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中國大陸2020年「兩會」的觀察◆文/蔡文軒(中研院政治所副研究員)《交流雜誌109年6月號第171期(歷史資料)》

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共全國「兩會」(人民代表大會暨政治協商會議)推遲至5月21日、22日召開,會期則壓縮為一個星期。今年是中共預計完成所謂「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工作」的時程表;對外關係上,面對此次疫情遭致各國的輿論壓力與究責索賠,中共如何應對外交困境備受矚目。兩會召開時間恰逢蔡英文總統520就職演講的隔天,兩岸關係何去何從,是觀察重點。從本次兩會的主軸來看,可以濃縮為中共過去的政治術語:「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指的是以恢復經濟發展為中心;兩個基本點是指疫情防控,以及強化外事與境外工作為基本點。

兩會的召開是抗疫分水嶺

按照往例,1月,中國大陸各地舉行省級和市級兩會後,於3月舉行全國兩會。年初疫情仍在蔓延,推遲了大多數省份的地方兩會,如雲南省、四川省的人大會議在5月初召開,從而影響全國兩會時程安排。另外,從會期觀察,本次兩會各個會期皆為一週,較往年縮短不少。

疫情也影響了會議形式與內容。在形式方面,為降低群聚風險,大幅減少在大會堂召開大會的次數,除主要的工作報告外,部委報告以紙本文件派發。為防止感染機會,代表委員只能在駐地及大會堂之間的路線(兩點一線),進行集體行動。此外,更限制記者對代表委員的採訪形式,由過去面對面採訪,改以網路視頻或電話進行。同時,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要求所有參與人員接受檢疫與隔離,進行為期14天的居家觀察期,早晚須各量一次體溫並上報,並在進京前集體安排核酸檢測。

從政治意涵分析,全國兩會的召開被中共當局作為抗疫分水嶺。兩會之前,中共統籌部署,專注於疫情防控。兩會之後,則以「完勝疫情」之姿向世界廣宣,形塑抗疫大國形象。換言之,今年兩會除了必須像過去開成「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之外,還必須標榜中國在本次武漢疫情的重挫中,重新站起來,百業復甦。

一個中心:恢復經濟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中國國內經濟以及對外貿易。因此,恢復經濟發展是本次兩會的一個重點。受疫情的衝擊,已讓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對國內外局勢的判斷顯得不合時宜。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5月23日表示,過去強調穩增長是為了保就業、保民生,現在要反過來說,保住就業、保住民生就能穩增長,這是正在探索的一條新路子。本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0年大陸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5.5%左右。此外,今年2020兩會也淡化經濟成長的「預期目標」,首次不預設增長數字。

當前中國國內的經濟情勢嚴峻。在新冠肺炎嚴重衝擊下,第一季度GDP同比驟降6.8%,創1992年以來最大降幅。雖然疫情過後各地已復工,但受海外市場訂單萎縮、內需消費消減等影響,短中期內經濟挑戰仍然嚴峻。就此,中共的經濟主軸也從「六穩」轉變為「六保」,由2018年提出的六穩(即就業、金融、外貿、外資、投資、預期的穩定),至今年4月中旬提出的六保(即居民就業、基本民生、市場主體、糧食能源安全、產業供應鏈穩定和基層運轉的保障),政策顯得相對保守。於此可見,中共為爭取民心,先淡化階段性戰略目標,著重落實扶貧、民生、就業政策,更強調內需與民生的政策,鞏固政權,推崇習核心的領導地位。

在國家整體戰略規劃上,2020年為所謂「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年,全面脫貧的「政績」將被重點檢視。然根據統計顯示,中國大陸仍有551萬貧困人口未脫貧,已脫貧人口中更有近200萬人在返貧風險,以及近300萬人面臨致貧風險中。再加上疫情影響下,扶貧工作更難開展。各省市縣封城,外出工作受阻,產業扶貧碰壁。在經濟局勢一片慘澹下,中共該如何檢視扶貧工作績效,備受外界矚目。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5月22日於「部長通道」接受採訪表示,產業扶貧已成覆蓋面最廣、帶動貧困人口最多的舉措。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也表示,大陸832個貧困縣,截至5月17日,有780個縣已經宣布脫貧摘帽。但這些美麗的數字背後是否有「水分」的問題,值得再觀察。

除此之外,今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醞釀之年。「十四五」規劃具延續性,政策有望涵蓋產業轉型升級、生態環保、挖掘內需潛力,以及培育自主創新等方向。中共將提出階段性政策工具與目標。首先,藉由財政政策組合釋放內需潛力,以因應外貿的發展頹勢,具體舉措包括多重運用貨幣、財政、產業的政策組合,輔以特別國債、地方專項債等方式,進一步推動城鎮化及生產要素市場改革的目標。其次,改革措施將鼓勵創新與研發自主,並鼓勵長期資本形成對實體經濟創新升級的支柱。例如,近年推進科創版的設立與註冊制改革等。與經濟發展相關的,是本次兩會對於民法典草案的審議。目前總共7篇(1260條)的民法典草案,有利於保障物權與私有財產,顯見中共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視與強調。

風口浪尖下的外事與境外關係

在疫情影響下,全球對中共進行強烈指責。中共則是想藉大外宣的舉措反制,重塑大國風範,並將疫情責任甩鍋他國。中共官方措辭尖銳辛辣,被外界視為「戰狼外交」政策。此外,中共在疫情發生之初,有瞞報的嫌疑,導致遭多國質疑,索賠天文數字的償金。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在5月24日的記者會上,指責以美國為首的一些政治勢力,正將中美關係推向「新冷戰」。當被問及中國是否在進行更強硬的「戰狼外交」時,他指責一些人給中國「扣上霸權帽子」。王毅還表示,一種「政治病毒」正在美國擴散,它「利用一切機會對中國進行攻擊抹黑」。由此觀之,中美關係在短期內,恐怕無法有具體的改進。

兩岸關係也是本次兩會的重點。針對蔡英文總統5月20日的就職演說,中共採取冷處理的態度。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全國政協主席汪洋進行的工作報告,還是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涉台部分都沒有提到「九二共識」(李克強只在5月28日閉幕的記者會上回答兩岸關係時稱,對台方針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這與過去大相逕庭。以汪洋為例,涉台部分僅表示,今年將「深化同台灣島內有關黨派團體、社會組織、各界人士交流交往」,而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在5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報告中,則提到要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共似乎有意將「九二共識」放在關注度相對不高的人大報告中提及,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恐怕是一個警訊。

至於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决定(草案)」,也就是外界稱的「港版國安法」,如果通過,中央將有權制訂法律,針對香港地區發生「分裂國家」、「顛覆政權」、「恐怖活動」,以及「外部勢力干預香港」進行必要的處置。由於上述定義都難以明確其內含,因此這項法律無疑將無限擴大中共中央對香港的干預,象徵「一國兩制」名存實亡。

經濟問題短期內難化解

本次兩會在疫情與對外關係紛擾的情況下召開,其中經濟發展是中共最關切的議題,因為只有經濟獲得發展,才有實力去進行其他事務的處置。但中共的嚴峻挑戰恐怕無法在短期內獲得化解,包括經濟復工復產、全面脫貧、防止疫情再復發、中美的新冷戰,以及港台的反中勢力持續擴大。這些問題都將考驗習近平政權的執政能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