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海基會臺中烏日兩岸關係研討會紀要◆文/編輯部

  • 更新日期:112-11-15

前言

新冠疫情與俄烏戰爭,使全球政經格局進行前所未有的解構與重組,為因應外部變遷,各國領導人紛紛重整戰略規劃。海基會於112年9月6日至7日在臺中烏日舉辦兩岸關係研討會,邀集專家學者討論國際變局對兩岸關係的挑戰,臺灣在此情勢下應如何訂定兩岸交流策略,以提升國際地位並拓展生存空間。

第一場:國際結構變化對當前兩岸關係之挑戰

◆廖舜右(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兩極對抗加劇 考驗中小型國家應對

國際政治結構最大的變化,就是「兩極化」與「集團化」,在國際經濟上是「新全球化」與「去中心化」,在國際文化則是「西北」、「東南」的分庭抗禮,即西方價值對上東方價值,北方國家對上南方國家。這3個結構分別對全球主要行為體有第一波影響或最主要的影響,然後這些主要機制或行為體再影響兩岸互動。

兩極對抗越緊張,中小型國家越沒有選項。有人說我們要做槓桿,不要選邊、要中立。20年前或許還有操作空間,例如南韓擅於在這種外交空間中遊走,這幾年在大結構的影響下,南韓也選邊了。面對新的挑戰與局勢變化,傳統的外交政策、現實主義與戰略結盟等方式,固然可正守,但仍須保有以奇勝的思維,具備跳出框架外的通盤思考。

就經濟的角度,新的全球化已出現。過去把生產要素、資金、貨品、勞務跟人員以最便宜、最快速與最有效率的方式配置的時代已經過去。新的全球化關鍵就是要「更安全」。「更安全」考量就會去影響甚至改變最便宜、最快速與最有效率的配置方式。

我們常說要跟對岸在WTO架構下協商、對話,但我們幾乎沒有針對中國大陸任何的貿易行為提出過貿易訴訟。反而中共不喜歡在國際平臺上跟我們互動,但這一次先通報WTO我們違反貿易精神,而後再針對我們禁止的多項產品進行調查,並將於1月12日選前一天公布結果,這對選舉一定有影響。WTO平臺對我們最有利嗎?還是我們可以另闢蹊踁,展開兩岸經貿另一種對話?

面對價值抗衡 思維要更與時俱進

與其說是文化,說意識形態會更精確,舊價值還存在,但新想法已出現,並可與之分庭抗禮。華盛頓共識「民主人權、市場經濟、小政府」的概念,這幾年明顯受到北京共識「賢能治理、計劃經濟、大政府」的概念挑戰。過去50年,我們熟悉西方的價值理念,現在面對從政治、經濟到意識形態都兩極化的情況,我們可以有2個選項,一是維持我們目前的立場,但這樣兩岸幾乎無法對話;二是在這2種價值中,找到兩岸可以對話的空間。

最後幾點建議。國際結構變化非操之在我,但我們可以掌握變化的方向跟趨勢。國際經濟上,提升自己的產業,參加不了自由貿易協定,就採取單方面開放與自由化。國際文化或意識形態上,普世價值的認定可以與時俱進,除了暴力要被限制、承諾要被執行、財產要被保障之外,人類社會沒有其他價值可以維持永恆不變。

◆楊三億(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半導體對臺灣影響大    應關切美對中半導體制裁

美國目前正在進行總統政黨初選,初選辯論主軸之一即是對中政策與臺灣安全議題,其中幾個論述包括要提供臺灣更多安全保證、讓每個臺灣家庭都有槍枝、對臺灣半導體進行課稅等。目前北京對美國總統初選的態度是避免添加柴火、靜觀其變。

每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產值約7,000多億美元,臺灣產值約1,000多億美元,如果把整個晶圓製造產業上下游,如IC設計、封測等全都加上,2023年臺灣總產值約可達5兆元新臺幣,可知該項產業對臺灣的重要性,臺灣的產官學界有必要關注該議題對臺灣影響與對地緣政治的衝擊。

