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將悲傷轉化成感性回憶的另類職人◆文/葉珊南《交流雜誌111年8月號第184期(歷史資料)》

「亡者想傳達的話,就靠這些遺物拼湊出來,像拼圖一樣。」日前Netflix熱播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引起熱烈討論,是少見以殯葬業為主題的戲劇。藉由整理遺物的工作,轉達亡者最後的訊息,直接觸碰死亡的議題。事實上,2015年臺劇《出境事務所》主角設定便是禮儀公司的禮儀師,鉅細彌遺介紹工作流程,以及面臨的社會刻板印象。更重要的是,在生死之間送往迎來,不只面對生者的悲痛,還有亡者遺留的未完故事。

尊重亡者 每個動作都是學問

告別式場合,一群身穿黑色正裝的禮儀人員戴著白色手套,表情莊嚴肅穆,整齊劃一的向遺像敬禮後,扶著靈柩慢慢走出靈堂。這場告別式沒有亡者和家屬,也沒有參加送行的親朋好友,原來這是生命禮儀公司的員工訓練。隨著時代進步,愈來愈多業者正視員工訓練,希望提供家屬有溫度的服務。

真正親身貼近這個行業,會發現遠不如想像中簡單。在臺灣喪禮服務技術士必須考證照,丙級考試包括「初終與入殮服務」、「殯儀服務」和「服務倫理」,光是一個鞠躬的動作就有許多學問。有禮儀公司要求員工帶領往生者離開病房,要先進行告知,再用90度鞠躬表達尊重。禮儀師表示,只要動到大體,就會用鞠躬的方式表達,相信往生者能夠感受到尊重。

獲日本認證送行者

許伊妃發起「記憶保存公道計畫」

2018年,許伊妃決定到日本納棺學院進修,隔年成為臺灣首位日方認證的送行者。曾剛接完大體後馬上趕回家吃年夜飯,由於還穿著制服,被親戚罵為何不先換衣服再來,萬一嚇到小孩怎麼辦。當時她驚覺禮儀師在一般人眼中不是體面的工作,甚至有人認為會觸霉頭。許伊妃接受媒體採訪表示,這件事沒有讓她放棄,反而堅持闖出一番成績,至今仍相信幫往生者走完最後一段路,讓生者走出悲傷,是一份做功德的工作。她透過在臉書寫文章、出書演講和上節目,想辦法揭開殯葬業的神秘面紗,讓更多人理解這份行業。

2016年夏天,臺灣發生國道陸客團火燒車事件,造成26人死亡的悲劇,死者包括臺籍導遊和陸客團成員。當時陸客家屬包機來臺處理親人後事,撕心裂肺的痛哭聲讓人心碎,靈堂氣氛哀戚。當時許伊妃也在現場協助,想辦法安慰家屬,陪伴他們度過人生最傷痛的時刻。這樣的情景在她的工作中並不少見,但依然要收斂自己的情緒,冷靜協助處理相關事宜。她說:「以前我是黑白分明的人,士可殺不可辱的那種,做了這個工作,看到人最後就是兩腳一蹬,讓我覺得不必太執著,而且要時時感恩。」見過太多生離死別的遺憾,現在工作結束都會打電話給家人,說出自己的思念和愛,想盡可能做到,就算這個人明天走了,也不會遺憾。

許伊妃發現葬禮結束後,許多家屬的傷痛並沒有跟著結束,接下來的人生依然承受遺憾。她表示要發起「記憶保存公益計畫」,將專業的殯葬知識結合數位創新,提供「終活服務」。這一系列課程協助民眾體驗和學習面對死亡,再藉由數位技術把過程保存下來,搭配專業剪輯製作專屬個人的生命影像檔,在身後交給指定留愛的親友。期許這項客製化的告別,能讓許多人的生命重點更圓滿。

瀋陽禮儀公司給更生人就業機會

免費服務孤寡老人

殯葬業在中國大陸被視為「暴利」行業。根據殯葬業龍頭福壽園發佈的2021年業績報告,實現營業收入高達23.2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22.9%。智通財經網指出,福壽園近年積極打造形式多樣豐富的深度服務,除了打造人文公園和生命公園,也結合科技推出雲端紀念平臺和雲掃墓等服務。隨著高齡人口增加和人民收入提高,中國大陸殯葬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預計2024年行業規模突破3,000億人民幣。

對於禮儀師和殯葬業工作者來說,這份工作真正要面對的是看淡生死以及旁人的不理解。來自浙江的宋婷婷接受採訪表示,自己的工作就是接待客戶逛墓園,墓園佔地1,500畝,光是墓碑款式多達20多種,每種都要記住,才能向客戶介紹。有些朋友知道她的工作後馬上斷了聯繫,向別人介紹職業時,大家聽到「墓園」多半陷入沈默。但宋婷婷很喜歡這份工作,覺得在這裡安靜舒適,即使別人不理解也無所謂。

來自河南的黃若花了很長的時間慢慢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他表示,過去在告別式擔任禮儀師,時常和家屬一起哭。遇過最小的往生者是8歲小女孩,自己手足無措看著家屬抱著遺體痛哭,在旁邊呆立20分鐘才鼓起勇氣抬走遺體。剛接觸遺體時,也很害怕,化妝時手的力道太輕,影響大體妝容。一有空就練習化妝,使技術更加進步,終於得到家屬肯定。

近年瀋陽出現一家「媽媽送你去天國」的禮儀公司,裡頭工作的20多名員工都是出獄的重刑犯。創辦人付廣榮當過老師、律師和遼寧省法制教育中心主任,2014年起協助安排更生人就業。這間公司的目標著重公益,客戶多從養老院和社區來,她接受採訪時說:「我們是一個公益店,比別人便宜,還免費給孤寡老人和『五保戶』服務。」公益策略走出一條獨特的道路,穩定的收入和生活亦讓更生人融入社會,讓「媽媽送你去天國」吸引許多媒體報導。(註:五保戶指在農村地區實施的社會保障制度,供養對象為「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周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

引入臺式服務,推動兩岸殯葬文化交流

隨著兩岸交流頻繁,也有臺商在中國大陸從事殯葬業服務。2009年陳威誠到廣西南寧成立大愛禮儀服務公司,將臺灣的殯葬禮儀引入中國大陸,期待以殯葬禮儀進行文化傳承,推動兩岸交流。他說:「有些在大陸打拼的臺商去世後,家屬想把骨灰帶回臺灣安葬,有些則是家屬想把骨灰帶回大陸,因而想建立這個機構,推動這些服務。」

在南寧落地這十幾年來,陳威誠深刻感受到當地民眾殯葬觀念的轉變,剛開始民眾不願意和公司員工聊身後服務,現在許多家屬會在第一時間前來諮詢,選擇符合個別需求的服務。

陳威誠觀察,疫情時代使人們對傳統喪葬觀念產生相當大變化,大型群聚的葬禮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厚養善葬」理念,愈來愈多人選擇靜態的追思紀念。他在2020年推出線上清明掃墓服務,未來也會持續進行。其理念是「生歿兩安」,現在面對家人過世,許多家屬已經能選擇以較理性的治葬方式,「這是一種進步」。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