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新冠肺炎怒火 大陸新世代勇於發聲◆文/邁博《交流雜誌109年6月號第171期(歷史資料)》

2020年這場猝不及防的肺炎疫情,撼動了全世界,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瞞報論、賠償論更是甚囂塵上,新世代網民「牆內」言論也已暗潮洶湧,從李文亮事件到方方日記,從吹哨人到發哨人,各種對言論自由的呼聲及反思,一個接一個的公共輿論事件,正悄悄改變中國的官民互動模式,及中共應對突發輿情的彈性和應變力。

吹哨人到發哨人 老子到處說

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醫師李文亮,2019年12月底在微信群裡發了張病毒檢測報告圖片,提醒同事醫院出現了類SARS病毒,而後這則提醒的截圖在網上傳開,他因此被武漢公安以「散佈不實訊息」約談,被迫簽下「訓誡書」。2020年2月1日他不幸確診,2月7日就過世,年僅34歲。「吹哨人」的封號伴隨著李文亮,那封「訓誡書」更成了無比的諷刺。

李文亮過世隔天,中國國家監察委馬上派出調查組赴武漢,以緩解民怨,然而歷經一個多月,3月19日公布的調查報告避重就輕,最終只由訓誡李文亮的武漢公安分局中南路派出所的副所長和警員扛下責任,以記過結案,還特別強調「李文亮是共產黨員,不是所謂『反體制人物』」。

從李文亮過世後,許多網民天天到李文亮微博留言簽到,早晚問候,調查報告出爐當天,也有許多人留言表達了無奈與不滿。李文亮最後一篇微博還停在宣告自己確診的2月1日,但下方留言至今從未間斷,更被網民稱為「哭牆」,李文亮受訪時曾說「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這話至今仍在傳頌。

中共知道李文亮事件的效應,也設法用其他方式緩和民怨,譬如湖北省委書記應勇親自去慰問李文亮家屬,官方將李封為「烈士」,並追頒「五四青年獎章」。

如果說李文亮是「吹哨人」,那麼他的同事艾芬,則是「發哨人」。大陸媒體《人物》雜誌3月中刊出艾芬的專訪,她自曝在去年12月30日,拍下一張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毒檢測報告,將報告中的「SARS冠狀病毒」圈出來,傳給同事相互提醒,其中就包括李文亮。她說,若李文亮是吹哨人,她則算是「發哨人」。

艾芬被醫院紀委約談,批評她造謠,是「影響武漢安定團結的罪人,破壞武漢向前發展的元凶」,艾芬形容,此次約談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嚴厲的斥責」,對她打擊很大,但上級又叮囑不能對外說,直到1月20日鍾南山院士公開表示會人傳人,他才敢告訴自己的先生。艾芳在訪談中數次提起「後悔」,她後悔當初被約談後,沒有繼續吹響哨聲,對於過世的同事尤其感到遺憾,她直言「早知道有今天,我管他批評不批評,老子到處說,是不是!」

該文刊出後,轟動大陸輿論場,雖文章源頭馬上遭刪除,但廣大網友自發展開接力,像打游擊般,在不同的微信號上,以各種版本轉載,以避開網路審查。

包括截圖、英文、德文、拼音、表情符號、甲骨文、倒敘、直排,還有樂譜、盲人點字、毛澤東字體、電腦程式語言、QR code版等,至少出現50多種版本,宛如一場全民參與的行為藝術。

有一篇獲數十萬人點閱的微信文章就寫到,這場串連活動看似有趣,「但喜劇的核心,就是悲劇,做為一位寫作的人,希望下一代能夠自由毫無掛慮地使用漢語」。

方方日記 紀錄人性與溫度

李文亮和艾芬的遭遇和發言,是引爆輿論的事件點,同樣身處武漢的作家方方,則以涓涓細流的方式,紀錄她的所見所思,陪伴了無數海內外華人,猶如疫情下的精神食糧。

方方在武漢封城後,從1月25日到3月24日,用60篇日記記錄了這場歷史性的公共災難,前半段的日記,她多從周遭親友的遭遇,以及聽聞的故事,描述疫情的慘況,但也因此遭部分人士批評。