世界經濟發展與半導體產業息息相關,通膨、俄烏戰爭、美國升息等都會連帶影響產業興衰。此外美國對中國大陸的經濟與科技等層面制裁也有影響,美國透過遏制中國大陸高階晶片的發展與遏制晶片轉移到軍用設備上為其戰略目標,臺灣相關產業同受衝擊。

從當前局勢來看,美國推出一系列制裁方案後,華為從全球市占率18%劇降至2%左右,觀察該公司最新款手機,其特色是採用麒麟9000S晶片,該晶片大約落後2到3個世代。未來美國是否提升制裁力道、是否加大與其他國家產業鏈的制裁措施,值得後續觀察。

當前世界局勢朝新型兩極對抗方向發展,這些對抗隱然出現在軍事、經濟與意識形態等各層面,中小型國家犯錯空間小,我們應發揮更多智慧,想出新的路徑來應對全球局勢發展,海基會扮演居中關鍵角色,期待未來兩岸關係與全球局勢能漸趨緩和。

◆沈有忠(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維持兩岸現狀是最理性選擇    短時間變化不大

兩岸關係的內生因素,不外乎臺灣內部與中國大陸內部因素。臺灣馬上要選舉,按照目前民調,賴清德副總統當選的機率稍高,從賴清德副總統對兩岸關係的詮釋以及其立場來看,相對其他組候選人,賴清德改變兩岸關係的主動性偏低。

中共內部相對難預測,習近平現在面對的內部壓力,遠高於兩岸帶給他的壓力。對習來說,現在應以尋求內部維穩、解決經濟問題、確保政治安全為首要目標。習只要在兩岸問題維持現狀,不需要刻意改變或尋求武統,作為他第四任期的正當性。

部分學者或媒體分析,武統臺灣可舒緩中共內部壓力,即所謂「聚旗效應」,但這是飲鴆止渴的做法,即便短時間內武統臺灣,長時間對中國大陸及全球經濟上的破壞,不是習近平可承擔。尤其全球制裁,將造成整個產業鏈斷裂,反成他第四任期必須要交出政權的壓力。從內生因素來看,維持兩岸現狀對臺灣、中國大陸來說都是最理性的選擇。

俄烏戰爭加速冷戰    全球兩極化確立

兩岸關係的外生因素,最穩定的地方在印太,印太以美國為核心,歐美日韓也好,AUKUS也罷,或是四方對話,都有美國的存在,日本也參與絕大多數AUKUS以外的組織。整個印太地區都是圍堵中國大陸的立場。即使東協內部,也有這樣的氛圍,菲律賓、越南被迫選邊站。美國不論是川普還是拜登,民主黨與共和黨抗中共識已形成,國會立場很穩定,即使行政部門轉變,換了總統,只是做法有些微調而已。

歐洲部分,德國7月公布對中戰略,第一個比較大的亮點是提到12次臺灣。這12次當中,因為臺海而提到臺灣只有2次,其餘10次是專門提到臺灣,且10次都非常正面,不是將臺灣指涉成「不確定因素」或trouble maker。

第二個亮點,德國對中戰略有5個重要目的,其中一個目的是,不管怎麼跟中國大陸交往,都不該犧牲德國的自由民主價值、生活方式,以及德國與其他「夥伴」的關係。它提到10次「臺灣」裡面就有好幾次用「夥伴」這個字。由此可樂觀解讀,臺灣對德國來說,依舊扮演經貿及自由人權價值上的重要夥伴,不會因中國大陸的壓力而改變它與臺灣的交往。

最後一個亮點,結論提到「德國必須要重新認識中國,要怎麼樣開始重新認識中國,要從會中文開始」。透過中共認識中國大陸會有風險,你不知道做什麼事會被抓走,而臺灣很樂意做這個事情。臺灣可主動提供華語師資,到德國各大企業、高等教育、政黨、智庫,提供語言交流,這個提案在一些學校或智庫單位都得到滿正面的迴響。

短時間內除非習近平下臺或俄烏戰爭以某種不可預測的情況結束,或是發生另一個像covid-19一樣的黑天鵝,不然兩極對抗的格局,應會延續下去。

◆張峻豪(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中國大陸加強涉外立法     增加外資的不信任

