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隔空看診 兩岸遠距醫療的發展與困境◆文/李仁容《交流雜誌111年4月號第182期(歷史資料)》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全球許多城市進入高度管制,社會系統僅靠電商、外賣等方式維繫,工作、上課、看病,都採行「遠距」模式。遠距工作盛行、遠距教學啟動,遠距醫療也順勢崛起。

疫情是遠距醫療的重要推手

遠距醫療是科技為民眾帶來的一大福音,讓醫病雙方可以不用負擔時間與距離成本。疫情自2020年初爆發後蔓延全球,讓遠距醫療快速升溫,許多國家調整相關醫療政策,例如美日等國都相繼放寬遠距醫療給付。

臺灣的醫療技術與健保政策聞名國際,但推動遠距看診的速度較慢,直到2018年5月頒布《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放寬診療對象資格與模式,明訂山地離島偏僻地區居民、長照服務使用者等6類特殊情形病人得進行通訊診療,這是臺灣遠距醫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2020年12月29日,因應疫情需要,健保署公告「全民健康保險遠距醫療給付計畫」,正式將山地、離島、偏遠地區遠距醫療納入健保給付。

從實務面來看,上述《辦法》施行後,3年來使用遠距醫療的病人數屈指可數,世代落差、個人資通設備不足與傳統「看醫生」習慣都是重要因素。遠距看診人數大幅增加,直到2021年5月19日疫情進入3級警戒後,才明顯增多。當時衛福部把有就醫需求的居家檢疫隔離民眾,納入遠距醫療對象,啟動8千多家醫療機構、衛生所加入開設「視訊診療門診」,相關院所遠距醫療人數因而驟增。以花蓮慈濟醫院為例,去年5月19日前一週,僅11人次使用遠距看診,警戒升高到3級後,通訊看診人數才隨之激增,光是7月中旬,一週就超過250人。

技術不是問題 合法化才是重點

可見法規鬆綁、健保給付雖有利於遠距看診的推動,但疫情才是刺激遠距看診人數成長的推手。醫聯網也指出,2020年開始,因疫情催化,線上醫師諮詢量成長48%;依疾管署指引所開發的「新冠肺炎智能自我評估助手」,使用人數更大幅成長。除了國內,中國大陸、美國、澳洲等海外地區臺灣民眾諮詢量也提升,不少孕婦、留學生及臺商透過視訊直接諮詢臺灣醫師。同時,由於通訊診療包括初診病人,但因看診時無法取得健保卡,醫師恐不了解病人過去病史,因此健保署在疫情期間以身分證號查詢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凡是衛生局指定之通訊診療醫療機構,都可至健保資訊網服務系統(VPN)插入機構卡及醫師卡,即可輸入病人身分證號後查詢。

除了疫情期間的應變措施,臺灣常態性遠距醫療市場主要面臨安全面與法規面的挑戰。當前資通訊技術可輕易解決遠距看診的問題,且具備聯網機能的血壓計、血糖儀、體重計等儀器及智慧衣、智慧手環,甚至智慧尿布等智慧化穿戴裝置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對遠距及智慧醫療的前景更具助力。但這些裝置要做為客觀診療的生理量測設備,仍有法規上的限制,無法普及利用,需要進行修法解禁。例如2019年12月Apple Watch的心電圖(ECG)功能要進臺灣,但受限臺灣醫材法規未開放,只能透過修訂《醫療器材管理法》,將醫療器材管理從原本的《藥事法》中抽離,才得以順利運用。這種情況並非臺灣獨有,就連遠距看診較發達的美國,對於線上醫療的視訊連線也必須符合「健康保險可攜性及責任法案」(The 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 Accountability Act, HIPAA)的規範,以維護病患隱私與資安風險。

針對遠距醫療,醫界與民眾的疑慮包括:病患資料的正確性與安全性是遠距醫療的基本要求;資料的延續性與跨機構、跨平臺的應用機制,同樣攸關臨床面的執行及成本效益。另,法規要求醫師在執行線上診療時,醫師本人必須要在醫療機構內,實務上只要有網路,醫師不論身在何處,應當都能為病人進行遠距診療。

