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疫情無情人有情 陸生感受臺灣人情味◆文/廖小花《交流雜誌111年4月號第182期(歷史資料)》

2021年5月,臺灣疫情來勢洶洶,教室彌漫低氣壓,老師念出簡訊:「學校通知,今天起全面遠距授課,這是我們本學期最後一次見面了。」

宿舍裡的臺灣同學基本上都回家了,我覺得自己像「留守兒童」,眼下最需要解決的是吃飯問題,傳統市場休市,沒有經濟條件支撐外送服務的我,只好每天去超市採購。

一天下午,我收到一個包裹,是朋友寄來她阿公田裡的新鮮蔬果與食材:6根茄子、4塊薑、3根香蕉、3根地瓜、2顆檸檬,還有2包我最愛的臺灣古早零食「大豬公」。

蔬菜箱滿滿臺灣的愛與溫暖

疫情持續,蔬菜箱開始流行,4、5百元1箱,能維持一個家庭一週的食材。一位住在三峽的姐姐很關心我,考慮生活成本升高,擔心我吃不飽,自掏腰包幫我訂了一個蔬菜箱。

下樓領箱子時,寬大的雨衣把我遮得嚴嚴實實,送貨的阿姨卻特別大聲地喊我:「沒沒(妹妹)!」後來才知道,姐姐早跟老闆娘說起我:「我說妳是陸生,獨居臺灣,老闆娘她也想幫你,在箱子裡加了一些食材,是其他買家沒有的。」

半年後,疫情得到控制,我和姐姐又見面了,我向她表示感謝,她告訴我:「臺灣人特別溫暖,願每個在外的遊子都被溫柔以待。」

姐姐早年也有從北到南求學的經歷,看到我就想起當年求學的自己。我在臺灣生活一點都不覺得委屈,只覺得自己像在糖罐裡,幸福得不得了,希望以後能夠有機會報答,她笑道:「其實臺灣不需要你做什麼報答耶,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得開心,就是最好的回報了。」

常有臺灣長輩小心翼翼地問:「跑這麼遠,家人不會擔心嗎?」我想我可以明白我母親的心情,第一年,牽掛在所難免,但看到我寒暑假回家精神抖擻,還長了不少肉,開心地分享所見所聞,寬心許多。媽媽對女兒的感受和直覺是最準確的,瞭解我在這裡自在、快樂,女兒被臺灣養得白白胖胖的,留下難忘的回憶。

三重老街區如娘家

疫情期間,我住在一位阿姨家約莫半年,她因工作旅居美國,房間空出來,考慮到我從中國大陸來唸書,沒有固定收入,竟不收取租金。

那是三重一座老街區,幾十年不曾變樣,滷味攤傳了三代,隔壁是金紙鋪,對面是洗衣房和裁縫店,宮廟座落在旁,神明誕辰與初一十五,寫著紅字「風調雨順」的燈籠點亮蜿蜒小巷,每逢小雨,我會收了傘,放慢步子,看雨點在燈光下連成流星的線。

鄰居阿嬤知道我從廣東來,總愛叫住我,跟著她的背影走進店鋪,把東西放在我的掌心。有時是一顆茂谷柑,有時是一枚綠豆椪,好似回到童年那條立著40年芒果樹的巷弄,孩子們的歡笑聲不絕於耳,家家米飯的香甜飄到屋外,甚至巷弄。鄰里守望相助,臺北鋼鐵森林的根脈相連,傳統隱秘而安然地保持著。

我見到從美國回來的阿姨,已是搬離三重半年後,阿姨對我說:「歡迎有時間回娘家看看。」「娘家」,本指女兒出嫁後的原生父母家,阿姨真摯的比喻,令我感動。

老師邀圍爐辭歲與難忘的宜蘭年

疫情打斷了寒假回家計畫,知道陸生們「無家可歸」,我的3位臺灣老師,邀了近10位大陸孩子,一起圍爐辭歲。老師知道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特地在南門市場購買屬於我們的「家鄉味」。

吃飽喝足後,老師拿出為每位學生書寫的「嵌字聯」墨寶相贈。老師寫道「海樣無盡般若智,珊步移來開悟花」,那段時間正經歷情緒低潮,老師希望我除舊迎新,整裝待發;對中華文化感興趣的同學,老師寫道「陳經久藏堪俯仰,果為因地試金石」,勉勵在因地沈潛用功,定能有所成就,字字出自老師對學生們量身定做的智慧祝福。

宜蘭的學姐知道我留臺過年,邀請我隨她們「初二回娘家」,學姐的外公有很多兄弟姐妹,家族人丁興旺,歡欣和睦,很有過年氣氛。

我跟著學姐「認親戚」,阿嬤、姑婆、大阿姨、小阿姨、大姨丈、表姐、表弟、大舅舅、二舅舅,腦袋有點轉不過來,還把姑婆和阿嬤叫錯,被學姐「K頭」,她隔著飯桌大聲介紹我,喧嚷之中變成雞同鴨講。「啊這是誰?」「這是我學妹。」「表妹?」「學妹!」「姐妹?」「我世新的學妹啦!」其中一位舅舅喝到有點「茫」,聽到我是「學妹」時,臉部神情讓我莞爾一笑。無論身在何處,有人關心,有口熱飯,就有溫暖和繼續向前的動力。

當我正品嚐「西魯肉」時,姑婆走過來問我「飯菜吃得慣嗎?習慣臺灣嗎?」我聽成了喜不喜歡臺灣,便用能穿透一切喧嚷的聲音說:「我喜歡臺灣。」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