現在許多歐美智庫、研究機構想了解中國大陸的情況,但不願意去中國大陸,臺灣可以做為國際認識中國大陸的窗口,更積極去媒合、建立橋樑,讓這些機構來臺從事研究,海、陸兩會也可以在這方面做更多努力。

習近平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以後,加強涉外立法,除了反間諜法、對外關係法外,中國大陸的法律學者主張,包括海洋關係法、海洋基本法、反干涉法或者是刑法、行政法、稅法等各種法律,都要設立涉外專章。這反映中國大陸面對國際局勢變動,想反制長臂管轄,對內維穩,對外打擊敵對勢力來控制群眾、鞏固政權。但這樣的執法,例如搜索外資企業等手段,可能會造成外資對中國大陸不信任。

香港成立多條舉報熱線    社會不信任氛圍劇增

這些執法除影響對外關係外,也會造成更多社會的不信任,例如香港從2018年反恐開始,到2019年反送中、2020年香港國安法立法,先後成立3條舉報熱線。3年來,國安舉報熱線總計收到超過40萬個舉報,平均一小時有15通,加劇香港社會對港府和北京的不信任。

今年北京為了強化國家安全,除舉報外,還加強向中小學生教育反間諜意識,造成家長的恐慌,產生一種「要隨時警惕身邊人可能是間諜」的氛圍,導致臺灣學者現在赴中國大陸交流風險很高,不知接觸到的人會不會牢記你說的話,舉報你是間諜。

香港人才外流的情況,未來會更加嚴重,臺灣應該把握此機會,加強吸引離港的人才。

◆盧信吉(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

面對美中對抗大格局   臺灣可借鏡韓國經驗

全世界都在美中對抗的框架中,臺灣這種中小型國家要如何應對,韓國的發展策略值得參考。美國是霸權,可以制定如何限制關鍵技術的原則。

韓國的尹錫悅總統與美國簽署全球全面戰略同盟關係後,改變外交政策的框架。這讓美韓共同關注的議題,從僅限於應對北韓,擴展到全球範圍,特別是關於供應鏈合作的議題。

影響外交政策的因素,除了國際政治架構外,也會受到國內政治因素的影響。臺、日、韓其實在這方面很像,在美中戰略競爭的架構中,永遠只能在親美或親中裡選擇一邊。

外交政策上會面臨「短期安全威脅」與「長期戰略規劃」的拉扯。以韓國為例,駐韓美軍軍費的支出比例一直是兩國談判的重點,川普要求韓國支出50億美元,談判結果韓國僅同意支出10.3億,這差距造成川普任內的東亞政策上,美國和日本親近的程度比較高。拜登上臺後,韓國總統換成尹錫悅,雙方對整個國際戰略格局變化的理解又趨於一致,近1年半以來同盟關係重新加溫。如果沒有出現新的短期安全威脅(例如朝鮮發射核子武器),這就是韓國的長期戰略規劃。

相較於兩韓,中國大陸的技術、量體在兩岸關係的影響力,都遠大於朝鮮。美國可以主動和臺灣做戰略上的連結,所以去美國設廠,與友好陣營在供應鏈上合作,讓臺灣目前擁有短期競爭優勢。但在長期戰略規劃上,臺灣是否需要真正靠向美國,需要美國持續證明,他們願意捍衛臺灣的國家安全。

第二場:臺灣民眾認知對當前兩岸互動之助益

◆譚偉恩(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網路上的兩岸關係 認知作戰與認知失衡

除了實體層面的兩岸關係,「網路上的兩岸關係」也同樣值得關注。臺海雙邊互動有兩個特性,第一是延遲性,它帶來的影響雖可能在當下就發生,但結果往往是一段時間後才被觀察到;第二是年輕化,相較於實體互動的兩岸關係,虛擬空間上的兩岸互動有更多的參與者是年輕人。

