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世界地球日50週年─地球也要休息◆文/劉芸《交流雜誌109年6月號第171期(歷史資料)》

自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造成全球數百萬人感染、20多萬人死亡,為阻止疫情持續擴散,各國紛紛祭出停工、封城、鎖國等措施,人類群體活動幾近停擺。對人類而言,這是百年一遇的大巨變,但對大自然而言,卻是百年來未有的喘息機會,今年3、4月就有幾則新聞,讓人又喜又嘆,百味雜陳。一,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衛星圖片顯示,中國大陸上空的空氣污染程度大幅度降低,這一變化主要是因配合控制冠狀病毒疫情而停工,太空總署空氣質量研究員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在如此大一片區域因為一個特定事件而出現如此急劇下降。」二,位於印度奧里薩邦的魯西庫利亞(Rushikuly)沙灘,由於觀光客淨空,意外讓欖蠵龜擁有不受干擾的空間,一周內湧入近28萬隻「龜媽媽」產卵。三,印度北部旁遮普邦賈蘭哈市(Jalandhar)數十年來首度可用肉眼清楚看見喜馬拉雅山脈,拍下照片的民眾嘆道:「這是真正的大自然,也是我們搞砸的。」的確,人類從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之後,從未遭遇如此大規模爆發的疫情,也未讓地球有好好休息的機會,而地球的藍天竟是要靠病毒給予,更是一大諷刺。

氣候變遷正威脅地球永續發展

近百年來,隨著人口不斷增長,垃圾廢棄物相對增多,碳排放更讓氣溫節節上升,新聞畫面中屢屢可見因為地球暖化,讓北極熊面臨飢餓致死的危機;生物多樣性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脅,人類現在正面臨6千萬年以來最嚴重的物種滅絕期;海洋升溫蒸發加快,局部地區短時間內降雨量突然升高,導致水災更加頻繁;每年有800萬公噸塑膠垃圾進入海洋,這些塑膠足以覆蓋全世界的每一吋海岸線。

儘管在研究地球暖化的科學領域中,有人提出太陽活動的變化或其他林林總總的現象都是因素,但是目前學界的共識是,人類活動才是導致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過去20年中,大約4/3的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都是燃燒化石燃料,其他的人為排放則是土地使用方面,特別是砍伐森林。當然,十幾年來已有不少企業和團體組織設法減緩全球暖化的速度,包含倡導使用生物柴油、風能、太陽能、核融合、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輛、碳稅、人口管控、少吃牛肉等策略。不管成效如何,至少人類已開始覺醒,而且願意為地球環境的永續發展而努力。

地球需要呵護 「世界地球日」應運而生

今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50週年。「世界地球日」起源於1970年4月22日在美國掀起的環保運動,當天全美各地總共有超過2千萬人參與運動,運動的成功促使美國在每年4月22日舉辦環保活動成為一種慣例。不過最初的地球日是選擇每年的春分節氣當天,這一天全世界晝夜時長都相等,陽光可以同時照在南極點和北極點上,代表世界平等,也象徵人類拋開彼此爭議,和諧共存,早期聯合國也在每年的春分舉行世界地球日的活動。

到了1990年第20屆地球日活動,活動的策劃人希望將這一美國國內的運動向世界範圍擴展,倡議主要國家舉行會晤締結關於環境保護議題的多邊協議,並呼籲全世界願意致力環境保護的政府在1990年4月22日各自動員國民開展環境保護運動。這次倡議得到了美歐亞非許多國家和國際性組織的響應,當天全世界來自140多個國家的超過2億人參與地球日的活動,從此「世界地球日」成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諷刺的是,美國總統川普卻在去年宣布正式啟動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程序。

