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後車箱經濟 賣氛圍與創意◆文/陳芊芊《交流雜誌111年10月號第185期(歷史資料)》

「後車箱市集」(Car Boot Sale)起源於歐美國家,車主們開著汽車,帶著衣服鞋帽、日用雜物、書籍光碟、家具等,利用後車箱空間進行「跳蚤市場」交易。此種將後車箱文化與消費結合,以年輕人為主,成本與進入門檻相對低;受到疫情影響,在兩岸掀起行動列車風潮。打開後車箱,點起氛圍燈,掛上文藝氣息的攤位招牌,後車箱內的每寸空間被充分利用,極富創意地擺滿各式各樣的商品,形成一個微型店鋪。

後車箱經濟成為創業新選擇

「後車箱市集」形式靈活、機動性強、特色鮮明,不僅成為城市的一道新風景,也是提振消費活力的微型經濟。實際走訪可發現,每個後車箱販賣的手作小物、咖啡美食、文創商品,如同迷你版的創意工廠,除展現年輕人創業夢想,也縮短受新冠疫情影響逐漸疏遠的人際關係。

前幾年,臺灣不少小資族選擇創業門檻低、免店租、時間彈性,還能到處趴趴走的「行動餐車」創業模式,經典福斯T1箱型車V型車頭與復古造型,早期僅流行於講究復古的愛車人士,後來改裝成行動餐車,掀起臺灣「胖卡」創業潮。外型可愛,注重衛生整潔與品牌形象,有別於一般攤商,形成獨特的社群文化。胖卡車界有「老鳥帶新鳥」的優良傳統,前輩們無私分享,教導後輩如何經營、改進產品、招攬客人,縮短摸索時間。

胖卡送暖 善行回饋醫護

 一群經營「胖卡」餐車老闆,齊心做公益,把愛分送社會角落。致力推廣臺灣行動餐車產業的「臺灣行動車創業發展協會(又稱胖卡協會)」理事長龔修賢於新冠疫情爆發時,動員協會力量,號召「暖心餐車」發起認購餐點活動,並設立一個專門聯繫醫院、消防隊等公家單位的平臺,為前線的醫護與消防人員提供「暖心下午茶」,獲得許多企業與民眾認同捐助。   

無獨有偶,經營「首爾號行動餐車」的蕭銘辰,舉辦環島義煮送暖活動,今年6月中旬從臺中梧棲童醫院開始,短短15天內, 分別走過臺南、屏東和花蓮,為辛苦的醫護人員、弱勢家庭與孩童提供愛的餐食,讓偏鄉的弱勢孩子及家戶感受滿滿的幸福食光,不僅暖胃也暖心;在臺南經營拉麵行動餐車的陳士弘,推出待用餐已經1年多,也與社福團體合作,提供孤老待用餐兌換券,努力為生活打拼的同時,更不忘回饋社會。

中國大陸新冠疫情爆發後,許多店家因生意大幅滑落只好關門結束營業。實體店面開不成,部分業者窮則變、變則通,開始以自用車後車箱作為流動經營點,開著自家汽車,經營後車箱販賣,近期許多城市紛紛出現「後備箱集市」(後備箱即為後車箱)。

賣美食雜貨兼賣氛圍 無所不賣

夜幕低垂,人潮湧進北京某處市集,後車箱上懸掛LED彩燈和文藝氣息的招牌,為夜間市集增添氣氛,擺上幾張摺板凳,播放時尚悅耳的音樂,後車箱上琳瑯滿目的商品與器具,吃喝玩樂一應俱全,疫情下的市集恢復了生氣;如北京「斯普瑞斯奧萊」(商場)、南京位於長江邊的「五馬渡」廣場、西安的「滻灞」生態區、廣州珠江邊的「荔灣」廣場等地,10多輛汽車依次排開,後車箱銷售手作好物、咖啡甜品、日用雜物、古著服裝到潮流配飾,顧客川流不息。

來自成都的李濤受疫情影響關閉原本經營的咖啡店,花費9萬元人民幣,將自己的小客車改裝,在北京賣咖啡。他駕著小客車走訪多個後車箱市集,打開後車箱掛起招牌,點亮柔和的燈飾,客人坐在露營椅子享受手沖咖啡。先前在上海任職補習老師的劉婷,疫情爆發後失業,如今她駕著小客車在不同城市的後車箱市集賣酒,目前仍虧本,但她說:「我很開心,享受現在的生活方式」。

經營後車箱的車主多是80後、90後年輕世代,與傳統地攤經濟不同,除了賺錢,年輕人更賦予後車箱經濟豐富的社交體驗。經營後車箱酒水的小扉說:「這裡有著不同於在商店的飲食氛圍,為大家提供一個很好的交流場所,邊交朋友邊聊聊天,吹吹晚風」;80後的小陳則表示,他比較喜歡這種小市場,挺好吃也挺好玩的。小小後車箱,裝載的不僅是商品,還滿載年輕人灌注城市的活力。

擺攤謀生計 經濟現況縮影

後車箱經濟形成的根源在於經濟的不景氣,就業市場萎縮。中國大陸失業率居高不下,受疫情影響而失業或生意倒閉的人,利用自己的車穿梭不同城市的後車箱市集,希望在經濟困境中逆風而行。根據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6月失業率處於高點,全國城鎮失業率由2月的5.5%升至4月的6.1%,7月微跌至5.4%。全國16至24歲的失業率由2月的15.3%升至7月的19.9%,再創新高。後車箱成了謀生工具,透露些許無奈,成為中國大陸經濟現況的縮影。

需取得經濟發展與城市治理的平衡

後車箱經濟的新業態,也考驗城市治理者的管理智慧,要想長期存在,持續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少。在臺灣,行動餐車與一般小攤販在外觀形式上不盡相同,但大致有法規可循,但因各縣市發展和規定不同,讓多數採「因地制宜」的攤販自治條例變得零散。中國大陸方面,無人管理的後車箱市集,地點不固定,收取租金沒有政策依據,逐漸引發爭議;對此,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表示,除了佔道經營,還帶來食品安全隱患、侵犯智財權、噪音擾民、垃圾處理以及影響正常經營秩序等問題。

愈來愈多跳脫主流價值的年輕人,放手看似邊緣的荒野,他們也在找尋自己對社會的貢獻,乘載夢想與現實的後車箱,將駛向何處,且拭目以待。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