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因應減碳挑戰 臺灣能源轉型漸成日常◆文/吳姿賢《交流雜誌111年2月號第181期(歷史資料)》

臺灣有高達9成以上的能源仰賴外國進口,亟需提升能源自主與多元化,近年受到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短缺的影響,能源轉型已迫在眉睫,不得不嚴肅面對。事實上,臺灣已走在能源轉型的道路上,大大小小的改變正落實在每人、每個家庭,看似稀鬆平常的「食、衣、住、行」,都如同一場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能源革命。

高鐵風景不一樣了 鐵皮屋變太陽光電板

為確保供電穩定、降低空汙及減碳,臺灣能源轉型以「減煤、增氣、展綠、非核」為主要規畫目標,設定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達到總發電量的20%,需要仰賴大量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設施,受到外界矚目。近年,民眾搭高鐵時,若在窗邊望著車外風景,很容易發現城市與鄉村的面貌慢慢轉變,西半部軌道沿線工廠或畜牧設施的屋頂,從早年的鐵皮屋頂轉變為一塊塊深藍色發亮的太陽光電板。

太陽光電是一般民眾最容易親近的再生能源之一,除了產業園區、科學園區或地方特定光電專區有設置規範及要求外,臺灣也出現「公民電廠」,一群「素人」集體出資、實踐發電計畫,他們可能來自社區鄰居或部落居民,甚至是有共同理念的人。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表示,公民電廠將成為未來趨勢。目前民宅屋頂的太陽光電建置速度較為緩慢,但法規近年已開始出現鬆綁,臺灣過去存在很多違章建築,依法不能蓋太陽光電板,現在逐漸開放;有些民眾擔心在屋頂設置太陽光電板,可能產生漏水或其他問題而不敢輕易嘗試,但未來電價若透過合理化調整,民眾投資綠能的回收時間可望縮短,若再提供更多誘因或挹注資金,協助民眾跨過「經濟門檻」,鐵皮屋頂將出現愈來愈多太陽光電板,呈現不同風貌。

房子除了可發電,更可以節電。臺灣第一座零碳綠建築為成功大學的「綠色魔法學校」,2011年落成,結合自然浮力通風技術、空調與吊扇並用等13種綠建築設計手法,達到節能65%的目標,且每坪造價僅8.7萬元,可稱為「連平民都負擔得起的綠建築」。

打敗熱島效應 綠建築可發電更節電

蔡卉荀指出,臺灣房子多半是水泥建築,一到夏天就非常吸熱,有時連冷氣都吹不涼,國外早就推廣建築物應加強通風隔熱設計,形成「被動式的節能」,不用吹冷氣就很舒服。

她舉例,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辦公室位於一棟老舊建築物裡頭,西曬非常嚴重又不通風,耗電又浪費冷氣,後來辦公室針對特定區域做好隔熱設備,並強化室內通風以後,耗電量竟然縮減為同一棟大樓住戶的四分之一,因為臺灣城市熱島效應非常嚴重,建築物的節能綠化會是未來發展重點;而現在電器設備的能源效率愈來愈好,每年都有新的技術出現,以冰箱、冷氣、除濕機而言,愈新的電器可用愈少的能源達到更好效果,轉化為高效率應用。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皪心也指出,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去年發布「零碳城市的綜合解決方法」,其中「高效能建築」被列為重點政策項目之一,未來建築物將裝設數位整合的智慧系統,不僅是內建智慧電網、內建能源管理系統,還可透過大數據程式在遠端管理監控,於尖峰或低峰用電時刻,做更有效的電力管理;甚至馬路路燈等城市智慧基礎設施,也可用高效能建築物的概念,實施大數據遠端監控,藉此達到更有效率的使用。

運具電動化 馬路變安靜 

能源轉型對民眾生活最直接的衝擊是在交通運輸層面,近年,馬路原本喧囂而過的燃油公車、汽車、機車,漸漸變成電動公車、汽車或機車,電動車具分貝低、噪音干擾小,有時行人走在路上,甚至不會發現電動機車就騎過身旁。臺灣的馬路旁或加油站,也出現一座座的充電站、換電站,甚至家裡社區大樓管委會也開始討論,地下停車場是否要設置電動汽車充電樁的議題。

「運具電動化」是能源轉型必經之路,充電站將成為民眾未來生活中的必要設施。中油今年1月還打造首座「電動汽車複合快充站」,結合充電站、保養廠及咖啡廳,電動汽車在充電時,車主可以喝杯咖啡稍作休息,或是幫車子做簡單的維修保養,打破過去的電動運具生活想像。

電動機車也帶動共享機車的普及化,張皪心每次旅行到一個新城市時,都會特地嘗試當地的共享電動機車,只要手上有一臺智慧手機,並且下載好App,就能快速在地圖上查看哪個地點有電動機車可以租借,電動機車的剩餘電力也一目了然,不用帶鑰匙、也不必自備安全帽,只要悠哉走到定點借車即可,還有多家電動機車品牌任君挑選;她強調,現在共享機車愈來愈普遍,不必每個人都擁有一輛交通工具。

從能源轉型方向看待民眾生活,DOMI綠然能源共同創辦人連庭凱指出,最重要的其實是要改變家用習慣,例如熱水器、電視、機上盒、微波爐等許多設備都相當耗電,民眾外出上班以及睡覺時間,都不會使用到家中電器,這些電器一天可能長達15個小時處於待機狀態,卻仍會繼續「吃電」,這是隱藏在生活中「不自覺的消耗」,變成無形浪費。

「節約者」變「貢獻者」 能源轉型不怕累

連庭凱還舉例,每個家庭每月可能會收到7、8張以上帳單,看起來數量不多,但全臺統計起來,每月就要寄送約7,500萬張的帳單,累積的數量相當可觀,郵差在寄送帳單的過程中,造成交通能源消耗,如果將帳單轉為電子帳單可省下大量能源,舉手之勞,卻可積少成多。

在能源轉型浪潮之下,民眾日常生活是否可能成為新型態的節能運動?連庭凱說,若以「節約者」的角度看待能源轉型,可能會覺得很辛苦,應該轉變態度,將自己視為「貢獻者」,從為社會或社區付出的心態出發,才是最核心的概念。

連庭凱說,無論是家用電器或帳單,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其實都能找到節約能源的方式,只要找對工具跟方法,不一定要付出很大心力,不必視為畏途;成功後還可透過社群網路分享,為個人帶來成就感,也可以逐漸凝聚周遭朋友的共識,帶動社會節約文化的正面氛圍。

從建築工法、交通工具或家庭用電習慣的轉變,現在甚至還逐漸流行起「餐桌上的低碳飲食」,「能源轉型」4個字對臺灣而言,不只是遙遠的政策或目標,而是默默地改變每個人及每個家庭的生活型態,未來將有更多轉變逐一出現。

回頁首