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記》在科技與倫理間取得平衡《交流雜誌111年8月號第184期(歷史資料)》
- 更新日期:112-07-13
因編輯技術的崛起,遺傳或重大疾病可獲改善,使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夢想可能成真;居家照護機器人,或可分擔高齡化社會的照顧壓力。
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科技的崛起,猶如一把雙面刃,一方面帶來便利性,另一方面卻助長種族、社會偏見,越過隱私界線。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須以人為本。近期科技領域的發展趨勢如基因編輯技術、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等,雖為改善人類生活而起,卻不免落入國家實力之爭,甚至淪為國家監控人民的工具。本期《交流》雜誌以「科技與倫理的難題」為題,面對科技對倫理道德的爭議,在價值觀與利益的複雜權衡下,兩岸的政策作為也有所不同。臺灣在AI法制與倫理間尋求平衡點,中國大陸則以維穩為由,強化監管措施。無論基因編輯或人工智慧,在享受科技帶來的效益之餘,仍應審慎看待。
2022年對美國和中國大陸都是關鍵時刻。從貿易戰到科技戰,再到數位經濟規則制定權之爭,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的首次亞洲行,展現彈性和多邊主義的外交政策,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是否會走向類似冷戰的二元對立?本期中央研究院歐美所林正義研究員有精彩的分析。臺灣身為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成員,也是數位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與者,於產業鏈的韌性、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強化減碳綠能的努力以及數位貿易的發展,能提供更多貢獻。
COVID-19肆虐全球3年,如何應對病毒仍充滿未知與不確定性。中國大陸始終堅持動態清零,嚴密防控下的封城陰影導致經濟衰退、民怨四起。臺商處在高度不確定性的經濟環境,不能輕忽隨之而來的風險,需留意中共政策變化,審慎評估加快調整產能、市場多元布局的成本與效益。
天人永隔對親人是至痛至悲,但透過遺物整理師或禮儀師,從亡者遺物拼湊出生前的經歷和故事,試著以尊重的心態,傳遞來不及說的話;遺物整理師對待陌生人如家人般真誠的心意,讓每個遺物、每份尚未傳達的思念,用不同的方式留下意義。
隨著技術端的成熟,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的到位,猶如電影《一級玩家》展現的虛擬實境新綠洲。以流行音樂為例,有別於線下(實體)的線上演唱會,因應疫情催生的應變之道,悄然改變流行音樂、劇場產業的生態圈。面對分眾市場的瞬息萬變,線上演出絕非線下的臨時替代方案,除可補其不足,「沉浸式體驗」的互動更合乎自媒體時代觀眾的期待。
科技的迅速與便捷,遠不如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體會來得深刻。海基會義務律師姜志俊對兩岸人民的投入與付出,形成一股正向力量,默默在臺灣社會發芽、發酵。
面對數位時代的快速轉變,雙手的溫度依然是我們最可貴的資本。一如勇奪第11屆「世界盃麵包大賽」團體冠軍的臺灣代表隊,擦亮臺灣麵包招牌的同時,也用雙手傳承與延續在地飲食文化的精髓。不論傳統味或新「臺」味,他們歷經挑戰,創造出引領潮流的「臺灣味」品牌,終能在世界舞臺上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