網路上的兩岸關係對臺灣的國家安全帶來兩種威脅。第一是面對認知作戰的壓力。現在臺灣很多年輕人,甚至小學生都在使用小紅書、抖音等中國大陸的APP,日積月累閱讀或觀賞後,年輕人的腦部和心理狀態發生變化,有腦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指出,使用抖音的年輕族群易患有注意力缺乏多動症(ADHD),難以專心、聚焦,心理狀態容易浮動,難以透過長時間的閱讀來吸取知識。

第二是「認知失衡」。年輕人長期使用或沉迷上述APP,媒體識讀能力會弱化,認知系統會偏狹。日積月累便可能對臺灣理解不全或流於片面。面對這樣的認知失衡,較好的處理方式不是透過法律禁止,而是培養「民主識讀」的能力。

優化事實查核效率    形塑言之有「據」的網路文化

臺灣已有事實查核機制,效率還有進步的空間。由政府或民間主導各有優缺點;如果由民間主導,事實查核就可用市場經濟模式發展,具有糾舉假訊息技術或能力的企業就可投入。

網路雖是虛擬空間,但並非虛無存在,而是具體依附於臺灣優質的通訊網路基礎設施,並與人民日常生活緊密交織。這個虛擬空間,政府要帶頭建立開放的對話氛圍,鼓勵人民在網路上發言時要有所本,不是主觀性臆測或流於情緒性謾罵,如此假訊息傳播量才可能縮減,臺灣網路空間的體質才經得起認知作戰的衝擊。

◆劉兆隆(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

國人對港澳移民影響臺灣社會的看法

我的研究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測臺灣人對於香港人移民的態度,第二是測有跟香港人互動經驗的臺灣人。

第一個問題,「請問您認為港澳來臺有沒有可能影響國家安全?」認為有可能的37%,不可能的46%,其中18至49歲認為不可能的比例都在56%以上,50至59歲就只有41.3%,年齡愈大比例愈低。

第二個問題,「請問您認為港澳移民來臺是否有可能排擠就業機會與社會福利資源?」認為有可能的60.4%,不可能的31.5%。與前一題一樣呈現年紀愈大,認為不可能的比例愈低。從教育程度來看,國、初中學歷認為可能的比例特別高(73.1%),其他都是五至六成左右,他們的焦慮可能是來自於自己的想像,政府可加強宣導。

第三個問題,「請問您認為港澳來臺對於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有沒有幫助?」認為有幫助的52.5%,沒有的34.5%,多數民眾認為是有的,其中18至39歲認為有幫助的高達73.1%,年紀愈大認為有幫助的比例愈低。

從政黨支持來看,綜觀國家安全、就業與社會福利、經濟發展三個方向,國、民兩大黨的支持者以及政黨中立者大多認為港澳移民會排擠到臺灣人的福利,而且對經濟沒幫助,另外民進黨支持者也擔心會港澳移民會影響國家安全;民眾黨與時代力量的支持者可能因為年齡層較低,對港澳移民來臺的態度整體來說較為正面。

從統獨傾向來看,支持臺灣獨立者對港澳移民態度比較謹慎,支持維持現狀者則比較開放。

國人對政府人道援助港人作為的看法

第一個問題,「請問您贊不贊成政府投入資源協助因為受到政治迫害而來臺灣求助的港人?」贊成的比例有近六成,其中18到29歲贊成比例高達81%,30至59歲也有六成多,愈年輕贊成比例愈高。

第二個問題,「請問您支不支持政府現行對港人的人道援助行為?」支持的比例也有67%,不支持的不到20%,其中18至29歲高達83%,30至49歲也有70%以上,也是愈年輕贊成比例愈高。以上2個問題可以合理解釋,2020年蔡總統競選連任時,香港問題成為她動員青年選票的催化關鍵。

「請問您認為現在的港澳與中國大陸有沒有區別?」認為有區別的為52.9%,沒有區別的為36.2%,年紀愈大、教育程度愈低,認為沒有區別的比例就愈低。這可能是因為愈年輕的人接受到的資訊愈多元,較能區別港澳與中國大陸的不同。

