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圍爐社交」 兩岸煮茶品茗成風潮◆文/崔蒔宜(社會觀察家)

三五好友共聚,餐廳或咖啡店非唯一選擇,不少年輕人自備茶具前往戶外茶社,或是在中式茶館,以陶罐、爐火與鐵網烤盤,擺上一壺茶,茶壺外圍擺上板栗、花生、玉米等,陣陣撲鼻香,煮茶品茗,談天說笑,營造「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的慢活氛圍,成為年輕人新的社交和生活方式。

「圍爐煮茶」重視氛圍 受中國大陸年輕人熱捧

近年,「圍爐煮茶」熱度迅速攀升,中國大陸社交平臺「微博」上,「圍爐煮茶把秋日氛圍感拉滿了」和「圍爐煮茶是種新的社交方式嗎」持續為網友熱議的話題;在社交APP「小紅書」上,有關「圍爐煮茶、圍爐飲茶」的筆記近20萬,相關話題更達1,154萬次瀏覽量。

結合大眾點評和「小紅書」的資訊,提供「圍爐煮茶」服務的茶館主要分布在成都、杭州、蘇州、揚州、廣州、福州、上海等地,價格為每人98元至288元人民幣。以成都為例,在大眾點評成都茶館熱門榜前10名中,有8家茶館推出「圍爐煮茶」套餐,帶動各式各樣的煮茶器具、炭火桌、茶爐在網路熱銷。

「煮茶燒栗興,早晚復圍爐」,朱紅色的陶製茶壺氤氳出青柑普洱的芬芳,茶食錯落擺放在烤火爐的鐵網上,被騰騰熱氣包圍,這是成都「春宵茶食‧餘生小院」一隅,茶館隱於竹林中,除了有小橋流水造景外,還能享用和古裝劇《夢華錄》的同款點心。今年31歲的陳小姐表示,她格外喜歡「圍爐煮茶」,因為「煮茶把古裝電視劇的情景搬進生活,而且煮茶體驗感、參與感強烈,逛完景點還能坐下來欣賞美麗的風景」;每張小桌子搭配2個小炭爐,一個煮茶、一個烤點心,不論是烤柿子、烤橘子、烤年糕都讓顧客自己動手,體驗「煮茶+烤物」樂趣,偷得浮生半日閒。

南投鹿谷竹林茶會 「現代陋室」拉近年輕人距離

臺灣鹿谷神農獎得主張富欽、張素鸞夫婦,以團聚溫馨的理念為出發點,在鹿谷鳳園路旁,打造木造兩層房舍的「圍爐煮茶」,1樓享用茶點品茶,2樓茶藝教室提供煮茶DIY以及品茗空間,傍著美麗的竹林園子,體驗臺灣獨特的竹林茶會。

結合日本茶道與臺灣泡茶方式,圍坐圓心爐火旁,客人動手泡製高山、貴妃、紅茶、金萱等臺灣茶種,猶如日本茶道以柄勺取熱水,以瓷碗泡茶,再注入茶海,與好友一同分享,搭配茶點,別有一番風情,吸引不少內行茶客體驗,除富含茶藝之美,也滿足「以茶會友」的社交需求。張富欽強調,創館宗旨在於協助推廣地方茶文化,茶產業須與茶文化結合,才能永續經營與發展。

位於臺中,與草悟道、審計新村相鄰的「兆兆茶苑」,以「現代陋室」為題,室內空間簡單雅致,木質色調的3層日式茶館建築,外觀沒有太多裝飾,以冷灰調的水泥牆為主,桂花與竹子點綴其中,中庭挖空讓陽光與風得以穿透;烘焙茶的空間藏身於旋轉梯後,5座爐子燒著香氣,桌上擺放6套樣式顏色各異的茶具,放入茶葉、執壺注水、釋出茶湯,一時白煙蒸騰,茶色紛呈,茶館主人Scott認為,飲茶空間透明化,才能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

來自高雄的許先生說,「一群人一起喝茶,彼此聊天,人與人之間的熟悉感就從一杯茶開始,停留時間越久,隨著人們的來來往往,也聽到大家的生活日常瑣事」。將傳統茶道逐一破解,轉化成對生活的想法,當喝茶不只是習慣,就會瞭解茶並不傳統,而是很前衛的事情。

顛覆大眾對茶的刻板印象

「圍爐煮茶」並非新鮮事,早在唐代,陸羽《茶經》就詳細記錄圍爐夜話和煮茶過程,從煮茶的燃料到用水,都有細緻入微的記載,白居易、蘇軾、陸游等文人雅士也曾以詩詞抒發煮茶的閒情逸致。現今咖啡店和手搖茶飲遍地開花,「中式茶館」顛覆新世代的刻板印象,與朋友飲茶分享交流生活感悟,從而獲得心靈的慰藉,讓彼此在繁忙的都市生活感受淡定放鬆的生活體驗。

年輕人青睞茶蘊含的文化、喝茶的氛圍與儀式感。談起喝茶,可能是在好友的社交聚會,也可能是獨處的閒暇午後,茶的包容性很大,能夠融合牛奶成為奶茶,搭配花朵、水果成為花茶與果茶,在包容與碰撞中越來越多的茶品以新鮮的姿態亮相。

新世代茶文化 帶火「茶經濟」

近年,中國大陸新式茶飲具備社交和文化屬性,滿足年輕族群嘗試新鮮事物的需求。根據「2022年抖音電商茶行業洞察報告」,18至30歲消費者規模快速增加,年輕消費族群多半從花草茶為消費入口,並向烏龍茶、紅茶、普洱等品項延伸,健康、國潮、文化自信,成為新中式茶館的時尚標籤。部分茶館的茶飲名稱甚具中式韻味,例如赤子心、小團圓,部分茶館在白茶、綠茶及普洱等增添花茶和陳皮雪梨白茶飲、桑葚烏梅飲、玫瑰茯苓飲,注重養生需求。

臺灣的新式茶飲文化偏重與美學結合,喝茶也很時尚,成為一種生活品味。年輕人的創新採摘之道,以創意調茶,推廣「多多喝茶、健康多多」,讓傳統奉茶文化與創意茶飲激盪更多火花,吸引年輕族群品味茶香。此外,臺灣茶業業者近年鑽研茶粉的製程技術,調整不同種類臺灣茶的加工細節,測試從蒸菁到磨粉的製作參數,將各種茶製成茶粉,銷售額成長快速,可望成為「新茶金」,藉由茶粉的廣泛應用,拓展臺灣茶的國際舞臺。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