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全球減碳大作戰 永續住行正夯◆文/陳冠宇《交流雜誌111年12月號第186期(歷史資料)》

應對全球氣候暖化,各國政府與民間持續致力於減碳行動。住宅與交通是重要的碳排放來源,從東方到西方,透過減碳實踐提供我們對未來的永續生活更多想像。居住方面,日本、澳洲吹起木建築風,英國則開了第一家淨零碳排旅館;交通變革上,荷蘭發明第一輛「負碳排」電動車,歐洲各國「減車」浪潮一波接一波。

建築業碳排放可觀 日澳吹起木建築風

現代建築和營造部門產生的二氧化碳相當可觀,年排放量占全球38%;其中,74%涉及能源使用,另26%來自建材和營造階段的碳排放,尤其是鋼?、混凝土和鋁的製造環節。各國致力改善建築業碳排放的方法,「木建築」是可行性較高的選項。

談到木建築,外界聯想到傳統建築形式,如小木屋等低矮獨棟住宅,在歐美鄉村極為常見,但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木材很難被納入高層建物,除了結構穩定性,還有防火等問題。這些技術課題正被突破中,讓木材重新回到建築界的舞臺。

日本建築商正在進行一場木結構高樓的新革命。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作為「有利於脫碳的建築」,日本建設高層木結構建築計畫越來越多,包括大林組、竹中工務店等大型建商,紛紛接獲高層木結構建築的諮詢和訂單,住友林業也將建立生產基地。

橫濱市內,矗立著一棟高44公尺的11層建築,透過玻璃帷幕,可明顯看見木質結構遍布於樑柱和牆體,與周邊的建築風格形成巨大反差。這棟由大林組建設的高樓,9成構件由木材組成,使用木材總量達1,990立方公尺。與同等規模的鋼構建築相比,該建案的材料採購、施工及拆解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量降低約6成;若考慮光合作用下的二氧化碳固定效果,可降低至原來的4分之一。日本林野廳統計,2020年開工建設的公共建築中,13.9%採用木結構,其中,低層建築約佔3成。不過,林野廳木材利用科長小島裕章認為,在中高層建築和非住宅建築方面,木材有普及的潛力。

澳洲雪梨中央車站附近也計畫興建一棟全世界最高的混合木結構大樓。由大林組得標的Atlassian Central,樓高182公尺,地上39層大樓;地下至地上7層為鋼筋混凝土結構,7層以上為木材和鋼材組成的混合結構。興建該大樓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到正常狀況的一半以下。

英國旅宿全方位環保 淨零碳排旅館掀革命

世界旅遊和觀光協會(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的數據顯示,旅遊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全球的8~11%,其中即包含旅宿業。2021年迄今,超過500家旅遊業者加入簽署《格拉斯哥旅遊業氣候行動宣言》(The Glasgow Declaration on Climate Action on Tourism)的行列,推動旅遊業未來10年碳排減半,於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目標。

英國倫敦一家旅宿業者走得更快,去年底,位於奇斯威克區(Chiswick)的「Room2 Chiswick」開幕,號稱是全球第一家「終生」(whole life)淨零碳排放的旅館,即把營運和隱含碳抵消為零。創辦人Robert Godwin表示,「終生淨零,已充分考慮我們的碳排放,不會進一步加劇氣候變化」,希望藉此翻轉旅宿業,將所有碳足跡納入考量。

據《The CEO Magazine》報導,「Room2 Chiswick」採取多項措施進行減碳。例如不使用石化燃料,整棟建築物100%再生能源電力供電,包括場外綠電的風能、太陽能和水力發電,而屋頂的太陽能板可滿足旅館全年5%的能源需求,地下200公尺深的地源熱泵系統則為旅館提供所有供暖、冷卻和熱水所需能源。據此,「Room2 Chiswick」可較一般旅館高出89%的能源效率。

旅館屋頂上還有玄機,一處蓄水屋頂可儲存5萬公升的雨水,逐步釋放使用,也減少暴雨災害的發生。另一處屋頂則種植野花和植被,除改善空氣品質,也能吸收太陽輻射、降低旅館溫度;這裡養7.5萬隻蜜蜂,還能生產新鮮蜂蜜。為抵消碳排放,旅館也種植4,000多棵樹。

