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編輯手記》擁抱未來新常態《交流雜誌111年10月號第185期(歷史資料)》

大概很少人能預料到,一隻新冠病毒,竟可翻轉整個世界的運作。

新冠疫情爆發後,口罩變成出門必備,線上活動成為在家首選。即便疫情趨緩,但病毒仍在、新生活模式已漸成習慣,對比2020年前出門在外不用顧忌染疫的景況,今日的世界真的已經「回不去了」。

當過去偶發的例外變成如今的常態,我們就有必要適應它。世界經歷傳染病大流行並非首次,但科技的發展,卻讓遠距作業成為可能,整個世界的運作因此發生過去難以想像的變化。為盡可能降低實體接觸,線上功能不斷擴張,購物、教學、工作、開會、甚至看診線上化,今天如果出現無人街道,似乎也不足為奇。

不僅是微觀的個人生活型態發生改變,宏觀的全球經濟運作也因疫情產生變化。疫情造成跨境運輸成本提升及製造業供應鏈斷鏈,迫使企業的全球布局從過去的「成本」導向,轉為「韌性」導向,未來就近市場的區域化生產,將成為疫後全球供應鏈的新常態。

疫情恐怕也使自由權的限縮常態化。為了防堵病毒擴散,一些國家對國民「行動自由」的干預前所未有的深入,人流管控成必要之惡。中國大陸的「健康碼」成了「維穩碼」,歐盟的「疫苗護照」成了跨境流動准駁的依據,人民讓渡部分權利允許政府採取限制人權的防疫措施,引發爭議,卻也不容易求取平衡。

「演算法」則是另一個可能侵害人權的新興科技。它承繼人類社會的偏見,進一步放大使用者的偏見,卻因黑箱演算的不透明,使課責困難。「演算法」已讓社群媒體巨頭成公平正義的裁決者,當專制政權掌握這項工具,對人權的侵害更可能加乘。如何將「演算法」關進制度的籠子裡,越來越多有識之士正在研究探索。

當疫情海嘯吹向中國大陸,滅頂的不只是貸款買房的中壯年族群,剛畢業的年輕人也必須在夾縫中求生存。買到「爛尾樓」的受災屋主以「停繳房貸」的方式止血,「後車箱車主」與「直播電商」則是年輕人從業的新選項。兩者的共同點是自主性高、兼具社交需求,但也因為新興行業規範尚未完備,存在許多隱患,儘管如此,發展前景依舊看好。

中共官方挽救衰退的經濟,體現在對中小企業的扶持上,而面對家庭功能的弱化,北京當局將教育的責任從校外培訓機構更多轉向家庭,並修訂《民法》設置「離婚冷靜期」,嘗試利用立法手段,穩定「家庭」的健全。

海基會作為臺商的「娘家」與陸生、陸配在臺灣最堅強的後盾,也期望透過各種服務與關懷,建構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對海基會而言,即便世界進入「新常態」,但服務兩岸人民的初衷,卻一如既往,常態不移。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