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中小學生活教育大不同◆文/陳芊芊《交流雜誌111年12月號第186期(歷史資料)》

世界變化的速度,快到令人難以想像,替孩子裝備面對未知的素養,而非過時的知識,這已是全球教育趨勢。兩岸的教育制度正蛻變中,作法或有差異,但都期望透過學習,讓學生有機會將所學的知識與能力在生活中實踐與應用,進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臺灣新課綱主軸「素養」導向 培養跨領域能力

我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於2014年11月發布,並於2019年8月正式上路,即為「108課綱」。新課綱科技領域包含生活科技與資訊科技二科目,在國中階段每週2節課,高中部必修4學分,並納入加深、加廣選修課程8學分;國小階段則可彈性學習課程中安排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或社團活動,供學生學習。過去9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及資訊教育的學習內涵中,將科技領域獨立列出,統整課程規劃及實施,有助學生學習。

依據科技的範疇可以分為6大類,視學校設備與生活科技老師個別發展出各項教學活動或設計課程,分別為傳播科技、製造科技、營建科技、運輸科技、能源與動力科技及新興科技(奈米、生物科技)。國中階段以「創意設計」為主軸,強調養成學生基礎的實作技能、創意與設計的能力,以及對科技與社會議題的理解與省思;國小則以「生活應用」為主軸,強調對日常生活科技產品的認識、理解與應用。

「素養」是「108課綱」的DNA,意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和面對未來挑戰,應該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以前教育的目標是學知識,現在則是學素養。從強調基本工業知識傳授、技能操作實習為主,到著重群集課程及新科技介紹,現今則強調科技素養的養成,目的是為強化未來人才的競爭力,讓每一個學生在適性與友善的學習環境中,培養「做、用、想」的能力。

故宮與基隆仁愛國小合作 力推數位教育

基隆市仁愛國小力推數位教育,今年10月首度和故宮合作,進行一週的故宮創意玩「數位微型特展」活動,運用數位科技,將故宮典藏文物知識,帶到中小學校園,結合文物與生活的設計,可瞭解文物的歷史背景意涵,激發學生相互討論以及學習興趣,也呼應「108課綱」素養導向的教育精神。

除強調「素養教育」外,鼓勵跨領域學習,讓學生結合所學累積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新課綱的主軸。例如臺南市大同國小以竹溪為題,因應氣候變遷導致的急降雨現象,讓竹溪水位瞬間暴漲,甚至造成社區淹水,師生們運用科技,研究如何降低災害對環境的衝擊及保護居民安全;臺南市崇明國小則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項目5「消除飢餓」及項目17「多元夥伴關係」為主軸,引導學生從各國學校營養午餐,認識食物從生產到廢棄歷程,發想減少糧食浪費的方式,探究糧食生產的創新作為,運用新興科技及設計思考模式,實作友善環境的糧食智慧生產系統,培養跨領域解決問題的能力。

「108課綱」於今年實施將滿3年,立意雖佳,但實施過程難免會面臨各種問題。聯合報針對全臺966所國高中進行民調,逾8成學校在執行新課綱面臨困難,54%國中與84%高中反映教學負擔過重,其餘遭遇的困難或挑戰包含配套不足、考招混亂,讓現場壓力倍增,對課綱產生反感等。對此,教育部已表示對於教育的改革與改變,將持續推動包括師資員額、教師增能、考招制度配套措施及精進提出因應作法。

「開學第一課」 陸中小學種菜做飯入新課表

中國大陸中小學今年秋季甫開學,「勞動課」可謂熱門的話題之一。2022年5月,中共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簡稱《標準》」,今年秋季開學,勞動課正式升級為義務教育階段必修的課程,除了將課程獨立,每周不少於1節課外,根據不同學段制訂整理與收納、家庭清潔、烹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勞動目標。例如5、6年級學生要學習「斷捨離」,整理、取捨、清潔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空間,學習以炒、煎、燉等方法製作2至3道家常菜,包含蕃茄炒蛋、煎蛋與燉骨湯等,並為家人設計營養食譜。根據《標準》,勞動課要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鍊意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課程架構方面,由分布在「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三大類別中的10個任務群組成。其中,「日常生活勞動」的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以及「生產勞動」中的農業生產勞動、傳統工藝製作4個任務群貫穿9年義務教育階段。

