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科技倫理與維穩的困境◆文/薛玉濤《交流雜誌111年8月號第184期(歷史資料)》
- 更新日期:112-07-13
2018年11月26日,一對雙胞胎的出生轟動全世界,他們是人類歷史上首對經過基因編輯技術的新生兒,天生能抵抗愛滋病。同年12月19日,負責這項行動的大陸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獲選《Nature》年度十大科學人物。然而在2019年初,賀建奎被捕入獄,並被判處3年有期徒刑,罪名是蓄意逃避監管,違法從事人類胚胎基因編輯。今年4月,賀建奎刑滿出獄,再度把大眾視角拉到科技對倫理道德帶來的挑戰。
基因編輯具爭議性 中國大陸立法嚴審
人體細胞染色體中的基因控制不同性狀,性狀好壞原是與生俱來,由父母遺傳決定,但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已能改變胚胎的基因,所以又稱「上帝的剪刀」。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 Doudna和德國馬普感染生物學研究所教授Emmanuelle Charpentier獲得,其研究與基因編輯技術的發現有關,為植物育種帶來新機會,有助於創新的癌症療法,使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夢想可能成真。
今年6月,美國的生物基因公司Colossal宣稱要透過基因編輯技術,將猛獁象的長毛、小耳朵、厚脂肪層等性狀的基因編輯到亞洲象的細胞內,從而復活猛獁象,目前這項計畫已募集到高達6,000萬美元的科研基金。以此推論,基因編輯技術一旦發展成熟,未來人類如果想讓孩子長得高,可編輯長得高基因;如果想讓孩子膚色不同,就編輯改變膚色基因,如同賀建奎利用基因編輯技術,讓嬰兒可天生抵抗愛滋病一樣。然而,基因編輯涉及諸多倫理與道德層面的問題,目前各界仍對編輯嬰兒基因持高度保留態度,理由包括,人類不是白老鼠,不應被拿來做實驗;基因編輯技術還不夠成熟,貿然使用在人類胚胎上,對孩子的一生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基因編輯違背個人的自決權,父母沒權利為孩子做決定;基因編輯技術加劇社會不公,富人可將自己的孩子塑造出完美特質,一般人卻無此能力;所謂的優勢,並無固定標準,以優勢基因進行遺傳,會大幅降低人類整體基因的多樣性及完整性,對人類永續生存的威脅。
鑒於上述因素及賀建奎事件發酵,中國大陸不得不加快腳步處理科技與倫理爭議,2019年3月,中國大陸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曾提交7份書面建議,其中1份涉及科技倫理的議題,他認為,「數位中國建設、數位時代的商業競爭離不開科技倫理,科技像一個工具,好人用得好是好事情,如果壞人拿高科技作惡的話,危害非常大。」
中共維穩至上 人權與科技倫理非重點
同年7月,習近平主持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9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組建方案》,並於2020年10月成立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這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國家層面的科技倫理治理指導性文件,對科技倫理高風險科技活動實行更嚴格的監管措施,也將涉及輔助生殖技術及基因編輯技術,列為由國務院衛生部門審批的高風險生物醫學新技術,研究成果轉化應用也由國務院負責。
科技革命帶給人類福祉,也帶來新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不斷挑戰人類的倫理底線和價值尺度,機遇與挑戰相伴而生。例如人工智慧技術越來越常出現在我們生活周遭,用以提升生活品質及工作效率等。以常見的監視器為例,雖可守護民眾的安全,但人臉辨識系統卻對個人隱私造成莫大威脅,尤其是在中國大陸,為了監控與維穩,透過人臉辨識系統嚴重侵犯人權,已引起國際高度關注。
