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編輯手記》變調的兩會前奏曲

「二十大」後權力相對鞏固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原可在今年3月「兩會」前夕繼續維持「清零」政策,沒想到一夕解封捲起的疫情大海嘯,讓兩會前奏曲變了調。

疫情不透明與過於低報的死亡人數,增添各國對疫情擴散及出現變種病毒的憂心。世界各國紛紛管制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中共也不甘示弱,對部分國家的赴中人員進行管制,讓原本就脆弱的中國大陸對外關係─尤其是美中及日中關係,雪上加霜。

即便中國大陸內部情勢因疫情海嘯產生劇烈動盪,但隨著多地感染高峰已過,「陽康」民眾紛紛重回街頭,解封後的社會大眾對生活回歸常軌充滿期待。只是全球經濟仍不容樂觀,嚴重的通貨膨脹迫使美國聯準會連續升息,一般家庭消費急凍,對美出口的國家與企業殺傷力更大。向以出口為重要經濟驅動力的中國大陸,只能寄希望於內需市場,但疫情尚未過去,尤其春運可能帶來新一波染疫高峰,中共「兩會」前夕的經濟前景,難以樂觀。

「共同富裕」已成現階段中國大陸經濟政策主軸,習近平於「二十大」報告多次提及,即使疫情海嘯席捲全國,推動「共同富裕」的個人意志仍未減弱。但這種財富重分配的制度變革,不免讓外界有「經濟向左轉」的疑慮,令外資卻步,本地富人也紛紛「潤」出,是否會削弱整體經濟活力,還需後續觀察。

縱使大環境不佳,仍有一些行業前景看好。人口高齡化迎來的銀髮經濟、伴隨少子化興起的寵物經濟、人際疏離與社會壓力帶動的陪玩、哄睡等新興服務;就連長達3年的新冠疫情,也催生了露營與植栽等另類「綠色經濟」。

淨零減碳的「綠色經濟」,是當今世界最夯的主流。未來企業要在世界舞臺上長期保持競爭力,勢必要將「減碳」內化成企業的重要價值取向,不僅是應付國際客戶要求,更是為了全人類的永續發展。本期特別邀請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五所陳詩豪副所長,從實務上提供企業淨零減碳的建議。

兩岸交流衍生的問題千百種,不少涉及法律問題,「意定監護」便是其中一種樣態。大陸的老母親想由嫁到臺灣的女兒照料晚年,希望在喪失「意思能力」前先行指定女兒為未來的監護人。兩岸都有的「意定監護」制度如何適用?本期何叔孋公證人有精采的剖析。

雖然疫情與時局增添兩岸工作不少挑戰,海基會始終努力克服各種障礙,以兩岸人民的福祉為依歸。近期臺灣疫情趨緩,海基會漸次恢復各項活動;中國大陸疫情嚴峻,海基會亦隨時掌握疫情動態,盡可能提供必要的協助。只是中國大陸疫情傳播速度超乎預期,春運龐大的人流更令人擔憂。如何使變調的前奏曲在「兩會」召開時回歸主旋律,不僅海基會關心,全世界都在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