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營造永續環境 中國大陸挑戰多◆文/許易韋《交流雜誌111年12月號第186期(歷史資料)》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在中國大陸可說人人都能朗朗上口,又稱為「兩山論」。這項論述經過17年的推動,成為現今中國大陸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方針。然而「肇建千年力,摧殘一日功」,破壞容易建設難,環境經過數十年的摧殘,要想恢復青山綠水,恐要花百倍之力,才能慢慢扭轉。中國大陸雖開始重視生態文明,也想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但仍有接踵而來的挑戰。

告別高汙染 浙江安吉縣當樣板

安吉縣是浙江省湖州市所轄,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年代,高汙染企業到處林立,又以「餘村」最著名,為了「向錢看」,先後開辦礦山、水泥廠,1990年代全村集體經濟每年收入達300多萬元人民幣,成為安吉縣「首富村」。然開礦時產生的爆炸聲、空氣污染、水污染,嚴重破壞當地生態系統,居民也付出犧牲健康的代價。直到2003年,安吉縣提出創建全國首個生態縣的目標,逐漸關停高污染企業。

企業關停,意味著經濟飽受衝擊,歷經一番爭論,直到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前往考察,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才塵埃落定。15年後,該縣已獲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餘村」竹海連綿,風光明媚,再現綠水青山樣貌。安吉縣所屬的湖州市汙染企業數則由2005年的225家降到2020年的16家,但產值卻增加14倍,稅收增加6倍,成為重要的綠色能源供應基地。

在追求經濟高速成長,以GDP論英雄的年代,「餘村」可說是全國村鎮的縮影。經過2、30年付出慘痛代價的破壞性成長,迫使中共當局啟動法制面與政策面的保護手段,但多年沉痾非一朝一夕可改,如同電力轉型,發展綠能多年,但煤炭發電仍佔約60%,居高不下。

環境永續課題對中國大陸製造業而言,到現在依舊是重大挑戰,此從2021年經司法登記在案的相關事件仍持續成長就可看出,該年環境損害220家,較2020年成長10%;犯案3,800餘人,成長15%;環境損失2.06萬件,成長36%。這些數據的背後恐怕只是冰山一角,越往鄉鎮的中小型製造業,越缺乏有效監督,許多滿目瘡痍的山頭,是對「兩山論」最大的諷刺。  

可持續發展服裝穿出環保 仍須消費者認同

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從業人數超過兩千萬,2021年生產超過168億件服裝,占全球一半以上。然而,傳統紡織業的碳排放在所有工業碳排放中占比超過6%,水資源消耗量大,占全國總用水量約6.3%,生產1噸紡織品用水量達200噸。為了緩解環境資源壓力,補充紡織原材料供應,中國大陸預計廢舊紡織品的循環利用率到2030年達到30%,再生纖維達到300萬噸。

「可持續發展服裝」的概念已逐漸影響大陸消費者,從設計、生產、銷售、運輸等產業鏈,都有環保要求,甚至生產過程中工人是否有合理的社會權益等。消費者認同可持續的價值,才是服裝市場的決定性力量,中國大陸的企業和消費者正在探索與磨合中。部分地區已採取行動鼓勵可持續發展時尚,例如北京一家「零垃圾」商店出售棉布等有機材料製成的產品。

中國大陸紡織服裝產品出口市場主要在歐盟、美國、日本等國,未來全球將實施碳關稅政策,作為第一大出口國,降低碳排放勢在必行,否則會面臨「綠色壁壘」。目前,江蘇、廣東、河北等紡織大省,逐漸採用太陽能電力,增強綠色競爭力。循環再利用與降低耗能,是中國大陸紡織產業未來發展的兩大趨勢,當消費者穿著「可持續發展服裝」感到自豪,趨勢自然水到渠成。

綠色地產只佔0.2% 綠建築路漫長

有自己的住房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過去只求蓋得堅固可靠,綠色概念興起,節能永續、綠化宜居的「綠色地產」,近年成為中國大陸的建築營造方向。「綠色地產」包含三大原則:以人為本保護健康、節約與再利用資源、融合並協調周圍環境。施工過程盡可能不產生污染物、粉塵和噪音。

中國大陸傳統單位建築面積能耗是先進國家的2至3倍,新建築中80%以上是高耗能建築,推動「綠色地產」刻不容緩。2006年,中國大陸推出第一代綠色建築標準;2013年官方將綠色建築上升為國家行動,直到2018年「綠色地產」才進入加速期。據克而瑞房地產數據顯示,2016年與2017年新增綠色建築竣工面積都在5億平方公尺以下,2018年驟增到15億平方公尺;2021年又新增綠色建築面積近19億平方公尺,佔全年新增房屋竣工面積45.44%。

大型房企中,以萬科集團對於綠色建築的投入最積極,萬科累計綠色建築面積超過2億平方公尺,經測算綠色住宅指數,居2021「綠色地產」之冠。這家總部位於深圳的房企,似與深圳扮演改革開放先鋒角色,正在引領中國大陸綠色地產的發展風潮。不過,中國大陸建築面積總量超過500億平方公尺,綠色建築面積仍不到0.2%,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民眾消費能耗高 用「碳帳戶」鼓勵個人減碳

全球碳排放計算,大多聚焦生產端的碳減排和碳交易;然中國大陸民眾消費行為的能耗約佔總量45%至50%,要實現減碳目標,消費端不容忽視。目前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四川、河北等地陸續推出個人「碳帳戶」,讓減碳正式進入個體時代。

所謂「碳帳戶」,透過數位平台將消費者食衣住行產生的消費減碳情況自動記錄在帳戶內,並獲得相應的綠色積分激勵。今年8月10日,北京第一個綠色生活碳平臺「綠色生活季」正式上線,用戶透過購買和使用綠色家電、騎行共用單車、駕駛新能源汽車、減少一次性餐具使用等方式,可獲得綠色碳減排量和綠色積分,積分可在兌換商城中換得美團30天暢騎卡、電影院代金券、停車券等。8月8日,阿里巴巴也正式發布個人用戶的88碳帳戶,彙集用戶在餓了麼、菜鳥、閑魚、天貓等平臺上產生的減碳量,獲得的碳積分可兌換現金紅包,也可兌換成低碳友好商家提供的低碳商品折扣、專屬服務等。當然,如果「碳帳戶」變成另一種「健康碼」,恐怕又是一場惡夢。

從「兩山論」到「綠色地產」,從服裝循環再利用到「碳帳戶」,乃至食物「光盤行動」、電動汽車普及化,中國大陸正嘗試從食衣住行等層面為環境永續開藥方,但還在起步階段。中國大陸將許多環境永續的願景目標設在2030年,接下來的8年也是經濟面臨嚴峻考驗的階段,是否又將陷入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兩難困境,值得關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