「請問您認為應不應該更嚴格限制港澳居民取得定居?」認為應該的比例為53.5%,不應該的為34.4%,年紀愈輕、教育程度愈高,認為不應該的比例就愈高。

「贊不贊成嚴審具中國黨政軍、港澳公務員身分移民」、「贊不贊成嚴審港澳投資移民」、「贊不贊成港澳移民以具專業技術能力申請定居時,應該提出對臺灣貢獻專業能力的證明」等問題,贊成的比例都有八成左右,顯著較不贊成者為多。

國人對港澳移民的了解程度

第一個問題,「請問您有沒有去過香港、澳門或中國大陸?」有去過的為51.3%,沒去過的為48.6%,大約一半一半。第二個問題,「請問您有沒有關注港澳移民來臺的新聞或消息?」有關注的比例為41.1%,沒關注的為56.3%。

既然去過的只有一半,有在關注相關新聞的比例更只有41%,那有一大部分沒去過又不關心相關訊息的民眾,是如何形成那些對港澳移民來臺的態度?很值得深討。

以上研究跟數據可以發現,第一,臺灣人對港澳的態度跟認知,很多是來自資訊建構的想像世界;第二,年輕、高學歷的人對於港澳移民態度相對多元開放。

◆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兩岸民間、商業、學界交流持續進行

疫情後兩岸通婚數量暴增,顯見兩岸年青人之間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的仇恨,但由於全球經濟情勢影響,前往中國大陸工作的臺幹人數確實有減少。

中國大陸市場對企業的影響力不容低估,歐美國家認為90%以上的貿易無關國家安全,民生製造業、電動汽車產業等方面繼續前進中國大陸,形成歐美各國擔憂中國大陸內部情勢,但又不願意放棄該市場的不確定性。

學界方面,北京沒有完全禁止學生來臺學習,疫情後,中國大陸不少富裕家庭把小孩送到歐美國家接受高等教育,甚至從小學就開始送出國。

中共特許式交流對臺進行分化

中共把兩岸交流模式變成特許性質,民進黨政府執政下,國民黨執政縣市可就特定的交流、農產品或議題進行溝通,這是認知作戰的一環,接受九二共識,就能進行貿易或政治上的往來。若明年民進黨勝選執政,兩岸的交流模式將維持特許性質,目的是進行認知作戰的分化。

認知作戰的目的不是要說服、改變臺灣每個人,而是分化臺灣。只要使10%、20%的人相信民主是腐敗的、美國不可靠,就是成功的認知作戰。

中共早在數年前就對臺進行非傳統的認知作戰,干擾選舉只是其中之一。透過網路影響臺灣人對民主的信心、對政府的認知、對美國的懷疑,在國際上以國際法和一個中國原則,與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掛勾,向世界宣傳臺灣屬於中國大陸,已取得相當成果。

今年7月25日,美國眾議院決議把2758號決議跟臺灣主權脫鉤;8月30日,英國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第一次承認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對於一個中國政策,國際學界也清楚認知,只是中共宣稱對臺灣主權的主張,不代表承認中國大陸擁有臺灣主權。

然而,有些國家仍帶有天真想法,認為透過WTO、CPTPP等國際組織能使中國大陸的市場改革派抓到生存契機。事實上,學界比政界更清楚中共的認知作戰,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提升他國政府對中共認知作戰的認識。

◆陳蔚芳(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臺灣或可參照歐美作法處理難民

臺灣很難制訂一套總體性的難民法,就算有,也很難處理中國大陸申請政治避難的個案,處理上或可參考英國或歐洲國家的做法。

反送中以來,很多香港人來臺,幾年生活下來仍有一些不適應。最近疫情比較緩和,街上聽到香港或是中國大陸口音的情況有變多的趨勢。

歐美許多國家,不論官方或民間,已認知中國大陸是中國大陸,臺灣是臺灣。今年暑假我訪談一些歐盟官員,他們表示如果兩岸關係緊張或有狀況,他們很願意援助臺灣,但是說不出可能採取的具體作為。

國際局勢雖有變化,從烏克蘭的例子來看,我們需自立自強,不能太樂觀期待歐盟提供實質的協助。

中共對臺青年交流的成效令人質疑

隨著疫情緩和,今年暑假兩岸交流活動增加,但中國大陸做法跟前幾年相比差異不大,還是採取落地接待,展現祖國山河美好、市場蓬勃發展的一面。然而,中國大陸這幾年經濟狀況並不好,自己的年青人失業率高,要怎麼說服臺灣年青人能夠在這找到好工作?

