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從一胎化到三胎救國 中國大陸頻頻催生◆文/金裕翰《交流雜誌111年4月號第182期(歷史資料)》

今(2022)年3月「兩會」期間,針對鼓勵生育的提案超過20份,凸顯當前中國大陸社會對於低生育率的擔憂,尤其在去(2021)年人口數據公布後,鼓勵生育、減輕育兒負擔,已成為中共高度重視的課題;同年8月,全國人大通過了「三孩」政策的修法。

2021年5月11日,中國大陸公佈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2020年新出生人口為1,200萬,比2019年下降18%。依據這個數字推算,中國大陸目前的生育率為1.3%,相對於1970年代6%生育率,大幅衰退。根據國際「低生育陷阱理論」,當生育率降至1.5%,人口將進一步下降,用政策等手段再次提高生育率變得更加困難。

中國大陸低生育率三大主因

一般而言,生育主力為22歲到35歲女性,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未來10年22歲到35歲育齡高峰的女性,將比現在銳減30%以上,若無強力的政策干預,新出生人口可能在未來幾年降到1,000萬以下,生育率比日本更低。中共國家統計局今年2月28日發佈《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指出,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比2020年再減138萬人。自2016年開放二胎以來出生人口已連續6年下降。可見無論政策如何開放,生育率仍呈現直線下降趨勢。

中國大陸生育率下降的原因,與現代化和城市化趨勢密切相關,同樣是現代化和城市化,為何中國大陸的低生育率比所有先進國家更嚴重?三個特殊原因,或可看出問題所在:

第一,大城市的房價相對最高:中國的房價收入比超過20,是先進國家平均水準的兩倍左右,深圳房價收入比更超過40,亦即深圳普通家庭就算不吃不喝需要40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子。如此誇張的高房價,遏制了城市夫婦的生育意願。

第二,小孩教育壓力和成本最高:中國獨特的高考制度,導致家長不得不為此付出高額費用和精力,使得育兒成本相對收入偏高。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的調查顯示,在上海養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初中要花約80萬元人民幣,遠超過先進國家撫養一個小孩的成本,然而中國大陸的人均收入卻只有先進國家平均水準的1/3。

第三,生育環境不佳,產假制度、幼托機構及女性平權等條件不足:以幼托機構為例,依據2020年11月的資料,中國大陸3歲以下嬰幼兒將近5,000萬,能夠提供嬰幼兒照護服務的社會機構極少,各類托育機構的入托率僅4.1%,遠低於先進國家50%的比例。

中國大陸養育成本全球最高

今年2月22日,一篇由梁建章、任澤平、黃文政、何亞福等學者撰寫的《中國生育成本報告2022版》在網路上熱傳,該報告以中國統計局發佈的人口普查和消費支出等相關資料為基礎,估算出社會各階層和地區的生育成本。報告指出,從出生到17歲,城鎮孩子的養育成本平均為63萬人民幣,北京和上海分別為96.9萬人民幣和102.6萬人民幣。把一個孩子撫養到年滿18歲的成本是人均GDP的倍數:澳大利亞2.08倍,法國2.24倍,瑞典2.91倍,德國3.64倍,美國4.11倍,日本4.26倍,中國大陸6.9倍。可見中國大陸養育及教育成本,幾乎全球最高。

上述原因讓中國大陸年輕男女對養兒育女望之卻步,如此下去,勞動力嚴重短缺、社會負擔加重、衝擊經濟增長。因此,從2011年開始政策轉向鼓勵生育,先是開放夫妻雙方皆是獨生子女者,可生育第二胎「雙獨二孩」,2013年再開放夫妻一方是獨生子女者,可生育第二胎「單獨二孩」,但催生效果不明顯;2016年1月1日起再加碼實施不限條件的二胎政策,生育率依舊未見起色; 2021年8月20日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訂《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其中第18條:「國家提倡適齡婚育、優生優育。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正式將三孩政策合法化,國家政策朝大力催生方向前進。

