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疫後新常態與全球經濟前景◆文/譚瑾瑜(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九所所長)《交流雜誌111年10月號第185期(歷史資料)》

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初在全球迅速蔓延近3年,除對全球人類造成生命威脅之外,亦對全球地緣政治與經濟運行造成根本性的改變,隨著各國逐步開放邊境回歸常態生活,全球經濟前景將在新常態下展開。本文針對後疫情時代全球分工體系變遷,解析供應鏈變化,以地緣政治角度,觀察全球經濟發展趨勢,最後提出臺灣與臺商因應疫後新常態之道。

就近市場 區域化生產成為新常態

新冠疫情阻斷及延誤各洲之間貨品貿易及供應鏈分工,而中國大陸持續進行的封控清零政策,則延長全球供應鏈恢復常態生產的時間。從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編制的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GSCPI)可看出,新冠疫情發生後指數一路攀升,2021年12月達到歷史新高,充分體現疫情造成跨境運輸成本攀升及製造業供應鏈斷鏈的窘境,反映全球供應鏈瓶頸的嚴重程度。今(2022)年隨著各洲逐步解封及港口堵塞緩解,8月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連續4個月下降至1.47。雖仍有中國大陸間接性的封控政策干擾,以及美國貨運鐵路公司與工會之間的勞資爭議可能引發的供應鏈斷鏈危機,目前指數仍未恢復至疫情爆發前水準,然而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持續下滑,有助於緩解全球通膨壓力。

疫情爆發衝擊全球供應鏈,各界重新審視全球分工體系的生產缺失,意識到分散生產基地以降低供應鏈斷鏈風險的重要性,原本優先考量降低成本,轉而考量供應鏈韌性,使供應鏈走向短鏈趨勢。產業開始考慮回流母國、建構多元生產基地,建構就近市場的區域化生產供應鏈,成為疫後供應鏈重整的新趨勢。

取代中國大陸 東協可望成為亞洲次區域製造中心

為降低疫情封城所造成的供應鏈斷鏈情形,各洲逐漸形成區域製造中心。以美洲為例,墨西哥因為勞動成本相對便宜,且是美墨加協定成員,因此成為跨國企業考慮美國市場時的設廠據點,該國可望成為美洲的區域製造中心。此外,面對中國大陸進行封控清零政策,跨國企業依據自身的成本考量及受到美中貿易戰加徵關稅的影響程度,對於已在中國大陸投資設廠者,進行產能、產業供應鏈調整,使東協有機會成為亞洲次區域製造中心。

中國大陸內需市場龐大,跨國企業多採取「在陸生產,銷售大陸」(In China, for China)策略,原本以美國市場出口導向的在陸廠商,必須擴充其他地區產線,以規避美中關稅成本的提高,此時鄰近中國大陸的東南亞國家,成為企業移出的首選。從中國大陸移出的外商青睞東協國家,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生效下,可望強化東協加中國大陸產業供應鏈,東協將成為供應美國需求的主要生產基地。

除了供應鏈區域化之外,美中競爭態勢在後疫情時代有過之而無不及,加上俄烏戰爭後美歐共同「制俄協烏」,為降低俄羅斯停止供應天然氣威脅,美國拜登總統在3月美歐峰會中便承諾將加速擴大對歐洲提供天然氣,以填補禁運俄國天然氣所造成的能源缺口。西方民主陣營因俄烏戰爭而合作結盟的同時,中國大陸在聯合國棄權譴責俄國,俄羅斯稱中國大陸為盟友,中俄並簽訂30年的天然氣協議,形成聯防態勢。俄烏戰爭不但造成全球通膨惡化,破壞過往全球經濟過去的整合分工成果,盟友亦各自組建安全供應鏈。

建構韌性供應鏈 是重中之重

美國已盤點半導體、電動車電池、礦產、藥品等關鍵供應鏈,並在印太戰略的架構下,進一步宣布將與合作夥伴打造印太經濟架構(IPEF),9月9日於洛杉磯召開首屆IPEF部長會議。IPEF創始成員共13國,以美國、日本、印度、澳洲等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為框架,加上韓國、紐西蘭,以及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等7個東協成員所組成,幾乎涵蓋美國前10大貿易夥伴。IPEF提出的四大支柱之一,便是制定供應鏈協定,建構「韌性供應鏈」。由此可看出美國聯合盟友建構關鍵供應鏈安全,將是疫後全球供應鏈調整的重點,而印度作為印太戰略的關鍵角色,除了與IPEF成員一同建構「韌性供應鏈」之外,四方安全對話中亦有《關鍵技術供應鏈共同原則聲明》,印度可望在疫後成為以美國盟友為主的安全供應鏈新秀。

為達到半導體科技自主,美國拜登總統於2022年8月9日簽署《晶片和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of 2022),內容包含約527億美元半導體補貼以及約2,000億美元科學研究經費等,未來將透過半導體補貼增加美國在本土生產的半導體晶片產量,減少美國依賴其他國家,並抑制中國大陸發展半導體的威脅。法案中並設置護欄條款,限制獲得補貼的業者10年內,不可以在中國大陸或是其他不友善國家,建置或擴充先進製程(28奈米以下)的產能,以推進美國本土的半導體製造能力,確保下一代半導體在美國生產。

強化臺灣韌性 融入安全供應鏈陣營

全球經濟因疫情及地緣政治而裂解,使得疫後供應鏈無法善用各國比較優勢生產以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區域化生產和盟友連結建構安全供應鏈將成為疫後新常態。

俄烏戰爭尚未止息,各預測機構並不看好2023年全球經濟表現,美國、歐元區8月通膨率分別高達8.3%、9.1%,前三大經濟體除了中國大陸,明年經濟成長預測均未能超過2%,顯示2023年缺乏引動全球從疫情紛擾提振起弊的區域復甦動能。2022年下半年起JP Morgan全球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逐步下滑,7月為50.8,較6月下降2.7個百分點,8月進一步跌至49.3榮枯線以下,均顯示全球產能過剩的機率愈來愈高。

應對全球經濟變局,強化臺灣及臺商韌性有其必要性。新冠疫情爆發與俄烏戰爭,讓各國及企業警覺強化供應鏈韌性的重要,「韌性」可展現在平時的安全防護力及資源調度力,亦可展現在危機發生時的緊急應變力及迅速復原力。就供應鏈區域化生產及盟友結盟供應鏈安全而言,臺灣須融入當前所形成的安全供應鏈陣營,並從俄烏戰爭的經驗中,思考提供穩定能資源供應的優質環境,強化國家承受世界經濟波動的韌性。對於臺商而言,因應經濟全球化裂解的區域化生產趨勢,應考慮產品主要市場何在,分散式彈性調整佈局與產線,並以強化自身供應鏈韌性為先,預防未來產能可能過剩及能資源稀缺、波動機率大增的經濟變局,保守看待自身投資行為,降低營運風險。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