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編輯手記》30年的變與不變

  • 更新日期:112-07-13

作為兩岸關係標誌性的歷史事件,辜汪會談於今年4月27日正式邁入30週年大關。30年,對個人而言,是成熟穩健的而立之年;對兩岸關係來說,經過30年發展,理應進入成熟穩定的階段。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30年來,兩岸關係跌宕起伏,30年前「擱置爭議、相互諒解」的務實思維,今日已被政治化的務虛思維取代。辜汪會談開啟的兩岸協商大門,隨著兩岸政治情勢時而緊閉,然而,兩岸民眾的交流並未減少,30年來衍生的問題更是比30年前多樣,兩岸協商停擺,對兩岸人民的福祉及權益保障,都是莫大的損失。

海基會作為辜汪會談實際規劃參與單位,特別在辜汪會談30週年之際舉辦座談會,用意在此。透過李登輝總統相當倚重的大陸政策幕僚、現任臺灣戰略模擬學會理事長張榮豐、前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前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吳安家、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江春男等4位與談人親身經歷與切身觀察,辜汪會談的時代意義逐漸清晰。誠如海基會李大維董事長於座談會總結,和平、穩定、繁榮是兩岸最大公約數,如何讓雙方以人民福祉為念坐下來溝通,是兩會及雙方主管機關都應努力的方向。

如果說,30年來的兩岸社會圖像,因頻繁密切的交流往來,已發生深刻的變化,ChatGPT等「生成式AI」的出現,可能在極短時間內,徹底改變世界的樣貌。AI的擬真技術,使「真實」與「虛假」的界線逐漸模糊,不僅成為有心人欺騙社會大眾的新利器,更可能被專制極權國家利用,作為認知作戰的工具,透過AI優異的外文文章生成能力,對外國輿論進行操弄。

AI衝擊年輕人的就業機會。「生成式AI」能寫文章、能繪圖、會寫程式、會翻譯,可取代的正是許多年輕人青睞的白領工作,年輕人的就業前景雪上加霜。加上全球經濟趨緩,高等教育畢業生每年仍在大量成長,供需失衡下,加速學歷貶值,魯迅筆下高不成低不就的「孔乙己」,被許多中國大陸年輕人拿來自嘲。「脫不下長衫」的心靈束縛,兩岸皆然,所幸臺灣在近幾年努力下,慢慢扭轉對技職教育的偏見。

職業不分貴賤,「適才適所」而已。對「逆風劇團」的少年來說,找份好工作的前提人生回歸正軌,而人生回歸正軌的關鍵則是被接納與理解。「逆風劇團」讓這些高關懷少年有機會演出自己的故事,更在他們墜落時接住他們,陪伴他們面對生命中的創傷。

作為兩岸民眾到對岸打拼時的娘家與避風港,海基會也期許能編織起更加細密的服務網路,接住每個遇到困難、身陷困境的兩岸民眾,這是海基會30多年來不變的初衷,也是對兩岸民眾30餘年不變的承諾。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