新學期開始,「勞動課」已經寫入不少學校的新課表,部分中小學還在「開學第一課」安排種菜、收割、做飯等課程。根據貴州餘慶縣融媒體中心「今日餘慶」微信公眾號報導,餘慶縣大烏江鎮涼風小學把「開學第一課」搬到稻田,當地農戶為學生講解示範割稻穀、打穀子的步驟和技巧,透過收割稻穀、打穀子、曬穀子等農活,瞭解農民種糧的艱辛,感受「粒粒皆辛苦」的深刻意涵。

「勞動課」成為必修課,課堂不僅限於傳統教室,從中國大陸各地推出的措施觀察,不少學校在校園內開闢小型菜園、農場,有的學校則開設烹飪教室。

根據《南京日報》8月31日報導,南京游府西街小學的校園裡多了一塊200平方公尺左右的農耕園。園內有果樹、大豆等農作物,並設計印有各種瓜果蔬菜圖片的名牌。除農耕園,學校還特別闢出4間勞動教室,包括木工教室、編織教室、陶藝教室以及烹飪教室,每個教室都配備各種工具。又如上海閔行區浦匯小學開設的勞動課,利用校園內的土地設置「小精靈農場」,在校外與附近的實踐基地和園藝公司合作,開闢專屬區域,讓學生全程參與從農作物播種到生長、收穫過程。

態度兩極 勞動課勿成「家長作業」

抱持支持態度的家長認為讓孩子從小培養生活技能,百利無一害,例如5年級家長陳媽媽表示,「雙手雙腳贊成,我認為做飯不僅僅是一項生活技能,更是一個獲得生活幸福感的技能,它能帶給人安全感、掌控感,還能讓孩子學會感恩和珍惜。」另一方面,質疑聲浪也不少,多數認為難以落實,反倒給家長增添負擔,最終流於形式。例如4年級家長張媽媽表示,「在學校讓娃煮飯或種地挑糞都行,千萬別回家讓家長管,還要拍視頻,很容易成為變相的『家長作業』。」顯見家長態度呈現兩極化現象。

中共有關勞動教育的做法並非新創,過往各地(或各校)並無統一授課內容,多是清潔教室、撿拾廢品、種植花草等,甚至將「勞動教育」誤解為「體力勞動」,直接將學生送到各種勞動教育基地幹體力活,出現小學生、中學生以及大學生反覆「種莊稼」現象。學生從小養成勞動的好習慣,本質與初衷都沒錯,若無法打破「考試主義」、「升學至上」的迷思,在「唯分數論」、「唯升學論」的教育體制下,無法獲得學生、家長認同並付諸行動,恐流於形式主義,無法達到政策預期效果。

兩岸教育蛻變 起而行解決問題

臺大教授葉丙成表示,教育要培養出無可取代的能力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跟人面對面互動、溝通交流思想的能力,另一種則是需要自學創作、系統性邏輯以解決問題的能力。臺灣過去強調學知識,現在重視培養適應生活,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不只教學方式改變,更能適性揚才,培養終身學習的態度,在變化快速劇烈的社會中具有應變能力。

中國大陸「崇尚讀書、漠視勞動」的觀念濃厚,不少家長替孩子包辦除學習之外的一切事宜,導致小學生不會剝煮熟的雞蛋、不會拿掃帚掃地的報導頻頻引發熱議;部分學校重視智育,輕視美育、德育、勞育等功利化、短視化教學傾向,雖開設勞動課程,卻紙上談兵、形同虛設。勞動教育在學校被弱化、在家庭被軟化、在社會被淡化,根源在於教育價值觀的偏差。

科技大幅改變我們所處的世界,面對未知,各國積極著手培育未來人才,讓學生動手做、解決問題。兩岸的教育制度正在蛻變,透過引導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與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論是「108課綱」核心素養所培育的思考、解決能力與溝通合作,或是中國大陸中小學訓練學生煮飯燉湯、種菜養禽等日常生活的勞動技能,皆反應社會的真實需求,除了強化生存能力,亦為一種價值的創造。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