這幾年中國大陸對思想的控制越來越嚴重,陸生在這種情勢下還敢來臺灣唸書,他們讀完書後還打算回去嗎?還是他們帶有特殊的任務?我們需要更加小心。

短影片、小視頻對臺灣的滲透很厲害,雖然是不分國界,全世界年青人普遍的現象,但太過沉迷,不容易專心且變得浮躁,也會讓訊息接收的管道窄化。我們需要一個具公信力、有足夠資源,能夠即時進行事實查核的機制,幫助民眾驗證訊息的真偽。

◆王智盛(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助理教授)

大選後到新總統就職前   中共將加強認知作戰力度

總統大選部分,相信北京也認為,若非綠陣營不整合,民進黨延續執政的可能性極高,非綠陣營即使成功整合,也不一定會贏。對於立委選舉結果,北京的預測是類似2008年朝小野大的結構。因此,北京採取支持特定候選人的介選方式,不容易達到效果,研判會採取地方包圍中央的戰略,為下一次縣市議員選舉做準備。

北京更在意的是在美中關係下阻止或導正臺灣議題國際化的趨勢。北京對臺灣真正的極限施壓會在明年1月13日到5月20日之間,以各式各樣統戰交流手段,或加大負面強力施壓等,逼迫新任總統在兩岸議題上做出更具體明確的表態,在美中對抗升溫之前,將臺海問題掌握在可控範圍內。

去年裴洛西訪臺後,北京清楚強力軍事手段只會引起國際社會更強力的反彈跟撻伐,相信之後軍事行動的程度範圍規模都會限縮,這並不代表他不會對臺進行非軍事施壓,且非軍事手段會多於軍事手段。

賴清德出訪後,中共一系列動作以試水溫為主,非軍事手段比想像多,精準化認知作戰影響的對象是特定產業或特定對象,非全臺灣民眾。以水果事件看,中共想要形成一種氛圍,以後可以單方面透過藍營的縣市首長或相關代理人,與北京就農漁產品或被中國大陸制裁的產業進行溝通,架空臺灣的中央政府。

過去這幾年,我們讓民眾更加了解認知作戰各種樣態,有助於維持凝聚。雖然中共不斷操作和戰、疑美、棄臺的分化手段,但反使臺灣民眾,特別是40歲以下,對於主權、價值的凝聚力更強。我比較擔心的是,選後中共藉由各式各樣代理人推動民主協商,分化臺灣內部的殺傷力有多大?政府應該要思考如何預防。

◆劉泰廷(中興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需要增進辨識中國大陸的能力

兩岸交流應該開放,這對臺灣來說也是壓力測試,檢視民主社會的韌性,方法包括選舉以及對認知作戰的反應,最重要的還是要自立自強。

國內媒體引用外媒的報導,除了翻譯產生的問題外,也要辨識外媒各自的立場。語文能力不夠強的西方人,只能間接從英文角度解讀中國大陸,就算看得懂中文,也可能在認知上被中國大陸假消息影響。因此,對於美中臺關係、兩岸關係、中國大陸的發展等,絕對不要完全相信媒體上看到的,而是要試著批判思考。

由於接觸減少,我們辨識中國大陸的能力也下降。引用中國大陸的資料要非常小心,90%以上是假的,如何加強對於中國大陸的敏感度、敏銳度,增進辨識資料的能力,值得我們思考。

很多同學對中國大陸不感興趣,寧可去研究美國或其他地區。我跟同學說,你不必喜歡它,甚至很討厭它都沒有關係,但總要有自己的論述。換個角度想,這也是某種測試民主韌性的壓力,先讓同學認識中國大陸長什麼樣子,然後再進一步思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