「Room2 Chiswick」的環保理念還體現於許多細節。旅館內設有2間實驗室,可長期監測和追蹤能源、電器、照明、供暖、水和空氣品質等各方面數據,研究如何降低能源消耗量。館內家具來自周圍16公里內生長的在地天然樹木,或是由回收、再生材料製造,降低運輸過程的碳排放,零廢棄物政策要求全數垃圾須丟入定制的回收箱。

電動車不夠看 「負碳排車」能吃掉二氧化碳

電動車是汽車界主流認為能降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更是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荷蘭愛因霍芬科技大學(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一個大學生團隊,在電動車概念上,打造出一臺能夠收集二氧化碳的電動車原型「ZEM」。相較於一般電動車的零碳排,ZEM甚至可達「負碳排」,提供未來車輛發展的另類思路。ZEM是零排放移動(zero emission mobility)的縮寫,建造之初,研發團隊TU/ecomotive期望整個項目的碳排放為零,「我們終極目標是創造一個更加永續的未來」。

行駛過程中,ZEM不但不會產生碳排放,還能透過空氣捕捉技術,吸附車輛周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收集儲存至團隊設計的過濾器,達到淨化空氣的效果,這輛車「吸收碳比排放碳還多」。

ZEM的車身材料力求環保,從製造、使用到報廢過程盡量降低碳排放。ZEM車殼與車身結構使用3D列印技術,可製出確切所需車體形狀、不會產生多餘廢料。用可再生材料製成車體,汽車壽命結束時,可切碎回收,重新再造使用。車窗由聚碳酸酯取代傳統玻璃、內裝採用鳳梨葉皮革與塑膠再生製品;模組化的車上娛樂系統與電子、照明設備,拆卸後重複利用於其他產品中,車頂和引擎蓋上還安裝太陽能板。

一般電動車幾乎不會產生碳排,但製車過程,生產電池會產生大量汙染與碳排放,1輛電動車的里程數達數萬英里時,其整體碳排放與油車相當,ZEM期望抵銷這些碳足跡。

降低交通碳排放 歐洲從「減車」開始

儘管業界多從交通工具的電動化著手,部分歐洲國家卻直接選擇「減車」方式降低碳排放,塑造行人友善的城市空間。

瑞典隆德大學永續研究中心(Lund University Centre for Sustainability Studies)一項研究報告,為減少城市交通所產生的碳排放,歐洲諸多城市進行「減車」措施,前3名最有效的方式皆為交通限制措施,包括交通擁堵費、停車和交通管制、交通限制區。

倫敦率先啟動交通擁堵費機制,個人司機必須付費才能進入市中心,這些收入會投入永續替代交通的發展。自2003年實施以來,近10年倫敦市中心的汽車交通量減少達33%。近來,越來越多歐洲城市師法倫敦,義大利米蘭、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哥德堡於民意調查同意後,採用類似方案;這2座瑞典城市依據日期和時段調整收費價格。

停車和交通管制方面,許多歐洲城市紛紛移除停車位和改變交通路線,包括規劃無車街道、自行車道和人行道,以取代過往汽車專用的空間。該措施已被證明有效,挪威奧斯陸發現,將停車位改為適合步行的無車街道和自行車道之後,市中心的汽車使用量減少19%。

交通限制區也是減車的好方法。義大利羅馬在一天中的特定時間,僅允許居民和支付年費者的車輛可進入市中心,將通勤人潮引導至公共交通運輸系統。原本高度壅塞的羅馬,限制時段的汽車量降低20%,即使所有汽車都可進入市區的非限制時段,車輛也減少10%。

瑞士選擇讓汽車於市區「慢行」,營造友善行人和自行車的環境。在蘇黎世市區,汽車只能以時速30公里行駛,減少噪音汙染的同時,也降低汽車的便利性與使用意願,加上大量闢建自行車道,成功將通勤人潮轉移至使用自行車,碳排放也大減。

放眼世界,減碳成為城市的發展趨勢,藉由科技發明與創新政策的推出,低碳的住和行已是現在進行式。各國發展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鑑,重新思考生活與環保之間的關係。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