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編輯手記》綠能IN 煤炭OUT《交流雜誌111年2月號第181期(歷史資料)》

眾所矚目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 26),去年11月在充滿爭議聲中落幕。作為2015年《巴黎協定》後的首次評量,縱使會上締結的《格拉斯哥氣候公約》,原「逐步淘汰」化石能源的承諾改為「逐步減少」,被譏過於軟弱,但COP 26仍傳達一個不爭的事實:煤炭時代正在走向終結。

只是,去年冬天許多國家經歷的能源危機,顯示透過能源轉型挽救氣候變遷,付出的代價遠超乎我們想像。對企業來說,為減碳而限制煤炭及石油等化石能源供應,導致化石能源價格飆高,企業無力招架;對個人而言,必須承擔企業轉嫁生產成本帶來的通貨膨脹。一個宜居的「未來」,是以能源變貴、物價齊漲的「現在」為代價。

不過從正面看,能源轉型亦是思維轉變的契機。能源變貴正可培養人們節能習慣,物價上漲反而讓人們更加「惜物」。大量製造、過度消費的時代已經過去,物質的干擾一旦降低,精神層面將更加豐富,有助於產業走向精緻化的臺灣,更聚焦在事物本質上,探索出綠色經濟成長新模式。

海基會長期服務臺商,在關注能源轉型的同時,也關心臺商經營處境。綠色供應鏈與碳交易對臺商雖有挑戰,但碳市場提供的新機會亦待臺商挖掘;科技部的TTA(臺灣科技新創基地)平臺,幫助臺商利用「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製程創新優勢,將研發中心設於臺灣,加速企業數位轉型,在綠色趨勢下,找到自己的一片新藍海。

兩岸加入WTO迄今20年,這20年間,一個貨物自由流通的市場並未實現,反而是區域主義加劇,FTA盛行,對未加入者產生排擠效應。臺灣力圖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突破困境,中國大陸則是利用FTA搭配「一帶一路」,擴大經貿影響力。

不論是WTO還是FTA,欲融入世界經貿體系,兩岸都必須面對開放市場後的轉型陣痛。越來越多年輕人回鄉務農,便是中國大陸經濟轉型的反映;對田野等農村題材的嚮往,則凸顯大陸年輕人對城市「內卷化」競爭的厭倦。尤其,中國大陸為因應「未富先老」延遲退休年齡,阻礙年輕一輩的升遷管道,年輕人轉向虛擬世界尋求安慰,虛擬偶像當道或許是順理成章的結果。而經濟轉型過程中出現越來越多抑鬱的人們,成了社會的隱患,中共借重「朝陽群眾」、「西城大媽」等群眾組織防治,或許達到一定程度的維穩目標,卻也摧毀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兩岸文書驗證」為海基會重要業務,更攸關無數往返兩岸民眾的權益,但多數人對為文書公證把關的「公證人」很陌生。本期一大亮點是邀請高雄地區公證人公會伍婉嫻理事長分享踏入這行的機遇與工作甘苦,娓娓道來毫不保留,我們有幸了解這個全臺只有200多人的特殊行業。

無論大環境如何改變,兩岸民眾始終是海基會最重視的一群。臺商、臺生、陸配、陸生,海基會兢兢業業,給予「娘家」般的支持。一如眷村菜喚起舌尖上的記憶,海基會也期盼透過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兩岸民眾想起家的溫暖。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