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浪費—兩岸新節儉主義大行其道◆文/李昭容《交流雜誌111年12月號第186期(歷史資料)》
- 更新日期:112-07-13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近3年,全球供應鏈飽受衝擊,加上俄烏戰爭持續10個月,能源供應大亂,各國通膨惡化,景氣不佳,個人消費力普遍下滑。錢變薄了,但生活還是要過下去,「新節儉主義」大行其道。這股風潮不是以不花錢為訴求,而是追求更合理的消費,把「省錢有道」變成一門學問。
「NONO族」反奢華反品牌
「新節儉主義」最早是由「NONO族」發起的消費理念。「NONO族」拒絕浪費、拒絕名牌,具有著雙重否定意義的時尚新概念。加拿大女作家Naomi Klein在其著作《無品牌(No Logo)》,透過對名牌崇拜的批判,對奢華鋪張的諷剌,繼而帶動理性消費、簡單生活的「新節儉主義」。
受新冠疫情影響,近年中國大陸年輕世代掀起所謂「新節儉主義」風潮,它與傳統「節儉」不同。老一輩的節儉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年輕一代的「新節儉主義」不是不購物、不消費,而是用相對少的錢得到相對多的享受。不過度壓制消費欲望,而是不鋪張浪費,要儲蓄也要理財,為不確定的未來預作準備。媒體報導,中國大陸2020年疫情爆發的第一季度全國儲戶存款增加6.47兆人民幣,意味平均每天有超過700億存款湧向銀行。資料也顯示「90後」正在成為存錢的主力軍,2020年的存款金額較2019年成長近4成。
「薅羊毛」很快樂 大學生、年輕上班族是主力部隊
「今晚10點,店鋪將限量發布100張優惠券,手慢無」、「滿100減30,限時搶購,點擊鏈接就能領。」短短10分鐘,張小姐加入的「薅羊毛」微信群裡就分享了4條優惠資訊。400多人的群組充斥各大折扣平臺的網址和優惠金額。所謂「薅羊毛」,是中國大陸民眾搜尋商家優惠訊息,在朋友圈廣為傳播,從而為自己省錢的行為。根據淘寶網針對全國大學生消費習慣的調查顯示,將近65%的大學生都有「薅羊毛」經歷。另據《90後壓力調查報告》顯示,65.6%的人感覺生活壓力大,76.38%的人感覺壓力主要來自經濟因素。年輕上班族和大學生人迅速成為「薅羊毛」的主力部隊。
大學生雖非常依賴家庭的經濟支持,但在消費時更追求自我,追求個性化、高性價比的「低價好貨」,在尋找最低價的過程中,常會因意外的折扣而感到小確幸。隨著直播和影音視頻興起,年輕人無不熱中在網購平臺「佔便宜」,大到手機、電腦,小到耳環、髮圈,仔細瞭解不同平臺、不同類型、不同價位商品的折扣範圍,一有購買需求,馬上透過優惠管道,找到最經濟實惠的商品,幾乎每個人都是省錢達人。例如某位大學生為了搶到商家每天定點放送的大額優惠券,蹲守了3天,最終以比原售價優惠80元的價格買到自己心儀的隱形眼鏡。省錢已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曾在2020年發布《外貿轉內銷與電商平臺數字化價值》研究報告,針對疫情下出現的「特價經濟」現象進行分析,其中提到,品質消費和性價比消費越來越成為市場主流,電商平臺透過光棍節、雙12購物狂歡節、工廠直購節、1元購物節等活動,滿足消費者追求超高性價比的訴求,掀起特價經濟、節儉當道的新風潮。該所副研究員趙劍波不諱言,我們應避免社會進入未富先奢,提倡把特價經濟作為一種文化加以彰顯,將「儉以養德」滲透生活中。
「摳摳族」絕不多花一分錢 節儉已成日常