中共在城市安裝監控系統已長達20幾年,包括最早於1998年啟動「金盾工程」,該工程由中共公安部運作,嚴格的網絡審查和實體監控。其後又相繼推出「天網工程」、「城市平安工程」、「銳眼工程」等等,尤其「天網工程」,主要是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截至目前已在公共和私人場所安裝超過2億個攝像鏡頭,與此同時,公安部也建立一個涵蓋96%人口的戶口資料。
世界最大影像監控國 大城小鎮無死角
為了布置嚴密的監控系統,中共不惜耗費鉅資,根據一項針對中共7.6萬份政府採購公告的分析顯示,監控支出已成為許多城市預算的重要部分,例如河南周口市2018年的監控支出與教育支出相同,卻是環保支出的2倍多; 2011年3月重慶市公安局長王立軍宣佈「平安重慶」監控工程總投資170億人民幣。除城市外,中共也在農村地區推出「雪亮工程」,建置「全域覆蓋、全網共用、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影像監控聯網,目前在村一級最基層的管理機構均安裝攝像器材,做到監控無死角。
2018年,香港歌手張學友在江西、浙江舉辦巡迴演唱會,警方透過人臉識別系統逮捕3名逃犯,引發輿論對人臉識別與監控系統的關注。中共中央電視台《輝煌中國》社會治安的節目也曾指出,「天網」連上公安部掌握的2千萬個監視鏡頭,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監控網。「天網工程」系統具有打擊犯罪的功能,但從個人權益角度來看,中共透過非正常手段採集民眾臉部資訊,用來對付所謂的「群體性事件」,妨害民眾的正當要求。有民眾認為,「天網」雖有助於預防犯罪、幫助破案,卻也犧牲隱私與自由。
監控與維穩手段不斷升級,2019年12月起中國大陸手機用戶新辦手機門號必須進行臉部掃描。據南都大數據研究院個人資訊保護研究中心發佈的《2019人臉識別落地場景觀察報告》調查顯示,約74%的受訪者對人臉識別的安全性十分擔憂。57%擔憂個人行蹤被記錄。龐大的監控支出讓相關企業應運而生,例如商湯科技、曠視科技、海康威視等,這些企業因協助中共迫害新疆維吾爾等少數民族,被列入美國制裁名單。
不可思議的是,今年7月1日安徽合肥一家官方人工智慧研究院在社交平台上傳短片,指該機構可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識別中共黨員的生物特徵,以判斷他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時是否專注,從而甄別出黨員是否「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該消息引發網友驚呼,中國大陸的數位威權「已快進化到老大哥在看著你的階段」,「科技威權主義」正在中國大陸成為威權體制的新型態。
科技新威權
假安全之名行數據蒐集之實
有媒體指稱,習近平曾在一場閉門會議上表示,「誰控制數據,誰就掌握主動權。」姑且不論消息真偽,近年中共進行網路監控與數據蒐集的方式推陳出新,除科技手段上運用人工智慧與時俱進,更透過立法威懾。例如2017年6月實施《網路安全法》,明確定義網路營運商的責任,讓網路實名制法制化;2021年9月實施《數據安全法》,強化對境內中外企業數據監管;緊接著《網路安全審查辦法》第七條:「掌握超過100萬使用者個人資訊的網路平臺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路安全審查。」
中共對於個人數據的蒐集已不用其極,2020年11月監管機構突然停止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的首次公開募股(IPO),阿里巴巴遭創紀錄重罰27.5億美元,螞蟻金服也收到重組令。根據重組計畫,螞蟻與浙江省旅遊投資集團將各持有35%股份,其他合作夥伴杭州金融投資集團和浙江電子港各持有約超過 5% 的股份。螞蟻金服最成功的營運模式是「支付寶」,中國大陸境內外有超過10億人用它消費、借貸或投資,此次被迫交出多年來透過「支付寶」蒐集的大量用戶數據,顯然「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中共在掌握龐大數據後,人民的金流隱私勢將進一步受到監控。網民說,「共產就是連個人資料都共產」。
無論是基因編輯或人工智慧,都是科技實力的展現,但都會觸碰到道德與倫理的問題,中共對基因編輯積極立法嚴審,惟從其對人工智慧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做法,道德與倫理的界線為何,恐怕還是中共官方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