,在互信的基礎下攜手抗敵,為全民健康共同努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