對「薅羊毛」頗有心得的蕭姓大學生已有兩年省錢經歷,秉承不該多花的錢絕不多花的信念,買東西前都會用App進行比價,也常收到同學「請求分享優惠券」的訊息。「請求分享優惠券」是以拼購作為省錢模式的消費行為,有別於依靠搜索、瀏覽挑選商品的方式,這種拼購模式最大的特點是透過朋友推薦、湊單、拼團、砍價等方式選購商品。調查結果顯示,52.41%的消費者會使用團購拼單進行省錢,這樣的群體被稱作「摳摳族」,中國大陸「豆瓣」網站就有各種「摳組」,讓消費者對於正常價格的商品不再輕易心動,而是一摳再摳。性價比是特價經濟的基石。消費者既要品質又要實惠的需求日益強烈,代表消費者務實、理性的消費觀。有趣的是,不少收入不菲的名人也踐行這種消費理念,例如著名的奧運跳水冠軍郭晶晶、霍啟剛夫婦的節儉風格為外界津津樂道,平價市場掃貨、步行出門等都是他們的日常。
調查顯示,54.02%「摳摳族」將省下來的錢存起來,45.98%則繼續買其他東西。他們的座右銘是:「1千可以花,10塊必須省﹔東西可以買,郵費必須包。」把錢花在刀口上,精打細算,能省則省;對中國大陸年輕族群及家庭主婦而言,「貨比三家」已是普遍的消費習慣,把「浪費可恥」掛在嘴上。
方便的網路購物助長了「新節儉主義」崛起,而這股潮流與中國大陸經濟下滑同步而行。可以想見,其聲勢在未來一段時間愈來愈壯大,成為生活的新常態,甚至擴及多數族群,對中國大陸的消費行為與經濟內循環或將產生重大影響。
臺灣網紅現身說法 節儉妙招具感染力
「新節儉主義」浪潮不只在對岸突起,臺灣年輕人也吹起節儉風,年輕網紅甚至現身說法,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節儉妙招。例如以極簡主義、自律生活在YouTuber圈走紅的NanaQ,在頻道中公開省錢方法,她表示,節儉的重點在於用錢有所節制、不浪費物質也不過度偏執。她透露自己領到薪水後,先把生活費放在信封袋中,剩下的錢則轉到沒有卡可以提領的帳戶裡,只買自己需要、喜歡的東西,不會衝動購物。影片曝光後,立刻引發網友熱烈討論,贊同NanaQ的網友認為「節儉是為了把錢花在對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地方」、「我覺得你的影片的確對我有所啟發,因為它開拓了我對於更多種不同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過去臺灣年輕族群曾流行「月光族」、「卡奴族」等,多是過度消費或先享受後付款。受新冠疫情影響,大量企業按下暫停鍵,賺錢越來越難,固定花費卻不減。如何像NanaQ一樣,做好消費計畫,在保證生活品質的同時,省掉可有可無的花費,進而提高抗風險能力,年輕人也學會對自己的消費行為負責。
現在許多年輕人開始用記帳方式紀錄自己的消費模式,某女「月光族」經由記帳,發現薪資大部分用於日常開銷,像是週末和朋友吃飯聚餐,喜歡點一杯星巴克,一個月逛街買3、4件品牌衣服等,這些日積月累的消費有很大改善空間。她開始用網路購物搜尋最大優惠,在實體店面看到喜歡的衣服或鞋子,若沒划算的折扣,就先試穿,再上網以較低價購買,或等商場有促銷活動再買。兩年多的「新節儉主義」,最大感受就是,依據需要購買,比節儉更有意義,也學會對自己未來生活的規劃。
也有年輕夫妻婚前幾乎都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婚後房貸、車貸、保險費、水電費、瓦斯費等各種帳單紛至沓來,才深感生活不易,自此奉行「新節儉主義」。
消費者心態在變 商家也要與時俱進
與傳統守財奴區別,「新節儉主義」倡導者不追求時尚消費;崇尚簡單,理性安排自己的生活,個人的價值不必透過奢華的生活體現,節儉也不意味低品質的生活。「新節儉主義」或許讓人覺得摳門,但面對電子產品等心儀之物,又出手闊綽,看似矛盾的消費觀,背後恰恰凸顯「新節儉主義」的精髓,即消費時有所取捨,節制自律,注重環保。面對這股浪潮,商家也要轉變思維,盡量推出質優價廉、低碳環保、舒適體面的商品,主動創新,才能贏得當下消費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