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減碳透明化 臺灣推動碳標籤不遺餘力◆文/王俐涵(工研院綠能所副研究員)

近年來,減緩氣候變遷的意識逐漸提高,產品碳足跡及減碳議題日益受到重視。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因應全球減碳趨勢,民國99年開始推動碳足跡標籤相關作業,鼓勵企業於產品生命週期之原料取得、製造、配送銷售、使用及廢棄處理各階段,瞭解其碳排放及減量熱點。為鼓勵廠商進一步藉由產品本身、製程及供應鏈中找出碳排放減少機會,甚至檢討產品綠色設計,達到實質減量成效,於103年起推動碳足跡減量標籤(以下稱「減碳標籤」)。

鼓勵企業持續減碳

目前世界各國發展產品碳標籤制度尚無國際統一規範,碳標籤制度推動初期,取得碳標籤證書的產品較少,同類產品碳足跡無法互相比較,第一階段以鼓勵廠商分析並揭露產品碳足跡為目標。國內碳足跡標籤(以下稱「碳標籤」),

指一個產品從原料取得,經過工廠製造、配送銷售、消費者使用到最後廢棄回收等生命週期各階段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經過換算成二氧化碳當量總和的標示方式。

國內現行碳足跡標籤制度主要依循《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推動產品碳足跡管理要點》執行,鼓勵廠商核算產品碳足跡及持續減碳,並以「碳標籤」及「減碳標籤」標示,供民眾選購參考。標籤取得可分為以下4步驟:

一、搜尋適用之產品類別規則

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是指對一個或多個產品類別之產品碳足跡量化與溝通的要求事項和指導綱要的一套特定規則。產品若欲申請「碳標籤」及「減碳標籤」,需先具備適用的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才能進行後續碳足跡計算、查證及標籤申請,可透過中華民國輸出入貨品分類號列或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代碼,進一步至「產品碳足跡資訊網」(https://cfp-calculate.tw/cfpc/WebPage/LoginPage.aspx)搜尋適用的產品類別規則,若無適用者,可進一步擬定產品適用範圍及填寫產品類別規則文件基本資料表,至網站中提出案件申請。

二、碳足跡盤查計算

碳足跡盤查計算,應依據ISO 14067:2018及環保署產品碳足跡數據量化與查證規範進行計算。考量目前主要是民生消費品方能進行「碳標籤」及「減碳標籤」申請,故計算範疇需涵蓋原料取得、製造、配送銷售、使用及廢棄處理等五大階段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經過換算成二氧化碳當量的總和。

產品碳足跡盤查計算過程主要由活動數據及排放係數組合計算而得,其中活動數據多取自工廠生產數值(如原料、能資源及排放等),而排放係數基本上應以供應商提供為主,若考量實務狀況不允許,則能引用二級數據資料庫數值作為替代。

三、碳足跡查證

前項碳足跡資料,應經產品碳足跡查驗機構查證取得查證聲明書或關鍵性審查出具之總結報告,才能進一步申請「碳標籤」及「減碳標籤」。其中針對國內碳足跡查驗機構查證,依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推動產品碳足跡管理要點》第1章第2點第9款,產品碳足跡查驗機構,係指取得產品碳足跡認證機構核發之產品碳足跡查驗機構認證證書者,目前符合規定者有4家,可至https://cfp-calculate.tw/cfpc/Carbon/WebPage/OrganizationApplyList.aspx查詢。

除了上述4家碳足跡查驗機構外,為因應行政院環保署推廣產品與服務碳揭露與碳標示作業,解決碳足跡查證時間過長及支出成本過高等問題,環保署特別參考ISO/TS 14071:2014及ISO 14044: 2006等條文精神,透過「產品碳足跡資訊網」進行產品碳足跡關鍵性審查作業,以生命週期評估原則,確認計算程序及盤查清冊之數據適用性及合理性,並確保符合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要求事項,關鍵性審查相關介紹可參考https://cfp-calculate.tw/cfpc/WebPage/CriticalReview/WhatIs.aspx。

四、標籤申請

環保署為因應全球減碳趨勢,經長期研擬與規劃,於99年開始推動碳足跡標籤相關作業,成為全球第11個推動「碳標籤」的國家;103年起開始推動「減碳標籤」,成為全球第4個推動減(低)碳標籤的國家。截至111年11月,國內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文件(CFP-PCR)已完成制定且尚在有效期限內者有159件,制訂中則有10件,申請通過「碳標籤」產品1,278件,「減碳標籤」產品86件。

針對標籤申請,僅需將前述盤查及查證作業完成後所取得的查證證書或聲明書,透過「產品碳足跡資訊網」提出申請書、查驗摘要報告、標籤標示方式等電子文件資料,由審查單位以線上審查方式進行審核,通過後即可授予「碳標籤」及「減碳標籤」使用權,並頒發證書。

申請「減碳標籤」使用權之產品,5年內碳足跡減量需達3%以上,經審查通過後即可取得,除實質呈現減碳成效,更讓在意氣候變遷的消費者優先選購「減碳標籤」產品。

強化低碳產品競爭力

對廠商而言,分析產品碳足跡可瞭解該產品在各生命週期階段產生溫室氣體之比例,進一步檢討溫室氣體減量的對策,例如採用對環境友善之原料、產品包裝減量或回收、提升運輸效率等,並要求產品上游供應商共同努力降低產品碳足跡,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形成綠色供應鏈外,通常可得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對消費者而言,可優先選購「碳標籤」產品,支持廠商揭露產品碳足跡,並於產品使用及廢棄時配合減少碳排放,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之目的。

透過碳標籤制度的施行,能使產品各階段的碳排放來源透明化,促使企業調整碳排放量較大的製程,也能促使消費者正確使用產品,達到減低產品碳排放量的效益。目前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泰國、澳洲等國家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碳足跡相關政策與工作的建置,從已實施產品碳標籤的國家觀察,許多國家正朝低碳社會的道路邁進,也為企業帶來碳排放減量及較高的品牌聲譽。期望我國也能藉此強化低碳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升消費者對「碳標籤」產品的購買意識,達成低碳經濟的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