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編輯手記》當「缺糧」近在眼前《交流雜誌111年6月號第183期(歷史資料)》

民以食為「天」,但很少人能預料到,在21世紀文明化程度如此高的今天,這個「天」,卻搖搖欲墜、岌岌可危。

極端氣候衝擊農作物生長已不是新聞,但疫情與戰爭因素的疊加,卻使農作物的生產與分配急遽惡化,讓人措手不及。去年7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新冠疫情爆發後的第一份全球評估報告,直指2020年全球食物不足的發生率接近10%,超過23億人(占全球總人口的30%)無法保證全年獲取充足食物。這還未算入今年2月世界兩大糧食出口國俄羅斯與烏克蘭爆發戰爭,對全球糧食供應造成的劇烈衝擊。

人類多年來發展出的「大量製造」生產型態與「鼓勵購買」消費文化,加重環境的負擔,只能靠人為的介入,力挽狂瀾。臺灣已有研究機構著手尋找新的替代食物,對臺灣獨一無二的特有米糧「油芒」寄予厚望;植物肉、仿生肉的發展,對減緩畜牧業損害環境,有正面助益。中國大陸則開始鬆綁基因改造作物,提高單位量產;同時,也大力研發人造蛋白質與澱粉,使農民不再需要「看天吃飯」。

也有越來越多人自己當起農夫,在自家開闢「城市菜園」,雖無法達到自給自足,卻可療癒身心、帶來成就感,也有綠化城市的外溢效果。更重要的是教育意義,「種菜方知農民苦」,唯有自己親自栽種,才能體會食物的珍貴。

發展綠能是另一種拯救環境、間接保障糧食安全的方法。然而,世界各國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卻陷入再生能源供給不足的困境。為避免強制轉換造成的經濟休克,續航力強、電解水就能產生的「氫能」,便成為中國大陸等國家的過渡方案。不過,電解水仍需要耗能,「氫能」能達到什麼程度的減碳效果,還需要時間觀察。

隨著產業的智慧化,遽增的電力需求成為中共亟須解決的問題。在此背景下推出的「東數西算」工程,概念在於將東部的數據引入西部計算,利用西部的再生能源,供應龐大運算量所需的電力,同時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狀似完善的規劃,仍存在缺乏晶片、建設速度趕不上需求速度的隱憂。

儘管如此,疫情加速智慧化與數位化發展,卻是「回不去了」。不論是北京冬奧的「智慧餐廳」,還是「線上博物館」,都是疫情下的產物。競爭激烈的臺灣坐月子中心也與時俱進,推出智慧化感染防控及照護,甚至進軍中國大陸,搶占少子化商機。臺式服務的精緻化、專業化、人性化,讓大陸民眾趨之若鶩、從業人員紛紛仿效。

另外,隱藏在臺灣鄉野間的諸多「隱形冠軍」,默默專注於本業,多年來厚植實力,早已揚名國際。不僅擦亮「臺灣」這塊招牌,也擴大臺灣的國際影響力。

除了硬梆梆的製造業,臺灣的柔軟也深深影響每個踏上這片土地的人。陸配宗菊梅、陸生光光來臺多年,深刻體會臺灣的人文力量;廣州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啟安更充分體現臺灣人民的人文關懷,許多協處個案背後,都有他溫暖的身影,幫扶著需要協助的人們。海基會作為兩岸民眾堅強的後盾,也與各地臺商協會密切合作,提供各種必要的幫助,期許成為不確定的年代中,一股安定的力量。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