過去「一胎化」政策是抑制人口過度成長,避免落入發展滯後的馬爾薩斯陷阱;現在放寬「三胎化」,則是防止人口快速老化,落入轉型困難的中等收入陷阱。矛盾的是,「一胎化」時代,許多家庭寧願交罰金也要多生一個孩子,開放二胎後,很多人卻不願再生育。今年3月5日,中國大陸「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周燕芳甚至建議,應該制定「鼓勵和保障在校碩士和博士生結婚生育」的政策。

政府大力催生 祭「雙減」減輕負擔

面對直直落的生育率,中共一方面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許多省份也開始催生。其實,影響生育率的主因,終究與養育及教育成本息息相關,政策開放只是基本條件,配套措施才是關鍵。中共從2021年啟動的催生政策,主要是先從養育及教育負擔著手。

首先,過去城市家長基於比較心態,安排小孩參加大量課外學科補習及才藝培訓,不僅學童毫無喘息時間,家長也為此付出龐大費用。為了降低養育成本,中共在2021年7月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也就是透過「雙減」措施,取締學科類補習班,試圖減輕家長的負擔,提高生育意願。

其次,先前中國大陸教育界實行學區房指標到校的政策,將學校資源與住房掛鉤,特定社區的學生可以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即使「砸鍋賣鐵」也要為學生購置學區房。2021年1月,深圳福田區一套44平方公尺的學區房成交價竟高達1,420萬人民幣,引起社會譁然。深圳只是眾多大城市的縮影,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莫不如此,既影響教育均衡,也打擊生育意願。教育部於今年2月8日發佈新通知,對中小學區採取「就近入學」政策,以家庭與學校距離進行校區劃分,學區內所有學生都能上同一學校。早在2021年開始動手改革學區房制度時,7月初北京德勝學區房在兩個月之內就降價150到200萬人民幣。

第三,由中央統一規定,給予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費用納入個稅專項扣除、三孩生育保險待遇、普惠托育服務等。部分地方政府則延長產假30至90天,甚至發放育兒補貼,2021年7月四川省攀枝花市就率先為生二孩、三孩的家庭每月每孩發放500人民幣,直至孩子3歲。

學者:年輕人恐患「生育恐懼症」

許多企業為了配合政府三孩政策,也紛紛祭出獎勵措施。例如重慶迅拓網路科技公司對女員工生下三胎後,憑醫院出生證明可一次性領取3萬人民幣,男員工可申請一次性補助1萬元。青島必諾盈生物技術公司給予女員工生三胎者直接獎勵10萬元,懷上三胎可申請雙休、每月補助營養費1,000元、每月增加2天產檢假、男員工妻子懷孕也可享受,且男員工妻子生三胎享受100天陪產假。大北農集團則給女員工第三胎產假12個月、9萬人民幣。這些企業的加碼動作雖引發社會關注,但成效還待觀察。

據浙江衛健委進行的一項問卷調查,「假設政府每個月給生二孩/三孩補貼1,000人民幣,您是否願意生育二孩/三孩?」,引起網民熱議,不少網友在留言中均表明「不願意」,還問:「能買幾罐奶粉?」另,「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22年第1期刊發的一篇論文指出,在1,907名受訪女教師中,三孩生育意願不超過4%。超過7成的女教師認為,三孩政策可能使女性在職場上處於更加弱勢的地位;女教師尤其是青年未婚者呈現較低的生育意願,明顯有「恐育」心理。對此,北京大學人口所教授穆光宗解釋:「在明確生育需要承擔巨大花銷、巨大責任和巨大壓力後,一些青年患上『生育恐懼症』。」數據顯示38.18%的女教師贊同「我有能力讓自己幸福,與其有家庭讓自己不開心,不如一個人活得痛快。」顯見中國大陸年輕一代對獨立與自由的追求越發強烈,中共要想提高生育率似乎有點一籌莫展。

中國大陸實施「雙減」政策後,家長與中小學生的校外培訓負擔是減輕了,但是家長教育責任也變重了,中共為此推出配套法規《家庭教育促進法》,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這是中國大陸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中共官媒宣稱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到「國事」,父母們開啟「依法帶娃」的時代,若家長拒不履行教育責任,將受到批評、勸誡,有網民表示:「不婚不生比啥都安全」。如此看來,當前中共鼓勵生育、減輕負擔的種種政策措施能否奏效,仍難樂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