對於中國大陸官媒強調的「正能量」,方方在日記寫到:一根名為「正能量」的大棒不時被高舉,「如果你哭了你傾訴了,你就是在製造恐慌,你就是在破壞抗疫,你就是負能量。消滅負能量,是正能量義不容辭的事」,她感嘆,「人世間的事,如果這樣簡單地理解和判斷,那才真的是白白來到了人世間。正能量如果以這樣無知無畏的面目出現,它的『正』又在哪裡?誰說哭過了和發洩過了,就不能站起來繼續往前走?」

方方日記充滿人性和溫度,也留下了經典名句:「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方方說她唯一做的事,只是記錄了自己在疫區的所見所聞,寫下了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試圖盡力安慰同在災難中的人們。

方方撰寫日記期間,微博幾度被封,一個名為「二湘的十一維空間」微信號,協助方方轉載文章,但也曾遭遇文章無法發出,最後索性只寫「我盡力了」四字。想不到,廣大網友十分有默契,在文章下方用留言方式,將方方的文章一段段貼出來,突破言論封鎖,方方隔天就在日記中讚嘆「真是讓人驚訝,讓人溫暖。」

與此同時,一篇名為「一位高中生給方方阿姨的信」的微信文章,成了輿論引爆點,該文以各種比喻指桑罵槐,批評方方不傳遞疫情中的「正能量」,不懂得家醜不外揚的道理,奉勸方方「端別人碗,要服人管」;方方則以自身年少經歷過文革的生命經驗,建議這位「高中生」清理腦中毒素,學會獨立思考。

由於該信文風笑裡藏刀、陰陽怪氣,輿論一面倒認為這是假高中生之名,躲在背後對方方的明槍暗箭,也引發很多大陸網友改以不同身分或方式回信,「一位XXX給XXX的信」,成了一種梗。

批判發聲 不屈不撓

除了方方,不少新世代公共知識份子,在疫情下也努力發聲,就算遭遇刪文、拘捕,也不屈不撓。如曾在大陸官媒工作,現為公民記者的李澤華,2月中在youtube發表「天價招聘搬屍工」的調查,也跑到武漢曾舉行「萬家宴」的百步亭社區實地採訪。

李澤華後來被武漢警方以「涉嫌擾亂公共秩序罪」帶至派出所訊問,雖最後「不予處罰」,但仍以他曾到過高危疫區為由,兩度要求他強制隔離,前後「消聲」將近一個月。4月下旬終於現身,錄了一段影片報平安,指隔離期間「一日有三餐,安全有守衛,每天都能看新聞聯播」,話裡有話。

又如大陸知名微信公眾號「六神磊磊讀金庸」曾發表文章,以漏水淹了樓下鄰居地板的比喻,拐彎批評中國在面對疫情擴散全球的爭議說詞,如「幸虧漏水最先發生在我家!要是發生在別人家,那可慘啦」,此文上線短短幾小時就衝到10萬點閱率,但也很快遭刪文。

訊息公開 才是最好疫苗

毛澤東曾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觀察中共在面對疫情下的一波波輿情,也正在摸索調整。習近平3月10日到武漢視察時說:「對群眾出現的一些情緒宣泄,我們要多理解、多寬容、多包容」;4月中,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一份文件,更明言「決不做自以為領導滿意卻讓群眾失望的蠢事」。

從李文亮事件,中共體察到「欲蓋彌彰」的道理,與其壓制輿論造成矛頭上綱到中央政府,倒不如直接面對問題,展現解決誠意,提早設置停損點,果斷摘下幾頂地方官員的烏紗帽,讓民怨止步,絕不能讓這把火往上燒到中央,撼動中共的執政威信。

官場上有政治學問,但對多數老百姓而言,疫情之下,生命健康才是最看重的。可以說,訊息公開才是最好的疫苗,要有效防控疫情,仰賴的是所有人投入,當媒體廣泛報導,全民提升防護意識,就可成為災難救助者。另一方面,大陸新世代透過網路技術的運用,更勇於捍衛知的權利,若一味堵住大眾獲知安全隱憂的訊息通路,終將造成比「謠言」本身更嚴重的危害。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