領用藥品方面,目前規定藥品應由藥師親自交付,且不得跨區執業,藥品不能郵寄或宅配,過去為防弊而被禁止的網路藥局,能否有限度開放,也引起熱議;由病人自行列印之處方沒有簽章,如何避免偽造處方。這些都涉及《醫師法》和《藥師法》等規定,未來可能都要修法,才能配合遠距醫療發展。

視訊平臺不統一 不利遠距醫療推廣

視訊軟體方面,各家醫院遠距平臺常各自為政,讓許多初次遠距看診的民眾感到不便。一位首次幫家中長輩遠距掛號的民眾就指出,各家醫院使用的看診平臺不一而足,有的自行開發App、有的使用社交軟體,每家醫院的操作模式都不同,「自己學都已經很吃力,更別提教會家中長輩。」對病人的治療來說,從初診、複診、住院、癒後追蹤到遠距健康管理,若未達到病歷數位化、設備連線自動化、視訊平臺一致化,同樣不利於遠距醫療的推廣。

在臺灣經營遠距醫療市場已久的蓋德科技董事長許賓鄉則表示,一路走來都在跟法規奮戰,臺灣無論在ICT(資訊與通信科技)或是醫療方面都非常先進、具備非常好的技術條件,但部分健保法規有待調整。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創新的機會,法規雖有其嚴肅性及多方考量,但因應疫情及社會現況適時修訂,也是法規與時俱進之要義,若能鼓勵創新醫療、調整法規,將是臺灣遠距醫療快速發展的契機。

中國大陸遠距醫療發展潛力雖大問題也多

中國大陸開始推動遠距醫療的時間與臺灣相當。中共國務院於2018年4月公布《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同年9月中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便制定《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範》等3項試行法規,開啟遠距醫療之路。因應疫情發展,2020年3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鼓勵各大醫院加強遠程醫療服務,緩解疫情壓力,並放寬遠距醫療醫保條件。醫療服務平臺用戶人數隨即暴增,例如「平安好醫生」2020年初用戶人數驟增900%,「Chunyu Doctor」、「阿里健康」等線上用戶人數也大幅增加。整體而言,中國大陸地理面積遼闊,醫療資源配置不均,遠距醫療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不過,中國大陸遠距醫療也面臨諸多制約。首先,資訊系統和臺灣一樣,缺乏統一規劃和技術規範,各自獨立搭建平臺,無法跨地域、跨系統互聯;其次,醫療資源無法共用和發揮最大效用。遠端醫療資訊系統與醫院資訊系統、其他臨床資訊系統以及相關醫療設備無法互聯;第三,全國各地大型醫院掌握絕大部分的醫療核心資源,偏遠地區診所擁有的醫療資源,難以滿足當地的實際就醫需求,導致分級診療落實和執行有一定的阻力,遠端醫療也難以推行下去;第四,遠距醫療缺少病患的認可,患者的就診習慣仍傾向與醫師面對面。

根據市場調查公司MarketsandMarkets的報告,全球遠距醫療市場區域占比與2020至2025年複合成長率(CAGR),以北美市場占比最高,達61.4%,年複合成長率為14.8%;歐洲地區為全球第二大市場,占比為19.7%,年複合成長率達到16.8%;亞太地區目前占比不高,約全球市場13.2%,但未來發展極具潛力。

遠距醫療商機可期 臺灣具優勢

總體而言,兩岸遠距醫療問題仍多,雙方都面臨老年人口及慢性疾病人口急速上升趨勢,遠距醫療深具潛力。國際各大企業已聞到濃厚商機,紛紛加入搶食生技醫療大餅,以科技製造聞名全球的臺灣廠商當然不會缺席,無論是尋找新藍海的電子五哥廣達、鴻海、仁寶、緯創、英業達,或是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新創企業,從監測生理功能的智慧手錶、遠距醫療服務系統平臺、行動醫療車到遠距創新醫材等領域,臺廠陸續插旗。

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遠距醫療向前邁進一大步,不但可能成為後疫情時代的看診常態,醫療機構也比以往更願意和科技公司合作。臺灣是ICT產業大國,只要掌握契機,絕對能在「ICT+醫療」的全球供應鏈占一席之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