近年台灣各界致力環保,成績斐然,也熱衷響應「世界地球日」設定的年度行動目標。為了送給今年地球日50週年一個大禮,「世界地球日」自2017年起在全球募集「30億個綠行動」,台灣地球日主辦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在同年發起「台灣百萬綠行動」,依據食、衣、住、行、育、樂以及公益參與等7個面向,具體條列了50件友善環境的行動,同時整合線上與線下,號召台灣民眾一起參與這場全球性的公民行動,串聯個人、團體、企業及政府部門共同實踐綠色生活提案,將實踐成果登錄於活動網站上。例如2018年的宜蘭綠色博覽會就以「實踐・綠行動」為主題,承諾全程無塑,這是地方政府籌辦大型活動首度做出的改變,活動最後成功減少30%的垃圾量,募集55萬個綠行動,成果豐碩。

原本2020年4月要完成的「台灣百萬綠行動」,於2019年10月15日提前達標,足見台灣社會願意付諸實踐的行動力,這項成就也引起了位在美國華盛頓的地球日總部關注,並對台灣在環境保護上付出的努力表達肯定。誠如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所說:「綠行動不是達標後就結束,而是日常生活中不間斷的實踐。」

2020年除了是地球日50週年,也是巴黎氣候協議正式生效的第一年。地球日網絡(Earth Day Network, EDN)以「SAVE」為主題,從科學(Science)、擴大同溫層(Amplify)、自發行動(Volunteer)以及教育(Education)作為四大主軸,邀請所有地球人繼續參與,挽救日漸崩壞的環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則以「全面行動」做為年度主題,聚焦「廢棄物管理」、「生態保育」、「氣候變遷」、「永續飲食」等四大議題,呈現過去20年來的變化與進程,透過形象短片、活動網站、網路行動串聯、地球日選書、講座、全球大撿廢等六大計畫傳遞以上議題。

環境與傳染病息息相關

愛護地球不僅要減少污染,更要維持生態的多樣性與自然環境。新冠病毒造成疫情大規模爆發,已奪走20多萬人的生命,儘管病毒來源還未獲得充分證實,但可以肯定的是,人類肆意破壞多樣的生態系,已使我們與野生動物的距離比以往都更加緊密。英國海洋生態學家恩里克.薩拉(Enric Sala)就發出警告:「沒有健全的生態系統,人類健康就無法永續。過去20年經歷的這些傳染病就是最好的證明。如果我們繼續破壞環境、毀林、捕捉野生動物當寵物、食物和藥物,那麼將來還會有更多這樣的疾病。」2012年的暢銷書《下一場人類大瘟疫:跨物種傳染病侵襲人類的致命接觸》的作者大衛.奎曼(David Quammen)也指出:「高度多樣的生態系有許多野生動物、植物、真菌和細菌。整個生物多樣性中都存在特殊的病毒。」

值得注意的是,氣溫上升也為疾病的傳播創造了更適合的條件,當前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都出現了瘧疾,而大自然崩壞的影響遠不止傳染病的爆發,糧食的質與量也受影響,心臟病、癌症和呼吸道疾病等非傳染性疾病隨之急遽增加。根據《自然》期刊上的一項研究,1950年代出現了大約30種新的傳染病;到1980年代,這個數字增加了3倍以上。愛滋病、伊波拉、SARS、MERS都是知名的人畜共通傳染病。尤其近20年來全球化速度不斷加快,使得傳染病的足跡也跟著更加全球化。

尊重環境 天天都是地球日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世界許多地方都爆發嚴重的天災,讓大家開始懷疑這是否是環境的反撲。但隨著疫情的爆發,工廠停工、交通工具使用量大幅下降,空汙因而此得到緩解,溫室氣體明顯減少排放,但關鍵仍在於我們是否能維持。藉由這次的反思,人類或許將更加尊重環境。

全球知名氣候經濟學家史登(Nicholas Stern)曾表示:「度過COVID-19危機後,一種新的經濟成長方式可望形成,是一種永續的、有彈性的經濟,與自然界關係更密切和諧。」的確,危機往往也是轉機,禍福相倚,一場災難或許將為未來的地球帶來重生。「世界地球日」雖然有名義上的日期,但愛護地球卻是日常的功課,只要付諸行動,趁勢調整過去高耗能、高汙染的經濟生產型態,天天都是地球日。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